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靈丹

臭靈丹

臭靈丹又名鹿耳林或大黑藥,菊科六棱菊屬植物臭靈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根或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翼齒六棱菊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有強烈臭氣。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臭靈丹 臭靈丹

主根長柱形,有少數分枝 ,側根多而細長。莖圓柱形,上部稍有分枝,莖枝均有羽狀齒裂的翅,全株密被淡黃綠色腺毛和柔毛。葉互生,無柄;葉片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7-10(-15)cm,寬2-3.5(-7)cm,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楔形下延成翅,邊緣有細鋸齒或不規則波狀鋸齒;上部葉片較窄小,條狀披針形、倒卵形或長圓形,長2-3cm,寬5-10mm。頭狀花序多數,徑約10mm,在莖枝頂端排列成總狀或近傘房狀的大型圓錐花序,花序梗長約2cm,無翅,密被腺狀短柔毛;總苞近鍾狀;苞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內層上部有時紫紅色,乾膜質,線形,最內層極狹,通常絲狀;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約7mm;兩性花約與雌花等長,花管狀,向上漸擴大,檐部通常5裂,背面有乳頭狀突起。瘦果近紡錘形,有10棱,長約10mm,被白色長柔毛,冠毛白色,易脫落,長約6mm。花期4-10月。

論著記載

臭靈丹 臭靈丹

1.《滇南本草》:治風熱積毒,癰疽,瘡疔,疥癩,血風癬瘡。

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腫拔膿。治咽喉炎,口腔炎,支氣管炎,瘧疾,跌打損傷,燙燒傷,瘡疔腫毒,蛇咬傷,療毒。

3.《雲南中草藥》: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口腔炎,防治流感。

藥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臭靈丹 臭靈丹

家兔 吸入0.9%氨水2小時以產生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口服臭靈丹液(先提取其揮髮油,再將藥渣做成煎劑,並將揮髮油加入煎劑中,每毫升含生藥5克)3毫升/公斤;能顯著減少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可能是本品所含揮髮油部分由呼吸道黏膜排泄,對其有溫和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痊癒,減少過多的痰量。

②對實驗性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麻醉兔氣管內注入巴豆油2~3滴,則出現流涎、支氣管分泌增多、氣喘、呼吸困難等急性支氣管炎症狀,於2小時內死亡;如口服臭靈丹液10毫升/公斤,每1.5小時1次共2次,則動物延遲至12小時內死亡。

③抗腫瘤作用

套用美藍脫色法在試管內測定白血病患者血細胞脫氫酶的活性,臭靈丹水煎濃縮乙醇提取液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血細胞脫氫酶都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於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也有明顯抑制作用(瓦勃氏呼吸器測定法)。

④其他作用

臭靈丹對人工發熱家兔無解熱作用,對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乙型鏈球菌無抑制作用。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氣管炎,瘧疾,癰腫瘡癤。

①《滇南本草》:"治風熱積毒,癰疽,瘡癤,疥癩,血風癬瘡。"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腫拔膿。治咽喉茫?誶謊祝???薴祝?奔玻??蛩鶘耍?躺丈耍??苤錐荊?咭?恕?

③《雲南中草藥》:"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口腔炎,防治流感。"

選方

①治腮腺炎:鮮臭靈丹,搗爛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②治小兒痘後痘毒不收口:臭靈丹葉貼之。(《滇南本草》)

③截瘧:臭靈丹尖七個。搗汁點燒酒服。(《滇南本草》)

相關處方簡介

《醫宗金鑒》卷七十四:臭靈丹

處方 硫黃末 油核桃 生豬脂油各30克 水銀3克

功能主治

主膿濕疥。

用法用量

上藥搗勻成膏,用擦患處。

摘錄

《醫宗金鑒》卷七十四

《外科大成》卷四:臭靈丹

處方 硫黃末1兩,油核桃1兩,水銀1錢,生豬脂油1兩。

功能主治 潤燥殺蟲。主疥瘡,酒皶,頑癬,潰瘍。

用法用量

搗勻任用;如膿疥,挑破搽之,微痛,3次愈。

摘錄

《外科大成》卷四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方名 臭靈丹

組成 人參3錢4分,麝香6錢4分,梅片6錢7分,硃砂3錢4分,蟾酥7分,京墨7分,明雄6錢,鴨蛋1個(曬臭)。

功效 祛瘟疫,散熱解毒。

主治 霍亂時疫。

用法用量 每服1錠,黃酒送下。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再加上糯米,打糊為錠,大者7分重,小者3分5厘重,赤金為衣包裝,瓷壇存貯。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下)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赤湯
赤芍藥湯
赤小豆湯
赤芍藥方
草決明湯
赤小豆飲
菖蒲丹
蟲積串
赤小豆飯
草蜜湯
蟲枳丸
茶葉方
赤小豆貼方
草烏敷貼藥
菖蒲浸酒
蓯蓉飲
蟾酥丹
赤小豆茯苓湯
蟾肝丸
蟬退飲
菖蒲醞酒
臭靈丹
赤井龍王湯
蟾酥合劑
蒼朮防風湯
蒼朮湯
蔥豉黃酒湯
膽道蛔蟲湯
膽道排石湯
蔥白七味飲
蟬蠍散
草豆蔻湯
蔥歸溻腫湯
茶調散
菖蒲散
蔥膠湯
菖蒲益智丸
蓯蓉羮
蔥豉粥
赤小豆當歸散
蔥白湯
蓴羹方
豉桔湯
蔥乳湯
臭科散
臭橙飲
臭橘散
臭樗皮散
臭椿皮散
臭梧桐洗劑
腸驅蛔湯
腸風飲
蒼連湯
蒼連丸
蒼莎導痰丸
蒼莎丸
蒼芩湯
蒼芩丸
蒼芍丸
蟾蜍膏
蒼耳散
蒼耳子汁
蒼耳子散加減
赤小豆丸
蒼玉潛龍湯
蒼梔丸
蟾蜍灰散
蒼朮除眩湯
蟾蜍散
蟾蜍丸
蒼朮丸
蒼地丸
蓯蓉補虛益陽方
蓯蓉補虛益氣方
蓯蓉菟絲丸
蓯蓉茸附丸
蓯蓉膏
蟾舌膏
草烏複方洗劑
草烏丸
草丹散
茺蔚老薑湯
茺蔚
茺蔚浴湯
茺蔚湯
茺蔚散
茺蔚子散
蟾礬散
茺蔚丸
茶黃丸
茶調香附散
茶蠟丸
茶蒻散
茶箬胭脂散
茶積丸
茶癖散
茶牙湯
茶煎湯
茶煎散
茶清散
茶梅丸
茶柏散
茶末敷方
茶實丸
蟾皮片
蟾靈膏
草果茵陳湯
蟾灰散
草果熟水
草果柴平湯
蟾灰丸
草果建中湯
蟾宮丸
蔥涎丸
蔥油飲
蟾頭散
赤頭散
赤地利湯
蔥汁油
蔥桃湯
蔥桃散
蔥根葛豉粥
蔥朴湯
蔥術散
蔥尖簿荷湯
蔥子粥
蔥姜熨
赤地利散
蔥頭薏苡仁
蔥頭粳米粥
蔥號散
蔥利湯
萃象方
萃仙丹
萃仙丸
菜油飲
菖陽湯
蔥蘇飲
蔥蘇散
蔥蘇姜楂茶
赤地利丸
蔥礬酒
蔥礬丸
赤參湯
蔥白飲子
赤雲丹
赤丸子
赤苓散
蔥白補骨脂湯
蔥白葛根湯
賜方鹿茸丸
賜方五香湯
蔥白益母湯
蔥白甘草湯
豉餅灸方
豉飲
蔥白滴鼻液
豉酒
蔥白散
赤蘇湯
蔥白定痛湯
蔥白大棗湯
蔥白丸
蔥白一物湯
蠶號散
蟲糖散
蟲牙漱方
蟲牙散
蟲心痛湯
蔥餅熨法
蔥餅子
蔥青散
蔥附丸
蔥連膏
赤蒼飲
蔥豉葛根湯
蔥豉荷米煎
豉湯
蔥豉益元散
蔥豉白虎湯
蔥豉湯
蔥豉桔梗湯
蔥豉安胎湯
蔥豆酒
草果子湯
草果子散
草果厚朴丸
草果養脾湯
豉梔湯
草果七棗湯
草寒食散
草頭方
草聖丸
草決明合劑
草仙丸
草烏膏
草烏煎
草烏洗劑
草烏散
草烏揭毒散
草烏頭膏
草烏頭方
豉心飲
草豆飲
豉心粥
豉心散
草豆蔻拔刀
赤芝散
豉尿湯
草蔻湯
草蔻大順飲
草蔻丸
草花膏
草節湯
草節散
草膏
草罌飲
草粉散
草粉丸子
草神丹
誠齋先生如神丸
草牛散
草靈散
草靈寶丹
草靈丹
草灰散
觸飲丸
菖蒲飲
觸痰丸
蟾龍錠
菖蒲膏
赤芍連翹散
菖蒲煎丸
赤眼神效八寶丹
赤白飲
菖蒲汁
菖蒲梃子
菖蒲根丸
菖蒲導赤散
赤白煎
菖蒲大丸
菖蒲參麥丸
菖蒲丸
菖薑湯
赤白散
草龍膽散
草香散
草霜散
赤白二疹丸
草金散
蔥液膏
蔥涕丸
蔥涎膏
蔥豆洗湯
赤白丸
蔥蜜湯
蔥薤湯
蔥蒲膏
蔥蒜膏
蟬殼丸
蟬冠散
蜍蟬退殼酒
蠶鱉散
蠶香散
蠶退紙散
赤痢煎
蠶蠍歸耆湯
赤玉膏
蠶蛾散
蠶蛹汁方
赤玉散
蠶繭散
蠶紙丸
蠶砂黃柏湯
赤靈丹
蠶矢湯
蠶灰散
蠶消散
蠶沙飲
赤靈丸
蠶沙蒸方
蠶沙膏
蠶沙熨方
赤淋丸
蠶沙湯
蠶沙散
蠶子酒
蠶奩散
蟾光膏
蟬青煮肝散
蟬退膏
蟬退甘草湯
蟬退散
蟬蛻餅子
蟬蛻飲子
赤水玄珠
蟬蛻釣藤飲
蟬蛻膏
蟬蛻豬肝散
赤朮丸
赤散
蟬蠶散
蟬菊散
蟬花餅子
蟬花無比散
赤小豆羮
蟬花散
蟬花丸
蟬翼散
蟬砂丸
蟬朱散
蟬殼膏
蟬殼灰丸
赤芍藥膏
蟬殼散
蟾酥錠子
赤小豆煎
蟾酥退毒丸
蟾酥走黃丹
赤小豆塗敷方
蟾酥線
蟾酥散
蟾酥托里丸
蟾酥墨
蟾酥八寶丹
赤小豆散
蟾蠍散
蟾蜜膏
蟾蜍餅
蒼耳蟲
蟾酥錠
蒼朮難名丹
蟾酥膏
蒼朮地榆湯
草烏頭丸
茺蔚子丸
茶葉頂
蟾酥丸
草果知母湯
草果散
草果平胃散
蔥油膏
蔥油
蔥湯丸
蔥姜煎
蔥粥
蔥白香豉湯
蔥白飲
蔥白酒
蔥白豉湯
蔥白膏
蔥白粥
蔥白熨
蔥白煎
蔥白汁
蔥白當歸湯
蔥豉酒
蔥豉茶
草果丸
草烏頭散
草豆蔻飲
蟾蜍煎丸
豉心丸
草豆湯
草礬膏
菖蒲飲子
豉薤湯
菖蒲鬱金湯
菖蒲羹
菖蒲煎
菖蒲湯
菖蒲導痰湯
蓴菜羹
草鍾乳丸
蔥蜜膏
蠶豆花露
蠶蛻散
蠶繭眼藥
蠶礬散
蠶沙酒
蠶沙浸酒
蟬蛻飲
蟬蛻散
豉粥
蟬花無比丸
蟬殼湯
赤丸
蒼朮散
茶葉粥
赤石禹餘糧湯
草豆蔻丸
赤小豆粥
蟬蛻丸
菖蒲酒
草豆蔻散
蒼耳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