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術

航空的基礎理論是空氣動力學。航空技術是綜合高技術,在理論和設計的基礎上,材料技術是關鍵,電子技術是靈魂。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它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科學技術,涉及各類航天飛行器的設計、製造、發射和套用。載人航天是航天技術的最前沿。

為航空航天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創立的一系列高級複雜的施工作業程式。它涉及人力資源配置,設備儀器搭配與安裝使用等艱深的學術作業。是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發展的高度追求。

航空航天技術使人類文明進人三維時代。航空是大氣層內的飛行活動,航天是穿越大氣層的飛行活動。

1.航空技術

航空的基礎理論是空氣動力學。航空技術是綜合高技術,在理論和設計的基礎上,材料技術是關鍵,電子技術是靈魂。

航空指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上的發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2.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它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科學技術,涉及各類航天飛行器的設計、製造、發射和套用。載人航天是航天技術的最前沿。

科學家曾把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內的航行活動稱為航天,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外的航行活動稱為航宇,現在則把太空飛行器在太陽系內和太陽系外的航行活動統稱為航天。航天活動的目的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與天體,為人類服務。航天的基本條件是太空飛行器必須達到足夠的速度,擺脫地球或太陽的引力。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是航天所需的特徵速度。

按太空飛行器探索、開發和利用的對象劃分,航天包括環繞地球的運行、飛往月球的航行、飛往行星及其衛星的航行、星際航行(行星際航行、恆星際航行)。按太空飛行器與探索、開發和利用對象的關係或位置劃分,航天飛行方式包括飛越(從天體近旁飛過)、繞飛(環繞天體飛行)、著陸(降落在天體上面)、返回(脫離天體、重返地球)。

執行軍事任務(具有軍事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軍用航天;執行科學研究、經濟開發、工業生產等民用任務(具有非軍事目的)的航天活動,稱為民用航天;執行商業契約任務(以營利為目的)的航天活動,成為商業航天。有人駕駛太空飛行器的航天活動,稱為載人航天;沒有人駕駛太空飛行器的航天活動,稱為不載人航天。


3.中國航天

神舟五號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無人試驗飛船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繼研製並發射成功了神舟2~4號無人試驗飛船,獲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為實施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神舟-5飛船是在無人飛船基礎上研製的我國第1艘載人飛船,乘有1名航天員,在軌運行1天。整個飛行期間為航天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同時將航天員的生理數據、電視圖像傳送地面,並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和附加段組成,總長8860mm,總重7840kg。飛船的手動控制功能和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分系統為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飛船由長征-2f運載火箭發射到近地點200km、遠地點350km、傾角42.4°初始軌道,實施變軌後,進入343km的圓軌道。飛船環繞地球14圈後在預定地區著陸。

神舟-5飛船載人航天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號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神舟七號

全國政協委員、載人航天火箭系統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將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發射計畫將拖後到2008年。與“神舟五號”、“神舟六號”不同,“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太空衣和氣閘艙。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太空衣扮演了重要角色,還要出艙,三名航天員,一個要出艙行走,一個在軌道艙迎接,返回艙還要留人,最終堅持了下來,成功完成這一計畫!神舟七號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將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三位太空人帶回地球,神舟七號飛船總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

航天技術有巨大的科學技術價值,套用範圍十分廣泛,已經通過套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如衛星通信信息容量大、傳輸距離遠、傳輸質量好、能全天候通信,廣泛用於國際通信、電視轉播。移動通信、電視廣播教育等。衛星定位系統可向地面提供全天候導航,氣象衛星可觀測氣候變化,地球資源衛星可預報病蟲害、探礦、監視環境污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