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先遣連

英雄先遣連

《先遣連》是一部為建黨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特製獻禮劇。該劇2011年2月在青海省同仁縣正式開機。該劇已於2012年7月14日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間段播出。

基本信息

簡介

劇照劇照

《先遣連》是一部為建黨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特製獻禮劇。該劇2011年2月在青海省同仁縣正式開機。

相關

男一號王千源被問及剛剛獲得國際電影節的影帝桂冠為何接拍條件艱苦的軍旅戲時,王千源表示該劇是河北省電視劇製作中心特別為和平解放西藏60周年而制,更是為了紀念英雄人物李狄三,接拍該劇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英雄李狄三的感人事跡。

梗概

二十六集電視劇《英雄先遣連》是以1950年8月至1951年5月期間,第一野戰軍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進藏先遣連為西藏和平解放進軍阿里地區的英雄事跡為藍本而創作的。

1950年2月,遵照毛澤東主席“解放西藏宜早不宜遲”的偉大號令,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抽調漢、蒙、回、藏、維吾爾、哈薩克、錫伯等7個民族136人組成的進藏先遣連,經過近六個月的選調、學習和物資準備,於1950年8月1日從新疆于闐普魯村出發,向西藏進軍。他們以驚人的毅力,橫跨崑崙,跋涉1000多公里,勝利到達號稱“世界屋脊”的藏北高原及阿里地區,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雄讚歌。

進藏先遣連是解放祖國大陸最後一片神奇土地的偉大進軍,是中國騎兵幾千年來的最後一次也是最為悲壯的征戰。這次遠征的路線之長,路途之艱苦,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它被當年的老紅軍譽為“中國革命史上的第二次長征”。這支多地區、多民族、最具戰鬥力的連隊,是一個團結的戰鬥的英雄的集體,他們翻越崑崙山,深入阿里高原和藏北草原,孤軍奮戰,為進軍西藏、解放西藏而進行艱苦卓絕的先遣工作,為祖國統一大業與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該劇以生動的筆墨刻化了以李狄三為代表的,以劉自強、彭青雲曹海林陳信之等人為核心的堅強的領導集體,率領著先遣連的一百三十六人,克服重重困難,跨越崑崙山脈,孤軍挺進1000多公里,跋涉冰山雪河,穿越生命禁區,在高寒缺氧的情況下,進入茫無人跡的藏北高原。

在阿里改則縣一個叫扎麻芒堡的地方,先遣連駐紮下來,等待和平解放西藏的進軍令。冬天的藏北大雪封山,交通中斷,先遣連面臨著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與不知名的高原疾病的襲擾,而改則政府和當地頭人按照拉薩的指令,嚴令不準老百姓與先遣連線觸,要逼迫先遣連退出扎麻芒堡,否則就把他們困死餓死在這裡。為此,先遣連的英雄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堅決執行上級“不吃地方”的命令,以祖國統一的大政方針,團結、宣傳和動員廣大藏族民眾,勸解和說服改則地方政府改變反動立場;同時,積極克服困難,動員全體官兵群策群力,以極大的毅力和獻身精神,在絕境中求生存。

英雄先遣連英雄先遣連

該劇以艱苦的生存環境和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為背景,塑造了總指揮李狄三,連長、起義老兵曹海林,指導員劉自強,副連長、戰鬥英雄彭青雲,蒙族戰士巴利祥子,馬夫阿廷芳,錫伯族戰士西阿林、維族獸醫吾買爾、老炊事班長張長富,逃兵道爾吉和賽買爾,小兵劉好學,長征幹部徐軍醫,護理員劉翠翠和電報員王惠琴等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從人性的角度,情感的強度,理想和信仰的高度弘揚了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該劇以凝重雄渾的筆墨,革命浪漫主義的情懷,以及輕鬆幽默的敘述風格表現了先遣連全體官兵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守,對生命和愛情的謳歌,對生存和死亡的態度,對戰友和同胞的人性關愛等等。全劇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觀賞性。

這是一部反映西藏和平解放的偉大歷史見證的歷史劇。

這是一部表現西藏現代革命的艱難進程,展示革命先烈英雄氣概和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高尚品格的主題劇。

這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也是西部大開發、西藏大發展最需要的精神劇。

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生命和靈魂的情感劇。

這是一部現代英雄神話的史詩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