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中

脊中

人體背部督脈穴,位於背部正中線第十一椎棘突下,主治癲癇,黃疸,腸腑病症,腰脊強痛,小兒疳積

脊中穴

取穴方法:
取穴時採用俯伏坐位,脊中穴位於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主治疾病:
脊中穴的主治疾病為:風濕痛、腰腿疼痛等疾病。


出處

出《素問·玉機真藏論》。別名神宗、脊俞。屬督脈。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第十一肋間動脈後支。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痔瘡,脫肛,癲癇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詳解

【名稱】:脊中【歸經】:督脈
【拼音】:Jìzhōng
【國際標準代號】:DU06
【特點】:禁灸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脊強痛,黃疸,腹瀉,痢疾,小兒疳積,痔疾,脫肛,便血,癲癇
【刺灸法】:斜刺0.5~1寸。
[名解]
1)脊中。脊,穴內氣血來自脊骨也。中,與外相對,指穴內。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外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本穴為人體重力場在背部體表的中心位置,穴內氣血為脊骨內外輸的高溫高壓水液,水液出體表後急速氣化為天部陽氣,故名脊中。脊俞名意與脊中同,俞同輸。
2)神宗。神,與鬼相對,指天部陽氣也。宗,祖宗也,氣之源頭也,水也。神宗名意指穴內的天部陽氣為來自脊骨中的高溫高壓水液所化。理同脊中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後循督脈傳於中樞穴和懸樞穴。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圖示

【名稱】: 脊中【名稱】: 脊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