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精虧虛證

腎精虧虛證,中醫病證名。是指腎精虧損、髓海空虛所致的發育遲緩、未老先衰、肢體痿弱不用的一類證候。

病因病機

本證多因先天察賦不足,後天失養,腎精不充;或因久病勞損,房事不節,耗傷腎精所致。

小兒腎精不充,不能主骨生髓充腦,不能化氣生血,生長肌肉,則發育遲緩,身體矮小,囟門遲閉,智力低下,骨骼痿軟;腎精不足,生殖無源,不能興動陽事,故性慾減退,生育機能低下,男子表現為精少不育,女子表現為經閉不孕;成人腎精虧損,無以充髓實腦,則健忘恍惚,神情呆鈍;腎之華在發,齒為骨之餘,精虧不足,則發枯易脫,齒松早脫;腎開竅於耳,腦為髓海,精少髓虧,則耳鳴耳聾;腎精不養腰府,則腰膝酸軟;精虧骨失充養,則兩足痿軟,行動遲緩;舌淡,脈弱,為虛弱之象。

辨證要點

以生長發育遲緩、早衰、生育機能低下等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治法

補益腎精。

常用中藥

熟地、制首烏、枸杞子、龜甲膠、女貞子。

常用腧穴

太溪、懸鐘、三陰交、足三里、腎俞等。

常見病證

1.腎精虧虛證 健忘

臨床表現:健忘,精神萎靡,腰酸乏力,甚則滑精早泄,舌淡,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腎填精。

常用方劑:大補元煎加紫河車等。

針灸補法:太溪、懸鐘、三陰交、足三里、腎腧。

2.腎精虧虛證 遺精

臨床表現:夢遺頻作,甚至滑精,腰酸膝軟,咽乾,心煩,眩暈耳鳴,健忘失眠,低熱顴赤,形瘦盜汗,發落齒搖,舌紅少苔,脈細數。遺久滑精者,可兼見形寒肢冷,陽痿早泄,精冷,夜尿多或尿少浮腫,尿色清,或餘瀝不盡,面色觥白或枯槁無華,舌淡嫩有齒痕,苔白滑,脈沉細。

治法:補腎益精,固澀止遺。

常用方劑:左歸飲合金鎖固精丸、水陸二仙丹。

針灸補法:太溪、懸鐘、三陰交、足三里、腎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