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異長

花蕊異長,(英文名稱heterogony)植物學名詞。

花蕊

花蕊的簡介
花的組成部分,花蕊分雌蕊與雄蕊。
以牡丹為例,雌蕊位於花心中央,形狀如小石榴,愈長愈裂,開謝時已形成大料瓣形。雄蕊位於雌蕊四周,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盛開時蕊露於外,較初開靈活,色為淡黃。將謝時,蕊漸乾而捲曲,蕊色乳黃。雄蕊由蕊頭和蕊絲(須)組成。蕊絲上按蕊頭下接花心,蕊頭形似米粒。
雌蕊
種子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位於花的中央部分,由1至多個具繁殖功能的變態葉——心皮卷合而成。由1個心皮組成的雌蕊稱單雌蕊,如豆類、桃等;由數個彼此分離的心皮形成的雌蕊稱離心皮雌蕊,如草莓、芍藥等;由2個以上心皮合生的雌蕊稱復雌蕊合心皮雌蕊,如棉、瓜類等。雌蕊常呈瓶狀,由柱頭、花柱、子房三部分組成。一朵花中全部雌蕊總稱雌蕊群。
柱頭
 雌蕊頂端接受花粉的部分。通常大成球狀,圓盤狀或分枝羽狀。常具乳頭狀突起或短毛,利於接受花粉。有的柱頭,表面分泌有粘液(濕性柱頭),適於花粉固著和萌發。有的柱頭,表面不產生分泌物(乾性柱頭),但覆蓋在表面的親水的蛋白質膜,也有粘著花粉和幫助花粉獲得萌發所必需的水分的作用。
花柱
 雌蕊柱頭和子房之間的部分,連線柱頭和子房,是花粉管進入子房的通道。其長度因植物種類而不同。玉米的花柱可達40厘米長,水稻,小麥等作物的花柱極不明顯。當花粉管沿著花柱生長並伸向子房時,花柱能為其提供營養和某些趨化物質。
子房
雌蕊基部的膨大部分,內有1至多室,每室含1至多個胚珠。經傳粉受精後,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因花托形狀及與子房壁連合與否的不同情況,使子房與花部的位置關係有幾種不同類型。
子房的位置
(1)子房上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花托呈圓頂或平頂,子房底部著生在花托上,位置高於花的其他各部。花萼、花冠和雄蕊群著生在雌蕊下方的花托上,稱子房上位、下位花。如牡丹、蠶豆。另一種是花托凹陷成杯狀、壺狀,雖子房仍是以基部著生在花托上,但花的各部位於子房周圍,稱子房上位,周位花。如桃、月季;
(2)子房半下位。子房下部與花托癒合,花萼、花冠、雄蕊群著生在子房周圍花托的較高位置上,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如太平花;
(3)子房下位。花托與子房壁全部或幾乎全部癒合,子房處於最低位置。花萼、花冠或雄蕊群著生子房上部花托邊緣,稱子房下位,上位花。如瓜類。
[編輯本段]雄蕊
種子植物產生花粉的器官。由花絲和花葯兩部分組成。位於花被的內方或上方,在花托上呈輪狀或螺旋狀排列。數目因植物種類而異,通常,原始的種類數目多而不一定,較高等的種類數目趨於減少並達到一定的數目。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總稱雄蕊群。
花絲
蕊基部的柄狀部分,起支持和伸展花葯的作用。一般細長如絲,但也有扁平如帶的(如蓮),或完全消失的(如梔子),或轉化成花瓣狀(如美人蕉)。花絲的長短、離生或合生,因植物種類而異。同一朵花中的花絲通常等長。但也有同一花中花絲長短不一的。如,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中,6枚雄蕊分兩輪,外輪2枚雄蕊的花絲較短,內輪4枚的較長,稱四強雄蕊;唇形科和玄參科植物的花中,4枚雄蕊的花絲兩長兩短,稱二強雄蕊。花絲通常彼此分離,但也有部分或全部連合在一起的,如棉花的花絲連合成一束,呈筒狀,稱單體雄蕊;蠶豆、刺槐的花絲合成兩束,稱二體雄蕊;蓖麻的花絲連合成多束,稱多體雄蕊。
花葯
花絲頂端膨大呈囊狀的部分。常以藥隔分成兩個藥室,每一藥室具1個或2個花粉囊。花粉囊是產生花粉的地方。花葯的壁由表皮層、纖維層、中間層和絨氈層構成。絨氈層為花粉囊周圍的特殊細胞層,具雙核或多核結構,細胞內含較多的RNA和蛋白質,並有油脂和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具有供應花粉粒發育所需養料的作用。花粉成熟時,花粉囊自行開裂,散出花粉。依花葯在花絲上著生的方式,可以區分為全著藥(花葯全部著生在花絲上,如蓮)、底著藥(花葯以其基部著生於花絲頂端,如莎草、扁果草等)、背著藥(花葯以其背部貼著在花絲上,如馬鞭草、山茱萸等)、丁字著藥(花葯橫臥,以其背部中央的一點著生於花絲頂端,如百合、水稻等)等幾種類型。菊科植物的雄蕊花絲分離,花葯聯合,稱聚葯雄蕊。
類型
雄蕊常因離合與否、花絲長短的不同,分為不同的類型,常見的有:
1.離生雄蕊(stamendistinct)一花中有多數雄蕊而彼此分離,如蓮、油菜、小麥等花的雄蕊。
2.單體雄蕊(monadelphousstamen)一花中有10~多數雄蕊,其花絲連合成一束,組成花絲筒,花葯分離,如棉、紅麻、錦葵、大花豬屎豆、羽扇豆等花的雄蕊。
3.兩體雄蕊(diadelphousstamens)一花中10枚雄蕊的花絲連合成二束,如蠶豆、豌豆的雄蕊,其中9枚花絲連合成一束,另一枚雄蕊單獨分離,或者每束5枚。這種雄蕊為蝶形花科(或豆科)植物特有。
4.多體雄蕊(polydelphousstamens)一花中的多數雄蕊的花絲連合成數束,如金絲桃和代代花的雄蕊。
5.四強雄蕊(tetradynamousstamen)一花有6枚雄蕊,外輪的2枚花絲較短,內輪的4枚花絲較長,如油菜、蘿蔔等花的雄蕊。此種雄蕊為十字花科植物特有。
6.二強雄蕊(didynamousstamen)一花有4枚雄蕊,2枚較長,2枚較短,如泡桐、連錢草、益母草等花的雄蕊。
7.聚藥雄蕊(synantherousstamen)一花中雄蕊的花絲分離,花葯貼合成筒狀,如向日葵等菊科植物以及南瓜、大岩桐等花的雄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