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選擇

《自由選擇》是由(美國)米爾頓·弗里德曼 編著的作品,於2008-6-1 由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自由選擇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美國經濟學家,貨幣主義(亦稱貨幣學派)創始人,芝加哥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1989年,他獲得了總統自由勳章和國家科學獎章。在20世紀的經濟學家中,只有凱恩斯的影響力能與他相比。

編輯推薦

這本探討經濟,自由以及二者之間關係的經典著作緣起是同名電視系列片《自由選擇》的拍攝,而本書的寫作過程則與電視片《自由選擇》同步,所以本書相對比較口語化和大眾化,正因為如此,這部書比他們寫過的任何一部書都暢銷。1980年,《自由選擇》一書在美國首次出版,之後分別於1981年和1990年再版。該書出版後當年便成為暢銷書。據作者估計。在美國各種版本的《自由選擇》銷量超過了100萬冊。而且,《自由選擇》迅速被譯為各種文字。

內容簡介

在這本探討經濟,自由以及二者之間關係的經典著作當中,米爾頓·弗里德曼和羅絲·弗里德曼為讀者揭示了,正是由於華盛頓當局制定了過多的法律法規、實施了過多的政府管制、建立了過多的行政機構、花費了過多的財政預算,才使美國的自由和財富受到了侵蝕和削弱。一旦政府以中間人的身份插手干預,良好的願望往往會導致悲慘的結果,對此,兩位作者也進行了細緻的考察研究。此外,針對這些經濟問題,弗里德曼夫婦還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和意見,告訴讀者應當如何擴展自由、增進財富。

不論是探討美國在以往歲月中的錯誤和失誤,還是指出將來為增進經濟繁榮所應採取的政策策略,本書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其分析透徹,論證有力,說服力很強。

圖書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前言

導言

第1章 市場的力量

1.1 通過自願交換進行協作

1.2 價格的作用

1.3 更為寬廣的思路

1.4 政府的作用

1.5 實踐中的有限政府

第2章 管制的專橫

2.1 國際貿易

2.2 中央經濟計畫

2.3 管制與自由

第3章 危機的解析

3.1聯邦儲備體系的起源

3.2 聯邦儲備體系的早期歲月

3.3 蕭條的開始

3.4 銀行業危機

3.5 事實與解釋

第4章 從搖籃到墳墓

4.1 現代福利國家的出現

4.2 福利國家的後果

4.3 福利國家的謬誤

4.4 我們應當做什麼

4.5 什麼是政治上可行的

4.6 結論

第5章 生而平等

5.1 上帝面前的平等

5.2 機會平等

5.3 結果平等

5.4 贊成結果平等的是哪些人

5.5 實行平等主義政策的後果

5.6 資本主義與平等

5.7 結論

第6章 我們的學校出了什麼問題

6.1 中國小教育的問題所在

6.2 中國小教育的代金券計畫

6.3 實行代金券計畫的障礙

6.4 高等教育的問題所在

6.5 高等教育的解決辦法

6.6 結論

第7章 誰在保護消費者

7.1 州際商務委員會

7.2 食品與藥品管理局

7.3 消費品安全委員會

7.4 環境

7.5 能源部

7.6 市場

7.7 結論

第8章 誰在保護工人

8.1 工會

8.2 政府

8.3 沒有這樣的部門或組織

8.4 其他僱主

8.5 結論

第9章 通貨膨脹的對策

9.1 各種類型的貨幣

9.2 通貨膨脹的誘因

9.3 為什麼超量供給貨幣

9.4 通貨膨脹帶給政府的財政收入

9.5 通貨膨脹的對策

9.6 治理通貨膨脹的負面效應

9.7 緩解負面效應

9.8 案例分析

9.9 結論

第10章 潮流在轉變

10.1 理論界觀念導向的重要性

10.2 民眾的觀念和行為

10.3 為何少數利益集團占優勢

10.4 我們能做什麼

10.5 對稅收和政府開支的限制

10.6 其他可選的憲法條款

10.7 結論

附錄A 1928年的社會黨綱領

附錄B 限制聯邦政府支出的修正案草案

圖書章節

第1章 市場的力量

人們每天都會為了吃、穿、住,或者乾脆為了享受而消費數不清的商品和勞務。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想買這些東西就總能買得到,而從未停下來想一想,究竟有多少人為了提供這些商品和勞務,付出了這樣或那樣的努力。我們從未思考過,街角的小賣店(或今天的超市)如何能將我們想買的物品都擺上貨架,也從未思考過,我們大多數人如何能夠賺到錢去買這些物品。

人們很自然地假定,必定有某個人在發號施令,以確保“適當”數量的某種“適當”的物品被生產出來,並擺在“適當”的地點。發號施令確實是一種協調人眾活動的方法,將軍下達命令給上校,上校給少校,士兵。

通常在軍隊里就是如此。在軍隊中,少校給中尉,中尉給軍士,軍士給但這種下達命令的方法,僅在很小的群體中才可能成為一種專門的或主要的組織方法。即便是家中最具家長製作風的一家之主,也無法完全通過命令來控制家庭成員的每項活動。也沒有哪支龐大的軍隊可以完全通過命令來運作,軍隊里的將軍顯然無法掌握指揮最底層士兵的每一項行動所必需的信息。在軍隊命令體系的每一環節,下級軍人(不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都會根據具體的情形做出審慎的判斷,而這些關於具體情形的信息,卻是下達命令的長官所無法掌握的。命令必須輔之以自願的配合,這種配合併不是很明顯,同時也很微妙, 但卻是協調眾人的活動所必需的更為根本的手段。

蘇聯通常被認為是通過命令組織起來的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即中央計畫經濟,但這其中虛構的成分遠多於現實。在蘇聯經濟的每個層面上,都有自願的協作來補充中央計畫的不足或是抵消其刻板僵化的規定,當然,這些自發的舉措有時是合法的,有時則是非法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