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戰心驚

膽戰心驚

膽戰心驚,成語,形容非常害怕。出自元·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我們沿著洞壁往下走,手扶欄桿,探步石級,膽戰心驚。膽氣通於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別》),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係。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志活動又決於膽。在醫學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心悸不寧,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症。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拼音

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

發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成語典故

元·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形容十分害怕

玻璃橋玻璃橋

示例

歐陽山《苦鬥》:看見這種光怪陸離的政治局面,上海人不能不頭暈目眩,膽戰心驚。

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我們沿著洞壁往下走,手扶欄桿,探步石級,膽戰心驚。

詞語辨析

近義詞

膽顫心驚、面無人色、驚慌失措、手足無措、如坐針氈、張皇失措、心慌意亂、驚心動魄

反義詞

鎮定自若、滿不在乎、從容不迫、處之泰然、不動聲色、視若等閒、坦然處置

歇後語

雞遇黃鼠狼——膽戰心驚

踩高蹺上高牆——膽戰心驚

英文翻譯

tremble with fear [fright];shake [shiver] in one's boots;be all of a jump;be thrown into panic;

例句

他使拉爾夫膽戰心驚。

英國媒體度過了膽戰心驚的的幾天。

但現在,美國這個巨頭又在膽戰心驚了。

醫學科學解釋

人的膽不僅主決斷,它還與心主神志密切相關。《素向·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因此,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臟腑也參與,不同的臟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又謀慮出於肝,決斷出於膽。故膽決才能肝謀,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膽附於肝,相為表里,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因此,膽氣壯實,決斷無差,使人行為果敢而正確。膽氣虛餒,則雖善謀慮,而不能決斷,事終難成。

膽氣通於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別》),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係。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志活動又決於膽。在神志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在醫學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心悸不寧,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症。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 所以,臨證時,心病怔忡,可從膽治;膽病戰慄、癲狂,尤當治心。因此,在外到外界驚嚇等刺激時,膽弱者必引起膽汁失調,導致心驚顫慄,再通過神經細胞傳到大腦,由大腦又通到全身。這時不僅心驚,還會全身發抖,出現慌張害怕之狀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