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簕

花椒簕

花椒簕 Zanthoxylum cuspidatum Champ是芸香科的植物。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

基本信息

植物物種信息

花椒簕花椒簕

種中文名:花椒簕
種拉丁名:ZanthoxylumscandensBl.
科中文名: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中文名:花椒屬
屬拉丁名:Zanthoxylum
國內分布:產長江以南。
國外分布:東南亞各地也有。

藥品信息

【藥名】:花椒簕
【拼音】:HUAJIAOLE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花椒簕的全株。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可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之痛經。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12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島、香港貴州雲南等地。
【拉丁名】:Zan-thoxylumcuspidatulnChamp-Engl-Chung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藥學雜誌》:“葉含揮髮油、糠醛。根皮和木部含光葉花椒鹼、白鮮鹼、崖椒鹼、菌芋鹼、羅必斯丁(Robus-tine)、哈甫羅平(Hapiopine)、B一谷甾醇、花椒簕醇(Cuspidiol)、蒙花甙(Linarin)樣物質、刺槐樹一7一鼠李葡萄糖甙。根皮含光葉花椒酮鹼(Oxynitidine)、去甲基白屈菜紅鹼、德卡林(Decarine)、鵝掌揪鹼(7、8一liriodenine)、4一甲氧基一1一甲荃一2一喹諾酮、去甲基勒攪鹼、阿羅天蘭明鹼、異阿羅天蘭明鹼、二氧一對一香豆醇(Dihvdro一p一coumarylalcohol)。”

植物特徵

花椒簕 花椒簕 Zanthoxylum cuspidatum Champ.
芸香科木質藤;莖枝上的皮刺成水平方向或略彎向下直出。單數羽狀複葉;小葉15-25,對生或近對生,堅紙質到革質,長4-8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長尾狀漸尖,鈍頭而微凹,基部楔形,不對稱,邊全緣,無毛,上面有光澤。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花單性,4數,萼片卵形;雄花退化心皮小,頂端2叉裂 ;雌花通常有小而鱗片狀的退化雄蕊。蓇葖果成熟時,紅色紅色,微皺,密生較粗大腺點,頂端有短喙。

形態特徵

花椒簕花椒簕

幼齡植株呈直立灌木狀,其小枝細長而披垂,成齡植株攀援於它樹上,枝幹有短溝刺,葉軸上的刺較多。葉有小葉5-25片,近花序的葉有小葉較少,萌發枝上的葉有小葉較多;小葉互生或位於葉軸上部的對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斜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4厘米,稀較小,頂部短尖至長尾狀尖,或突急尖至長漸尖,頂端常鈍頭且微凹缺,凹口處有一油點,基部短尖或寬楔形,或一側近於圓,另一側楔尖,兩側明顯不對稱或近於對稱,全緣葉緣的上半段有細裂齒,乾後烏黑或黑褐色,葉面有光澤或老葉暗淡無光,中脈至少下半段凹陷且無毛,或有灰色粉末狀微柔毛,則中脈近於平坦且葉有小葉較少,通常5-11片,質地也較厚而稍硬,油點不顯,或少且小,僅在擴大鏡下可見。花序腋生或兼有頂生;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淡紫綠色,寬卵形,長約1/2毫米;花瓣淡黃綠色,長2-3毫米;雄花的雄蕊4枚,長3-4毫米,藥隔頂部有1油點;退化雌蕊半圓形墊狀凸起,花柱2-4裂;雌花有心皮4或3個;退化雄蕊鱗片狀。分果瓣紫紅色,乾後灰褐色或烏黑色,徑4.5-5.5毫米,頂端有短芒尖,油點通常不甚明顯,平或稍凸起,有時凹陷;種子近圓球形,兩端微尖,徑4-5毫米。花期3-5月,果期7-8月。

分布

產長江以南,見於沿海低地至海拔1500米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下。東南亞各地也有。[1]

花椒屬植物

花椒屬(Zanthoxylum L.),芸香科,約250種,分布於東亞和北美,我國有50餘種,南北均產之,其中有些種類的果實入藥或為香料,如花椒Z. simulans Hance,有些種類的木材很有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