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邁迪耶的論證

艾哈邁迪耶的論證,艾哈邁迪亞教派的代表作。該派創始人米爾扎·古拉姆·艾哈邁德(Mirza Ghulam Ahmad,?~1908)著。共4卷,烏爾都文,1880年起陸續出版於印度旁遮普。作者撰著此書,意在論證艾哈邁迪耶教派的“新發現”、新教義,以擴大影響,尋求支持。

艾哈邁迪亞教派的代表作。該派創始人米爾扎·古拉姆·艾哈邁德(Mirza Ghulam Ahmad,?~1908)著。共4卷,烏爾都文,1880年起陸續出版於印度旁遮普。作者撰著此書,意在論證艾哈邁迪耶教派的“新發現”、新教義,以擴大影響,尋求支持。書中宣稱,古拉姆·艾哈邁德為安拉差遣的“新先知”、穆斯林期待的伊斯蘭教曆第十四世紀的“革新者”、“復興者”和救世主馬赫迪的化身,同時又是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 (Messiah)和印度教的至上神毗濕奴(Visnu)的化身;宣稱先知穆罕默德並非“封印使者”,在他之後還有使者,而耶穌未釘在十字架上遇難,他在天仙的解救下逃亡至阿富汗和克什米爾的交界地,並向當地居民傳播福音。而古拉姆·艾哈邁德並非耶穌肉體的復活,而是具有耶穌“精神和力量”的彌賽亞的再現,其使命是拯救全人類。書中提出的某些教義主張有,否認穆罕默德為“封印使者”,自稱救世主馬赫迪轉世和宣稱只能以和平方式對異教徒舉行聖戰及自稱艾哈邁迪耶派教義為“真正的伊斯蘭教”等。因背離公認的伊斯蘭教信仰,自1893年在印度發表第一個譴責該派首領的“法特瓦”(即正式教法見解)起,一直遭到印巴穆斯林的批駁。又因書中提出的種種預言直接有悖於基督教信條,遭到印巴傳教士的抗議,並曾以謀殺的罪名在拉合爾法院對古拉姆·艾哈邁德提出起訴,後被法院宣判無罪。此書對傳播艾哈邁迪耶派教義有重大影響,該派於1924年以英文出版的《艾哈邁迪耶或真正的伊斯蘭教》(Ahmadiyya or the True lslam),就是以該書為底本而撰著的。 (吳雲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