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痣

色素痣

色素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名痣細胞痣、細胞痣、黑素細胞痣、痣。本病常見,幾乎每人都有,從嬰兒期到年老者都可以發生,隨年齡增長數目增加,往往青春發育期明顯增多。女性的痣趨向比男性更多,白人的痣比黑人更多。偶見於黏膜表面。臨床表現有多種類型。顏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少數沒有顏色的無色痣。

基本信息

病因

本病屬於發育畸形,黑素細胞在由神經嵴到表皮的移動過程中,由於偶然異常,造成黑素細胞的局部聚集而成。

臨床表現

基本損害一般為直徑<6mm的斑疹、丘疹、結節,疣狀或乳頭狀,多為圓形,常對稱分布,界限清楚,邊緣規則,色澤均勻。數目多少不等,單個、數個甚至數十個,有些損害處可有一根至樹根短而粗的黑毛。由於痣細胞的色素含量不同,臨床上可呈棕色、褐色、藍黑色、黑色或正常膚色、淡黃色、暗紅色。日曬可增加暴露部位色素痣的數量。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分為交界痣、皮內痣和混合痣。

1.交界痣

出生時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通常較小,直徑1~6mm,平滑,無毛,扁平或略高出皮面,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疹。身體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

2.混合痣

外觀類似交界痣,但可能更高起,有時有毛髮穿出,多見於兒童和少年。

3.皮內痣

成人常見,呈半球形隆起的丘疹或結節,直徑數毫米至數厘米,表面光滑或呈乳頭狀,或有蒂,可含有毛髮。皮內痣一般不增大。多見於頭頸部。

色素痣不穩定,常經歷成熟至衰老的生長演化過程。痣開始時多為小而平的交界痣,以後大多發展為混合痣,最後變為皮內痣。

交界痣惡變時,局部常有輕度疼痛。灼熱和刺痛,邊緣處出現衛星小點,如突然增大、顏色加深、有炎症反應,破潰或出血時,要提高警惕。

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皮膚或黏膜處出現數目不等的斑疹、丘疹或結節,棕色、褐色、藍黑色、黑色、暗紅色等,圓形,境界清楚,表面光滑,診斷不難。

鑑別診斷

兒童期交界痣要與黑子、雀斑鑑別診斷。混合痣和皮內痣要與脂溢性角化病、色素性基底細胞癌、皮膚纖維瘤、神經纖維瘤等鑑別診斷。與惡性黑素瘤的鑑別診斷在於後者常不對稱、邊界不清楚、邊緣不光滑、顏色不均勻,瘤體發展迅速、易破潰、出血,可形成不規則瘢痕,瘤細胞常有異形。

治療

減少摩擦和外來因素損傷痣體。除美容需要外,一般不需要治療。發生在掌跖、腰圍、腋窩、腹股溝、肩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密切觀察,特別是一些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直徑≥1.5厘米的損害更應該注意。一旦發現迅速擴展或部分高起或破潰、出血時應及時切除。皮損較大的,手術切除後植皮;皮損較小且淺表者,可以給予二氧化碳雷射治療,治療要徹底,否則殘留痣細胞易復發。

疾病大全(一)

疾病是人體健康的殺手,了解疾病、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一直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之奮鬥的目標。然而預防疾病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的。在這裡讓我們通過對一些疾病的了解來加強人類對疾病的防範意識,杜絕疾病的發生,減少人間的慘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