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歌舞片]

芝加哥[歌舞片]

芝加哥 (漫舞芝加哥 ),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票房最高的電影,第75屆美國奧斯卡(2002-2003)最佳影片、 最佳女配角(凱薩琳-澤塔-瓊斯(《芝加哥》)Catherine Zeta-Jones)、最佳音響、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等六項大獎。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法爾瑪·凱麗是家夜總會的當紅脫衣舞女,在開槍射殺了她那到處沾花惹草的丈夫之後,更是成為全城最引人矚目的女謀殺犯。而代理法爾瑪殺夫案的律師則是慣於藉助各類臭名昭著的謀殺案來提升知名度的比利·福林。於是乎各路傳媒也是爭先恐後,極盡其能,深怕錯過了這兩位“大人物”的新聞。

正當法爾瑪陶醉於從聚光燈到鎂光燈的“升格”快感中時,貪婪的比利又盯上了另一個可以讓他聲名大噪的委託人洛克茜。在入獄之前,洛克茜是個充滿幻想的女孩,在她看來芝加哥是個代表著希望與機會的地方,自己的歌聲與舞姿也一定能夠成就多年的明星夢。然而洛克茜卻成了殺人犯,她殺死了背叛自己的男友。為了當上洛克茜的律師,比利故意推遲了法爾瑪的庭審時間。在比利的精心“包裝”之下,洛克茜不再是遭人唾棄的殺人犯,而成了令人憐惜的受害者,各路市儈傳媒更是心領神會,將焦點從法爾瑪轉向了洛克茜。法爾瑪自然不甘於人後,而此時“一殺成名”的洛克茜也嘗到了甜頭,一場不知廉恥的成名鬧劇進入了高潮……

導演介紹

羅伯·馬歇爾,1960年10月17日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市,在匹茲堡長大。12歲時,他參加了當地的一個音樂戲劇公司,開始了演藝生涯。1982年,羅伯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在大學期間,他就曾利用課餘時間加入一家巡迴演出公司,在百老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音樂劇《平步青雲》("A Chorus Line")中擔任角色。後來他回到了學校,獲得了音樂戲劇學位。畢業後,他離開了匹茲堡,前往紐約市百老匯的"吉普賽"("Gypsies")劇團,爭取到一個合唱演員的角色。他隨後在幾部百老匯的戲劇里擔任了歌唱和舞蹈演員,由於台前幕後的勤奮工作,不久升至舞蹈隊長,直至助理舞蹈設計師。然而,在百老匯著名音樂劇《貓》("Cats")的舞蹈表演中,他受了傷,隨後決定終止舞蹈表演,集中精力搞舞蹈設計。

1993年,羅伯·馬歇爾為百老匯音樂名劇《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設計舞蹈動作,這是他第一次在百老匯擔任舞蹈設計師。該劇榮獲了當年托尼獎最佳音樂劇、男女主角等7項大獎,首次為他贏得了榮譽。在整個90年代,羅伯一直在戲劇界工作,後來擔任了百老匯復演的音樂劇《該死的美國佬》("Damn Yankees")的舞蹈設計。並先後擔任了音樂劇《小傢伙》("Little Me")、《陪伴》("Company")、《維克多與維多利亞》("Victor/Victoria")和根據美國舞蹈家、編舞家和電影導演鮑勃-福斯(Bob Fosse)1975年版音樂劇《芝加哥》重新編排的音樂劇舞蹈設計和編導工作,後者獲得了1997年托尼獎(Tony)最佳重映舞台劇等6項大獎,成為了公認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

1997年,羅伯·馬歇爾接受執行製作克雷格·扎丹(Craig Zadan)和尼爾·默隆(Neil Meron)的邀請,出任電視音樂連續劇《灰姑娘》("Cinderella")的舞蹈設計,在這期間的工作給克雷格·扎丹和尼爾·默隆留下了深刻印象。1998年,羅伯·馬歇爾在重新編排的音樂劇《歌廳》("Cabaret")中擔任舞蹈設計,並與薩姆·門德斯(Sam Mendes)共同擔當了導演。1999年,克雷格·扎丹和尼爾·默隆再次邀請馬歇爾擔任了音樂改編電視劇《安妮》("Annie")的舞蹈設計和導演工作,該劇後來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電視劇,獲得了艾美獎(Emmy)最佳舞蹈獎等多項獎項,羅伯在百老匯的事業升至了頂點。

羅伯·馬歇爾純正的百老匯戲劇界出身,加上電視界的工作經歷,得到了米拉麥克斯公司(Miramax)的賞識。在得知該公司的老闆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早就想拍攝鮑勃·福斯在百老匯取得巨大成功的音樂歌舞劇《芝加哥》。羅伯向哈維-溫斯坦進言,講述了他對這部影片在舞台設計方面的構想,得到了哈維·溫斯坦的認可。羅伯·馬歇爾馬上邀請編劇家比爾·康登(Bill Condon)著手編排劇本,將約翰·坎德(John Kander)、弗雷德·埃伯(Fred Ebb)和鮑勃·福斯的歌舞轉換成適合舞颱風格的女殺手形象羅克西·哈特(Roxie Hart,芮妮·齊薇格飾),並親自重新為影片設計了舞蹈動作,增加了舞蹈段落,原汁原味地保持了鮑勃·福斯的性感編舞。

《芝加哥》也為羅伯·馬歇爾帶來了諸多榮譽:美國電影學會獎(AFI)2002年十佳影片、第60屆金球獎音樂或喜劇類最佳影片獎、第55屆美國導演工會年度最佳導演、第75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13項提名,使他在好萊塢的導演生涯一片光明。2005年他導演了《藝妓回憶錄》,華人女星楊紫瓊、鞏俐和章子怡在本片中都有上乘演出。

演員介紹

芝加哥[歌舞片]《芝加哥》

凱薩琳·澤塔-瓊斯身高1.77米,出生在英國的威爾斯。美貌是好萊塢的敲門磚,澤塔-瓊斯有著一頭烏黑飄逸的長髮,一雙琥珀般迷人的眼睛,仿佛天生帶著一種獨特的浪漫氣質。

第一次出現在銀幕時,所帶來的超凡脫俗的古典氣質、婀娜輕盈的腳步,使觀眾們的眼晴有一種豁然明亮的感覺,好萊塢親吻了她。連著名的花花公子麥可·道格拉斯也對她一見傾心,甘願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澤塔-瓊斯靠她在好萊塢多年成功的打拚告訴人們她並不是一個只供觀賞的花瓶,即使是有道格拉斯這樣的夫君,她仍願意在銀幕上奉獻她令人賞心悅目的表演。

影片評價

要充分欣賞這部2002年度的第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必須細細品味其中的嘲諷精神。影片用貌似讚美的口吻,把上個世紀20年代以芝加哥為代表的浮躁心態徹徹底底挖苦了一番,而裡面的內容對於80年後的今日中國居然不乏適用之處。片中有一句經典歌詞,叫做“殺人可以是一門藝術”,該片的妙趣可以歸納為“恬不知恥可以是一門藝術”。馬歇爾承傳了鮑伯·福西的風格,並大膽將整部影片處理成羅西的幻覺。他充分發揮出演員的歌舞潛能,澤塔-瓊斯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其他多名演員獲提名;他還賦予“監獄探戈”、“操縱媒體”等片斷高超的視覺創意。

幕後花絮

芝加哥[歌舞片]《芝加哥》

·在影片中,兩位女主角為了爭得名聲而明爭暗鬥;而電影的現實中的女主角之爭,也是異常激烈。麥當娜、戈迪·霍恩、妮可·基德曼、朱麗婭·羅伯茨等著名演員都有過和“芝加哥”的“緋聞”。

·在男演員方面,曾經主演過《油脂》、《低俗小說》、《變臉》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一度收到製片方的邀請,最後他卻以不願意在20年後投拍一部類型相同的影片拒絕出任男主角。

·另外一個謠傳,則來自於本片的CD大碟。曾有傳說珍妮·傑克遜曾有意獻歌一曲,到最後卻不了了之了。

·成為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票房最高的電影,國內票房就到達了一億七千一百萬美元。

·該片音樂劇從1975年4月12日開始,在美國紐約的百老匯演出,直到1977年8月27日停止,總共演出936場(包括24場預演)。

·導演希望凱瑟林·澤塔-瓊斯在影片中展現自己真實的長髮,但她堅持要換成短髮。在人物雜誌採訪時,她的解釋是不想讓長發垂在她的臉上,這樣就會成為大家懷疑她是否真的在裡面跳舞的一個把柄。

·這是約翰·特拉沃爾塔拒絕然後理察·基爾接下演出的第四部電影,之前還有美國舞男 American Gigolo (1980),天堂里的日子days of heaven (1978),軍官與紳士 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1982)。

·理察·基爾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上踢踏舞課。他的踢踏舞場景是在半天時間內拍攝完畢的。

·在監獄場景中,胡雅克開始說的是匈牙利語,但最後的一句話說的是俄語,她說的意思是“救命,救我,好嗎?”

穿幫鏡頭

芝加哥[歌舞片]《芝加哥》

·連貫性:榮斯看著弗里德的錢包,在裡面的那張弗里德孩子們的照片。

·時代錯誤:在法庭的美國國旗上有50顆星(應該是48顆)。

·榮斯·哈特唱歌的場景中,就在她唱著“誰說兇手不是個藝術家”,榮斯走過一排鏡子。拍攝途中,就在榮斯的右邊可以看到攝影組工作人員的倒影。

·連貫性:當榮斯拒絕手下維爾瑪的錢時,維爾瑪把錢放在她的裙子下面。在每一個鏡頭中,錢的位置都在變化。

·在表演“單人房間探戈”的時候,可以在安妮的胸前黑色的裝飾上面看到錄音器。

·事實錯誤:在電影好幾次提到哈里森是區律師助理Assistant District Attorney。實際上在伊利諾斯州,並沒有區律師District Attorneys,他們被稱之為州律師State's Attorneys。

·連貫性:在唱“愛是我關心的全部”時,女犯人脫下她們的囚服,在一個鏡頭中,她們戴上頭巾,在接下來的鏡頭中,她們再次把頭巾戴上。

·連貫性:榮斯和比利在討論她該在法庭上穿什麼衣服的時候,在她的右邊的頭髮上,有一段很長的馬尾辮時有時無。

·在最後跳舞的場景中,可以看到有人在維爾瑪和榮斯身後通過麥克風說話,指揮著他們。然而,在介紹他們第二段表演時,你可以聽到同樣的聲音,但衝著麥克風說話的這個人已經轉身在看音樂師,麥克風離他的嘴巴很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