茭篙

茭篙

茭篙,又名吉氏蒿、麻拉圖西—協日樂吉(蒙名),為多年生草本半灌木,屬喜暖性的早生、中早生植物。早春萌發甚早,營養期長,枯黃期遲。其物候期在內蒙古為7–8月開花,9–10月果實成熟。

基本信息

茭篙

種中文名: 茭篙
種拉丁名: ArtemisiagiraldiiPamp.
種別名: 吉氏蒿、麻拉圖西—協日樂吉(蒙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水分條件好時可達70–80cm。根粗狀,褐色。莖單一,直立,較粗硬,僅基部木質化,常帶紅紫色,被灰白色長柔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於花期枯萎;中部葉羽狀全裂,裂片3–5,狹條形,全緣,先端鈍或銳尖,兩面被伏貼柔毛。葉基部具條形假託葉1–2對;上部葉較小,不分裂或3全裂。頭狀花序,矩圓形,長約2mm,直徑1–1.5mm,極多數在莖上部,排列為擴展的圓錐狀。總苞片4層,無毛,中肋綠色,具寬膜質邊緣。邊緣小花雌性,中央小花兩性,管狀。瘦果褐色,甚輕司(圖78)。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的黃土高原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南部、伊克昭盟和大青山、賀蘭山等山地.

生物生態特徵

茭商是一種多年生草本狀的半灌木,屬喜暖性的早生、中早生植物。早春萌發甚早,營養期長,枯黃期遲。其物候期在內蒙古為7–8月開花,9–10月果實成熟;在寧夏南部其生育期如表78一1所示。寧夏乾燥的黃土丘陵陽坡實測的茭蒿平均高度為32.9(18一46)cm;叢徑5.9(4.0一7.1)cm。單株鮮重3––10g,乾重1–3.5g,乾鮮比1:2.85–3。平均每株有分枝30.5(26一35)枝;葉片總數236(205一267)片;花序分枝898.5(480一1317)枝;主根入土深140cm,根系水平分布範圍75一90cm,側根20一50條,分枝細小,具多量根毛。於盛花期測定的株叢結構如表87––2所示。茭蒿每年的生長是單峰式,4月底以前因氣溫低,生長緩慢,平均日生長速度僅0.62mm以後逐漸增加,5月至6月中旬為4.2mm,進入9月又復降低,直至枯黃前,日生長速度平均為1.5mm,詳見表78–3。茭蒿習生於半乾旱生境,葉裂亢狹細,密生灰白色伏毛,具有較強的旱生性,是組成我國黃土高原乾草原草場植被的重要建群種。常見與長芒草二起構成地帶性植被,覆蓋在黃土母質的丘陵、低山的於燥陽坡、半陽坡。分布地區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800m,在晉、冀南部、豫西北部和秦嶺山地可下降到1000m以下,而在黃土高原西部,可上升到2000m左右,海拔再升高,則讓位於萬年蒿(Artemisiagmelinii)。茭蒿生長的土壤以黑壚土、淺黑壚土,湘黃土為主,在華北和西北區山地,也可為灰褐土、褐土或棕色森林土。也少量地生長在沙質淡栗鈣土或山地灰鈣土上。從其地理分布及生境條件分析,對溫度、水分等生態條件的適應性均較寬廣。以對土壤質地而言,喜壤質土,但對沙壤質、沙質土也能適應,並且能生長在黃土高原石質化的山地和河谷陡崖上,有明顯的嗜石特性。以茭蒿為建群種的乾草原是處於我國溫帶南部和暖溫帶森林草原地帶及典型草原帶南部邊緣地區的重要草原類型,它可以向南伸入落葉闊葉林區,成為森林破壞後的次生植被。在典型草原帶,如晉西、寧夏南部,茭篙時常與長芒草(StiPabungeana)相結合;而在森林草原帶,如華北西部、北部山丘陵地區、陝北白于山南麓以東、以南的廣大丘陵溝壑區,常與牡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rn)結合在一起。海拔較高的山地(多在1800m以上人則與萬年篙組成共建種。在森林草原帶陽坡、半陰坡,萬年蒿+茭蒿草場類型時常與萬年蒿、牡羊草等草甸草原呈復還存在,構成主要的山地、丘陵草場。此外,在華北暖溫帶的低山丘陵以及晉北、陝北黃土高原,茭蒿作為伴生種出現在黃薔薇(Rosahugonis)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沙棘(Hpophae,rhamnides)等落葉闊葉灌叢中。在長期放牧過度的情況下,茭蒿十河蒴蕘花(WikstroemiachamaedaPhne)群落可能成為沿途演替的類型。在華北、西北地區森林草原帶的沙質撂荒地上,有時可見到它以少量伴生在中亞白草(Pennisetumcentrasiaticum)群落內,組成一種很強不穩定的草甸草原類型。1983年7月中旬,在寧夏南部黃土丘陵陽坡長芒草一茭蒿十豬毛蒿(ArtemisiascoParia)乾草原調查,長芒草與茭蒿在群落中的蓋度分別為10%,多度分別為COP3,COP1;地上部生物量占群落總生物量的比率分別為26%、206%。該地區屬丘陵溝壑區,年降雨量402mm,年均氣溫6M,海拔高度1800–1900m,土壤為淺黑壚土。群落總蓋度83%,地上部生物量2399/m2,相當於畝產鮮草159.4kg;茭蒿屬第一層,高34cm,地上部生物量為50g/m2,合畝產鮮草33Jkg。草場均因放牧過度,呈現嚴重退化。

飼用價值

茭蒿屬於中等飼用植物。春季返青早,是家畜的重要牧草,牛、馬、驢、騾均採食,綿、山羊喜吃幼嫩的枝梢。夏季因具有特殊的蒿類香氣,適口性降低,此時家畜多不採食。秋霜以後,適口性又提高,同時大量結籽,是家畜抓膘的牧草,羊和大家畜均喜食。冬春季保留較好,又是家畜度過枯草季的重要保膘牧草.根據株高和株叢結構分析,適當封育的草場,宜作為刈草利用,其化學成分和消化能、能量含量、代謝能如表78–4所示。刈蒿還是水土保持植物,在黃土高原丘陵山地對護坡固土有良好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