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動力藥

胃動力藥

胃腸推動藥,又稱胃動力藥,是能增加胃腸推進蠕動的一類藥物。臨床用於胃腸脹滿、食管返流、胃輕癱、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放化療病人惡嘔吐的治療。

胃腸推動藥,又稱胃動力藥,是能增加胃腸推進蠕動的一類藥物。臨床用於胃腸脹滿、食管返流、胃輕癱、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放化療病人惡嘔吐的治療。 目前常用的第一、二、三代的胃動力藥有: 1、胃氧氯普胺。如胃復安、滅吐靈、嘔感平、撲息吐。此為第一代胃動力藥,臨床套用歷史最久,自20世紀60年代問世至今已近40年,療效確切。但討厭的是長期使用易出現錐體外系反應,即表現有肌震顫、下肢肌肉抽搐、斜頸等,也可有頭暈、嗜睡、泌乳等不良反應。其它還有便秘、腹瀉、皮疹、溢乳、男性乳房發育等,但較少見,停藥即消失。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老年人應慎用。 2、多潘立酮(嗎丁林、胃得靈、哌雙咪酮):為第二代胃動力藥。我國於1997年投產,現已成為國內最主要的胃動力藥,作用較強。本品易吸收,口服、肌注、靜脈滴注或直腸給藥均可。臨床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輕癱、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返流、噁心嘔吐等。但對術後或由於麻醉或化療引起的嘔吐無效。孕婦及1歲以下嬰兒慎用。副作用有口乾、腹瀉、皮疹。 3、西沙比利(普瑞博思、西沙普雷特):是80年代推出的第三代胃動力藥。可促進全胃腸道包括食管到肛門括約肌的動力。在臨床上比以往的胃動力藥套用更廣泛。對胃食管返流、胃輕癱綜合徵,非潰瘍消化不良,特發性便秘等均有良好的效果。臨床多見腹瀉、腸鳴等消化道反應,減量或停藥後消失。但有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報導,應引起重視。 4、莫沙必利:是新型的第三代胃動力藥,主要用於治療食管返流疾病,慢性胃炎及手術後使用。能增強胃腸運動,但不影響胃酸分泌。無錐體外系和反應和腹瀉等副作用、耐受性好是它的優勢。 5、鹽酸依託必利:是新型其它胃動力藥,由日本比陸製藥研製開發,1995年在日本上市。主要用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其特點是全胃腸道促動力作用,無錐體處系副作和,劑型為分散片,可明顯縮短藥物的起效時間,迅速緩解患者症狀。但該藥尚未進入我國醫院中使用。 以上幾類胃腸動力藥各有千秋,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
中醫藥胃動力藥

 西藥的胃復安、嗎丁啉、普瑞博恩是促胃腸動力藥,其實很多中藥與方劑通過調節胃腸運動,也能使胃腸功能恢復而治癒疾病。

臨床實踐表明,大部分理氣藥都具有促胃腸動力作用,具體表現在分經歸類對某些臟腑有特殊的功能。如入肝膽經的中藥有香附、青皮、橘皮、橘核、鬱金等;入脾經的有蘇梗、木香、柿蒂等;人大腸小腸經的有枳實、積殼、大腹皮、厚朴等。這些理氣藥通過疏肝、利膽,或和胃或厚腸,皆能促進胃腸動力。也有一部分中藥是針對某些疾病性質起到促胃腸動力作用。如溫中散寒的高良姜、廣木梔;清熱的黃連、炒山梔、蒲公英、川楝子;芳香化濕的藿香、佩蘭、白豆蔻;養阻生津的石斛、麥冬等。

祖國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宜降、脾氣宜升,脾胃的升降功徒主宰了胃腸動力的平衡。但脾胃活動還要依賴肝氣的疏泄、膽汁的通降、腎的溫煦、腸腑的傳導,才能維持胃腸動力的正常活動。臨床所見有肝木橫逆脾土,出現腹痛、腹瀉,治宜抑肝扶脾;肝氣犯胃,見兩脅脹痛、噯氣頻作,治當流肝理氣和胃;脾胃陽虛,火不暖土,五更泄瀉,見腹冷腸鳴,應治以溫補脾腎。以人治法也都能達到改善胃腸動力的作用。

當人體遭受外部侵襲,也能引起胃腸動力方面的疾病。這時,只要採取祛除外邪的治療方法,就能恢復胃腸功能。如寒邪阻遏胃陽,胃失和降而引起納呆、腹冷,可用溫中散寒法使寒邪去而胃氣和;熱邪壅滯胃腸,見嘈雜善飢、口臭便難,用清熱降氣通腑法可使熱邪去而胃氣恢復正常;寒濕困脾或濕熱蘊阻均可導致脾失健運,脘腹痞滿,納呆便溏,可用苦溫燥濕法,或理氣健脾法,或辛開苦降法,使寒濕、濕熱之邪得以祛除而脾胃健運得和;若胃、膽、腸等腑出現有形或無形結滯,影響胃腸氣機通暢,用通下法,使“腑以通為用”,結滯除而胃、膽、腸功能得以恢復。

總之,中藥的促胃腸動力作用,並不表現在一藥一方之中,而是根摒臨證的病因病機,確立治則,再遣方用藥,既能清除病邪,調整臟腑陰陽氣機,又能調節胃腸動力功能,才能使病人順利康復。

引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