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痹

腎痹

腎痹,病名。由骨痹日久不愈復感外邪所致。證見腰背僂曲不能伸,下肢拘攣,腰痛,遺精等。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腎痹,五臟痹症之一﹐主要症狀為骨萎弱不能行走﹐腰背彎曲或關節腫脹。腎:人和某些高級動物分泌尿液的器官(俗稱“腰子”):腎臟。痹:中醫指由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出處

腎痹腎痹
“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聖濟總錄·腎痹》:“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是為腎痹。其證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蓋腎者胃之關,關門不利,則胃氣不行,所以善脹,筋骨拘迫,故其下攣急,其上踡屈,所以言代踵代頭也。”《症因脈治·腎痹》:“腎痹之症,即骨痹也。善脹,腰痛,遺精,小便時時變色,足攣不能伸,骨痿不能起。”治宜補腎蠲痹,用遠志丸、防風丸、白附子丸、河車封髓丹、等方。參見骨痹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