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環雞

腳環雞

廣州市在禽流感期間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雞”而採取的為檢疫合格的雞腳帶上印有“穗禽免”字樣腳環的一項措施。戴上腳環的雞,即腳環雞。

基本信息

產生背景

產生原因

雞腳環 雞腳環

禽流感是一種主要流行於雞群中的烈性傳染病,這種病也被稱作為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一旦爆發,往往會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這種疾病的傳染範圍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情況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禽流感的傳播已經跨越了原先的範圍,開始侵襲人類社會。1878年,義大利發生雞群大量死亡,當時被稱為雞瘟。到1955年,科學家證實其致病病毒為A型流感病毒,這種疾病因而被更名為禽流感。隨後,這種疾病在其他歐洲國家、南美及東南亞、美國和蘇聯也有局部發生,如今幾乎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起,禽流感在歐亞大陸的爆發日趨頻繁。

1997年5月,中國香港地區的一個養雞場出現了這一區域首例禽流感病例。經專家認定,導致香港特區家禽大規模死亡的罪魁禍首是A/H5N1型禽流感病毒。然而,這種歷來只威脅家禽生命的病毒,出現了新的變異,並能夠傳染給哺乳動物甚至是人類。1997年8月,一名3歲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這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A/H5N1的個案。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共有18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6人死亡。為了阻止A/H5N1禽流感病毒進一步向人類傳播,香港特區政府宰殺了130萬隻家雞。這是目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禽流感爆發。

2003年3月1日,荷蘭東部靠近德國邊界的6個農場中發現了H7N7型禽流感病毒。到3月3日,有禽流感疫情的農場已升至13家。同一天,為了防止疫情向歐洲其他國家的蔓延,歐盟宣布全面禁止荷蘭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給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國之一的荷蘭帶來了沉重打擊。而更為嚴峻的是,在疫情爆發期間,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歲的荷蘭獸醫在對病雞進行檢驗時感染病毒,並死於禽流感引起的肺炎併發症。隨後,H7N7型禽流感在整個歐洲蔓延開來,與荷蘭毗鄰的比利時和德國均出現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這是目前為止世界上禽流感傳播範圍最廣的一次。禽流感只是呈地區性小規模流行,但是,考慮到人類對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類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後的高病死率,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這種疾病可能是對人類存在潛在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

產生時間

因此2006年3月,中國廣州首批“腳環雞”上市,以保證經過檢驗的合格畜產品能放心被百姓購買和食用。

相關措施

政策導向

雞腳環 雞腳環

廣州市農業局、市經貿委、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市城管支隊共同發出《關於進一步規範禽類及其產品的安全衛生管理通告》。《通告》規定,廣州市行政區域內飼養的雞隻有經過免疫的,加封廣州市動物防疫部門統一監製的“企業免疫環”。並在廣州市百興三鳥批發市場、廣州市白雲區太和禽畜批發市場、廣州東寶禽類批發市場交易。未經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禽類及其產品不得上市交易。經檢疫合格的禽類及其產品,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出具檢疫證明。

檢疫準則

:廣州市動物檢疫部門選定十家大型的雞禽養殖場作為“試點”,賦予給雞隻戴腳環的“資格”。在“腳環雞”進入市場前,動物防疫部門正常進行檢查,包括檢查即將出欄雞隻的免疫檔案、對雞隻進行抗體抽檢、現場目測雞群的健康狀況等等,然後給予發放“動物產地合格證明”,按數量發放腳環,由養殖場的工作人員佩戴。

推行禽類集中屠宰制度

尚未實行禽類集中屠宰制度的農貿(肉菜)市場,應當在市場設定的隔離間內進行禽類宰殺。超市內銷售的冰鮮禽類產品必須來源於集中屠宰廠。農貿(肉菜)市場每天收市後要組織活禽店檔經營者進行衛生清掃和消毒。對活禽存欄間的糞便要衝洗清除,不殘留糞便。活禽經營店檔每周輪流休市一天進行徹底的衛生清理和消毒。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要切實落實食品原料採購衛生管理制度,從合法推進採購禽類及其產品,認真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不得採購、加工無檢疫合格證明的禽類及其產品。嚴格禁止在生產加工場所記憶體養和宰殺活禽。

腳環特點

顏色

“雞腳環”,用塑膠做成,有黃、白、藍、紅四種不同的顏色,分別代表四個地區的養殖場。

編號

上面印有“穗禽免00X”(x為數字),其中的數字編號從001到010,分別代表不同的養殖場。

防止第二次使用

這些塑膠環內邊是“倒齒狀”設計,只要跟塑膠圈的卡口勒緊就被“鎖住”,塑膠環套到雞腳上一拉,到齒就能扣住再也拉不下來,要很大力才能拔下,但用力拔下後會被刮花,而且腳環基本已經被損壞,是可以防止二次使用的。

效果

查封違法違規經營

廣州各地工商部門檢查禽類市場和集貿市場4914個,檢查經營3.2萬戶,清理整頓禽類宰殺場所109個,查封違法違規經營禽類1437隻,責令732戶經營者進行整改,關閉了禽類交易市場17個,關閉禽類交易市場外經營禽類的攤點43個。

市民支持

雞腳環 雞腳環

另外,所有經營禽類的市場都對禽類經營場所進行了消毒清潔,禽類憑檢疫合格證明入市經營的制度得到了落實,禽類市場經營行為得到初步的規範,禽流感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對於政府部門防治禽流感而採取的措施,多數市民肯定其效果。對於剛剛實施的“雞隻佩戴腳環標誌上市”和“雞隻集中屠宰上市”兩項措施的效果,持正面評價的市民比例超過65%。

淡出原因

人工費用太高,工作辛苦

“雞腳環”出台時,一個腳環大概0.08-0.12元,製作費用由政府財政撥付,養殖企業只需負擔戴腳環的人工費用。廣州某養殖場工作人員介紹,每個檔口專門請兩個人工,蹲坐在雞場內,四處捉雞、抓穩雞腳、扣上雞環,熟練的雞腳工人以每2秒鐘搞定一隻雞的速度,一刻不閒地戴腳環,加班加點12個小時才勉強給一個檔口的活雞全部戴上腳環。而且一些工人難忍雞糞臭味,乾不足一個禮拜就憤而辭職了,沒有人願意幹這苦差事。

防偽設計欠佳,易造假

雞腳環的塑膠造價低廉,僅需0.04元/個,四種顏色也是很常見的色素原料,而“穗禽免00×”的標識沒有獨一無二的防偽驗證碼,沒有申請有專利的特殊設計作為防偽保障,“穗禽免”的雞腳環其實起不到任何防偽作用。

消費者態度轉變

禽流感風波讓億萬雞農蒙受損失,廣州市政府推出“腳環雞”穩定民心,活雞市場將近9成的檔主,無論是經營品牌雞的,還是經營散戶雞的,都自覺戴上了象徵“放心安全”的彩色腳環。而市民在購買活雞時,也是非“腳環雞”不買。但是,禽流感風波漸行漸遠後,市民不再關注活雞戴不戴環,場內越來越少的檔主去領腳環,政府突擊檢查的頻率也恢復正常。能夠從批發市場出欄、進入市內正規肉菜農貿市場的雞隻,必須有雞場開具的出場檢疫合格憑證,在大部分消費者認為檢疫合格證才是硬指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