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崗武侯祠

臥龍崗武侯祠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又名“諸葛廬”,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部臥龍崗上,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於南陽”的故址和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自此,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離開了躬耕十載的臥龍崗,參加了劉備政治集團。後官拜蜀漢丞相,爵封武鄉侯,死後謚“忠武侯”。因此歷代諸葛亮祠廟稱“武侯祠”。1963年南陽武侯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臥龍崗武侯祠,又名“諸葛廬”,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西部臥龍崗上,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故址和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1963年南陽武侯祠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亮諸葛亮

臥龍崗臥龍崗
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漢末山東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境)人。他幼年喪父,深受戰亂流離之苦,家禍國難使這位有“少年俊逸之才”的青年在南陽臥龍崗結廬躬耕,廣交士林,胸懷大志。漢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自此,二十七歲的諸葛亮離開了躬耕十載的臥龍崗,參加了劉備政治集團。後官拜蜀漢丞相,爵封武鄉侯,死後謚“忠武侯”。因此歷代諸葛亮祠廟稱“武侯祠”。

臥龍崗(9張)臥龍崗南濱白河,北障紫山,名城街區環拱。這裡崗巒起伏,曲折迴旋,勢如臥龍。武侯祠依嶺就勢坐落期間。祠宇坐西向東偏南,現存廊廡一百五十五間,建築布局嚴謹,疏密相宜,殿堂雄嚴,亭台壯觀。主要建築分布在階階抬高的中軸線上,頗具韻律感和節奏感。石坊、仙人橋、山門、大拜殿、茅廬、寧遠樓依次坐落在中軸線上,與兩側的碑廊、古柏亭、野雲庵、老龍洞、半月台、躬耕亭等形成兩進四合院落。與此平行、對稱布列的還有北路三顧祠院,南路臥龍道院。臥龍道院為歷代祠中道士居住的地方。清代中葉,祠中香火極盛,道士多達百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