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介入治療

以前,臨床治療胰腺癌多採用手術以及放化療,但是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胰腺癌介入治療也被很多患者採用,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選擇胰腺癌介入治療,並且胰腺癌介入治療對患者的預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 詳情:http://www.azyy120.net

目錄

一、胰腺癌

二、胰腺癌介入治療適應症

三、胰腺癌介入治療方法

四、胰腺癌介入治療優缺點

胰腺癌

  據目前的形式來看治療胰腺癌的方法也不再像之前那樣的非常單一了,很多治療手段供人們選擇。胰腺癌的介入治療自從投入使用以來成為了很多患者的希望,越來越多的患者都開始選用介入治療法來治療胰腺癌。
以前,臨床治療胰腺癌多採用手術以及放化療,但是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完善,胰腺癌介入治療也被很多患者採用,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選擇胰腺癌介入治療,並且胰腺癌介入治療對患者的預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

胰腺癌介入治療適應症

胰腺癌介入治療適應症:發現時伴有肝轉移的胰腺癌;胰腺癌手術或其他治療後出現肝轉移;無法切除胰腺癌全身化療失敗者。
對伴有肝轉移者,行肝動脈胰腺癌化療,將吉西他濱每周期第一周用藥改為肝動脈(或肝轉移灶供血動脈)灌注1000mg/m2,第2周起予以吉西他濱1000mg/m2,30分鐘靜脈滴注,每周1次,連續2周,28天重複,連用2個周期。有胰腺原發病灶者,如一般狀況好,動脈化療後予以胰腺的姑息性局部治療。
各期患者,如手術切除有困難、或者伴隨病變較多不宜手術的患者、或者不願意接受手術或接受其它方法治療、或術後復發的患者,均可以考慮介入治療。
另外,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現梗阻性黃疸、肝轉移、劇烈腰背部疼痛者也可以考慮。
無論胰頭癌、胰體癌或胰尾癌,無論早期或晚期癌,無論能否手術,無論採用什麼方式手術,都應積極進行包括選擇性動脈灌注化療在內的綜合治療。

胰腺癌介入治療方法

一般狀況好,或患者要求可選用包含吉西他濱的聯合肝動脈化療方案:
吉西他濱1000mg/m2+順鉑60mg/m2;吉西他濱1000mg/m2+奧沙利鉑135mg/m2。
方法:準備事宜同血管造影。灌注方法,胰腺為雙重血管供血,血液分別來自腹腔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應先分別進行此兩血管幹造影了解腫瘤的血供。爾後選擇或超選擇性分別行腹腔動脈分支的胰十二指腸上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分支的胰十二指腸下動脈灌注化療。大都採用一次性能灌注方法。化療藥物可選擇氟尿嘧啶500-700mg、絲裂黴素6-80mg和卡莫司汀125-250mg等,以二聯或三聯用藥效果較滿意,但劑量不要過大,以免刺激正常胰腺而引發胰腺炎。
胰腺癌及其合併症介入治療:
針對原發腫瘤:可以採取敏感藥物經導管直接灌注、氬氦低溫冷凍消融、放射性粒子置入、介入性基因治療、介入性生物治療等。或者與放療等方法聯合,以提高療效。
合併肝內轉移:可以採取經導管灌注聯合肝動脈栓塞或冷凍治療以控制轉移灶。
合併梗阻性黃疸:可以通過膽道穿刺引流、膽管內支架置入成形的辦法解除黃疸。
疼痛程度較重藥物無法控制者:可採用介入神經叢阻滯的辦法,這樣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胰腺癌介入治療現狀

  肝轉移灶富血供者同時適當予以肝動脈(或肝轉移灶供血動脈)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療,用量根據腫瘤大小、血管直徑及患者耐受程度而定,聯合化療者可將化療藥物與碘油混合為乳劑進行栓塞。全身化療失敗可改用腹腔動脈、肝動脈或腸系膜上動脈(視腫瘤供血動脈而定)化療。

介入治療胰腺癌及其併發症的優點:高效低毒,見效快,創傷小。局部藥物濃度較高,殺滅腫瘤組織能力較強,全身毒副作用小,緩解疼痛的周期短,部分病例還可以爭取二期手術。對梗阻性黃疸及肝轉移也能夠同時實施有效治療。

介入治療同其他治療技術相比,也有部分副作用及一定的治療風險,但副作用相對較少,程度較輕。對症處理後能多能很快緩解。

很多胰腺癌患者確診後已經不能手術的治療,針對放化療不是很敏感,還有副作用的產生,中藥的治療是很多晚期患者和老年患者首選的治療方式,中藥是從整體辯證的治療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體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一些中成藥,如人參皂苷Rh2是人參中最具抗癌活性的物質,服用後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放化療期間的聯合使用有增效減毒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