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乳鴿

脆皮乳鴿

“脆皮乳鴿”是廣東菜中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具有皮脆肉嫩、色澤紅亮、鮮香味美的特點,常吃可使身體強健,清肺順氣。隨著菜品製作工藝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熟炸法、生炸法和烤製法三種製作方法。無論那種製作方法,都是在鴿子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掛脆皮水後再加工而成,成品外脆里嫩,色澤紅亮,香氣馥郁。這三種方法的製作過程都不算複雜,但若想達到理想的效果並不容易。中國廚師之鄉——長垣籍名廚傅瑞濤(曾用名:傅志偉)曾在《東方美食》雜誌2007年第十二期發表了一篇名為“脆皮乳鴿三種做法”的技術論文,詳細闡述了“脆皮乳鴿”的製作工藝,得到業界廣泛認可,至此統一了此菜的做法,有了完善的製作標準。

基本信息

製法工序

脆皮乳鴿脆皮乳鴿

1)先將乳鴿溺死,然後將其投入到60℃左右的燙水中浸泡約2分鐘撈出,從頭到尾拔淨毛,並除去嘴和腳上的老皮,再用溫水洗淨鴿身,隨後用小刀從鴿子肛門處開口,掏出內臟和食管、氣管,洗淨血水後搌乾水分,將鴿子裝入一大盆內,加入精鹽乾海椒節、花椒粒、十三香粉、老片、白酒等拌勻碼味 夏季碼味約2小時;春、秋季約5小時;天約8小時 。

2)大鍋上火,摻入清水燒開,放入碼好味的乳鴿,燙至緊皮時撈出,晾乾水分,然後掛入熏爐內,點燃花生殼茶葉松柏枝木炭,但使其沒有明火,關上爐門,熏約20分鐘,開爐翻動一次,再熏約20分鐘出爐,放入秘制滷水桶鍋中,澆沸後轉小火鹵約10分鐘,關火,再燜約20分鐘撈出,用沸水沖洗淨乳鴿表面的油污,趁熱用潔淨毛巾搌乾水分,再用毛刷在鴿身均勻地刷上脆皮汁,掛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3)淨鍋上火,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放入2隻晾乾的乳鴿1份菜的量 ,用小火慢慢地將其浸炸至色呈棕紅且表皮酥脆時撈出,斬成,擺入盤中還原成鴿形,點綴上15克香菜,隨1個椒鹽味碟上桌即成。

製作關鍵

脆皮乳鴿脆皮乳鴿

1)此菜乳鴿的初加工至滷製,皆為批量製作,而炸制時則以每份菜的量製作,這樣方可保證出菜的速度。

2)乳鴿最好選用飼養約30天的肉鴿為好,鴿子太老或太嫩都會影響成菜的口感。

3)乳鴿初加工時,茸毛、內臟都要去淨,且不能弄破肉皮,否則影響成菜美觀。

4)熏制時,鴿身的水分定要晾乾,熏爐內不要有明火,否則乳鴿不能熏上色且不易熏入味。

5)滷製乳鴿時,鹵鍋下面要先放上1張竹笆,以免因乳鴿數量過多而巴鍋、煳鍋;滷製時火力要小,以滷汁沸而不騰為佳。

6)乳鴿不能鹵得太 ,以剛熟為宜。這樣再通過油炸,鴿肉的口感最佳。

7)滷好乳鴿後,要用竹筷一個一個夾出,並注意不要弄破肉皮,以免影響成菜的美觀。

8)炸制乳鴿時,油溫要掌握好,以四成熱油溫為佳,並用浸炸的方法炸制,這樣炸出的乳鴿才會皮酥肉嫩,色澤棕紅,成菜效果最好。

營養分析

鴿肉味鹹、性平、無毒;具有滋補肝腎之作用,可以補氣血,托毒排膿;可用以治療惡瘡、久病虛贏、消渴等症。常吃可使身體強健,清肺順氣。對於腎虛體弱、心神不寧、兒童成長、體力透支者均有功效。乳鴿的骨內含豐富的軟骨素,常食能增加皮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乳鴿肉含有較多的支鏈胺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加快創傷癒合。

香菜性溫味甘,能健胃消食,發汗透疹,利尿通便,驅風解毒。《本草綱目》說:“胡荽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羅氏會約醫鏡》謂“辟一切不正之氣,散風寒、發熱頭痛,消穀食停滯,順二便,去目翳,益發痘疹。”現代研究發現,香菜之所以香,獲得香菜的美名,主要是因為它含有揮髮油和揮發性香味物質。香菜營養豐富,香菜內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等。香菜內還含有蘋果酸鉀等。香菜中含的維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葉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香菜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要比西紅柿、菜豆黃瓜等高出10倍多。

美食特色

色澤棕紅美觀,乳鴿外酥內嫩,五香菸熏味濃。

食療作用

中醫認為,鴿肉味鹹、性平、無毒;

具有滋補肝腎之作用,可以補氣血,托毒排膿;

可用以治療惡瘡、久病虛贏、消渴等症。

常吃可使身體強健,清肺順氣。

對於腎虛體弱、心神不寧、兒童成長、體力透支者均有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