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秧籮

他們逛街串巷,走走停停,先看地下擺著的“花”,再瞄瞄“花”旁邊的“花”。 於是“花街”這座“大花園”,頓時蜂吟蝶舞,情意盎然。 剎那間,眼明手快的小伙子立即從姑娘擺著的繡物中拿了花手帕或香荷,踏著舒心的腳步離開“花街”。

簡介

花秧籮是雲南花腰傣族的特色手工工藝品。

習俗

阿媽把女兒用七彩絲線巧鄉的花腰帶、花筒帕、花手巾、香荷包等繡物放進綴滿彩色纓綬秧籮飯里,挎在女兒腰間,最後再給姑娘戴上雞縱斗笠。姑娘便心花怒放地跨出家門,三五成群地姍姍走向“花街”。姑娘們各自找到一塊醒目的地方,從花秧籮中把心愛的繡物拿出來擺好。旭日初升,戛灑“花街”上仿佛紅棉盛開,鳳凰怒放。各村小“卜冒”來了,頭纏新包巾,上穿白襯衫,下著青綢褲,腰挎壩子刀,情似火焰的傣家小伙子吹著金竹笛走來了。他們逛街串巷,走走停停,先看地下擺著的“花”,再瞄瞄“花”旁邊的“花”。於是“花街”這座“大花園”,頓時蜂吟蝶舞,情意盎然。要是小伙子對某姑娘傾心,便投去含情脈脈的目光;如果姑娘鍾情,就回報甜恬的笑靨。剎那間,眼明手快的小伙子立即從姑娘擺著的繡物中拿了花手帕或香荷,踏著舒心的腳步離開“花街”。姑娘隨即也收起繡物,不緊不慢地跟去,走向好說話的地方。太陽正當頂的時候,戛灑“花街”上已是花稀蜂蝶少了,而附近的冬青樹下,芒果林間,荔枝園裡,清溪邊上,對對情侶依稀可見。笛聲悠揚,情意綿綿。情人們互相傾聽著真摯純潔的情話……太陽緩緩西移,卜冒、卜少打開篾飯盒,雙雙對對情人在甜言蜜語中吃下了人生最難忘的晚餐——秧籮飯。

特色

新平縣花腰傣族居住的寨子大都綠竹成蔭,致使傣家人與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竹樓、竹床、竹桌、竹凳、竹帽、花秧籮等等。生活中無處不是竹子的影子。而花秧籮最具特色,花秧籮是花腰傣族少女的傳統服飾用品,整隻秧籮小巧玲瓏,晶瑩別透,其形狀獨特,製作別致,工藝精美,是一種獨特的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旅遊工藝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保存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