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度

能見度

能見度,是反映大氣透明度的一個指標,航空界定義為具有正常視力的人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還能夠看清楚目標輪廓的最大距離。能見度和當時的天氣情況密切相關。當出現降雨、霧、霾、沙塵暴等天氣過程時,大氣透明度較低,因此能見度較差。在氣象學中,能見度用氣象光學視程表示。氣象光學視程是指白熾燈發出色溫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氣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過的路徑長度。測量大氣能見度一般可用目測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大氣透射儀、雷射能見度自動測量儀等測量儀器測試。

解釋

指物體能被正常視力看到的最大距離,也指物體在一定距離時被正常視力看到的清晰程度。

介紹

能見度能見度
1、在氣象學中,能見度用氣象光學視程表示。氣象光學視程是指白熾燈發出色溫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氣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過的路徑長度。

白天能見度是指視力正常(對比感閾為0.05)的人,在當時天氣條件下,能夠從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認的目標物(黑色、大小適度)的最大水平距離。實際上也是氣象光學視程。

夜間能見度是指:

⑴ 假定總體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適當大小的黑色目標物能被看到和辨認出的最大水平距離。

⑵ 中等強度的發光體能被看到和識別的最大水平距離。

所謂“能見”,在白天是指能看到和辨認出目標物的輪廓和形體;在夜間是指能清楚看到目標燈的發光點。凡是看不清目標物的輪廓,認不清其形體,或者所見目標燈的發光點模糊,燈光散亂,都不能算“能見”。

2、航空:在航空學中,能見度的定義如下:

以暗色作為背景,1000燭光(candelas)能夠被識別的最遠距離

另外一個詞,跑道視程(Runway Visual Range,RVR)也跟能見度有關,這個特別是指在跑道中線上,航空器上的駕駛員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標誌或者跑道邊界燈或中線燈的距離。

相關術語

(1) 航空能見度:

a. 分為地面能見度和空中能見度。

地面能見度,指在晝間以靠近地平線的天空為背景,能分辨視角大於20'的地面灰暗目標輪廓的最大距離。例如,一個寬度為58米,距離眼點10公里的物體,其視角為20',正常視力的人用肉眼剛好能夠看得見,則能見度為10公里。空中能見度是指在空中飛行時,透過座艙玻璃觀測地面或空中目標的能見度。

b. 在無光的背景下,使用1000堪德拉左右的燈光能夠看到和辨認出的最大距離。

(2) 有效能見度:指觀測點四周一半以上的視野內都能達到的最大水平距離。中國民航觀測和報告有效能見度。

(3) 主導能見度:指觀測點四周一半或以上的視野內能達到的最大水平距離。

(4) 跑道能見度:指從跑道的一端沿跑道方向可以辨認跑道本身或接近跑道的目標物(夜間為指定的跑道邊燈)的最大距離。

(5) 垂直能見度:指渾濁煤質中的垂直視程。

(6) 傾斜能見度:指從飛行中的飛機駕駛艙觀察未被雲層遮蔽的地面上的明顯目標物(夜間為規定的燈光)時,能夠辨認出來的最大距離。從地面向斜上方觀察時能見度也稱為傾斜能見度。

(7) 最小能見度:指能見度因方向而異時,其中最小的能見距離。

(8)跑道視程:在飛機的接地點,從飛行員眼睛的平均高度上,沿著起飛線和著陸的方向能看清跑道和跑道標誌燈火標誌物的最遠距離。

地理差異

我國中東部地區能見度普遍很差的原因

如果遠處有較高大的目標,例如高大的山脈之類的,中間沒有遮攔物時,雖然地球有一定曲率,但人眼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將其與背景分辨出來,在晴朗的日子裡,這個距離一般在120公里以上,最大可達250公里,而在高原地區這個距離更大的多,200公里遠的山脈依然清晰明朗,故而有“望山跑死馬”的說法。而在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由於空氣污染嚴重,細顆粒物太多,一層厚達幾公里的塵土復蓋了中東部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故而目不及遠,晴天一般很難望見30公里遠的景物,近處的物體也變的朦朧,污染嚴重時甚至影響交通安全。其實全球的情況雖然好於中國,但是也面臨能見度下降的問題。

氣象數據與變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