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虛證

肝血虛證

肝血虛證是肝血不足所產生的病證。以肝血的調節功能失常及相關臟器失養為特徵。肝臟血液虧虛所表現的證候;多見於虛勞、眩暈、不寐、雀盲、月經不調,以及西醫的高血壓、神經官能症等疾病。肝血虛證的治療,以養肝補血為法,常用四物湯、歸芍地黃湯、當歸補血湯。本證以血虛為特徵,肝陰虛以陰虛為特徵,可表現為虛熱之象。⑵ 山梨醇鐵: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應同右鏇糖酐鐵。方藥 補肝湯化裁,當歸、熟地、首烏、阿膠、白芍、元肉,紫河車等。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多見眩暈耳鳴,面白無華;爪甲乾枯脆薄;夜寐多夢;視力減退,甚至雀盲;肢體麻木,關節拘急不利,手足震顫;月經量少,色淡甚則經閉;舌淡苔白,脈弦細。肝血不足則不能上榮頭目,陽氣易升,則頭暈耳鳴;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目失濡養,所以目澀眼花,甚或夜盲;血虛不能上榮於面,故面白無華;爪為筋之餘,肝血不足,不能榮筋,故爪甲乾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無所舍,故夜寐多夢;女子以血為本,肝血不足,血海空虛,沖任失充,可兼見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舌淡苔白,脈弦細,為肝血虛之證。若肝血虛損,血屬陰,故可形成咽乾烘熱,潮熱盜汗的肝陰虛。

審證要點

(1)可有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陰血,或生血不足等導致血虛的病因病理基礎。一般屬慢性病,久病。

(2)有面、舌等顏色淡白,脈細等血虛的主要特徵。

(3)有視物模糊、眼花,或肢體麻木等上述臨床表現,是肝血虛失滋養的表現。

鑑別診斷

1.與心血虛相辨別

兩者均有血虛的臨床表現,從各自的臟腑定位症狀加以鑑別。心血虛可見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心失所養表現。

2.與肝陰虛作辨別

本證以血虛為特徵,肝陰虛以陰虛為特徵,可表現為虛熱之象。具體鑑別如下:

(1)均為慢性久病,有導致肝陰、肝血不足的病理基礎。肝血虛可有失血過多病史。

(2)肝陰虛證全身可有兩顴潮紅等陰虛內熱的證候,有兩目乾澀,視物模糊,或眼花,手足蠕動等症。

(3)肝血虛證重在頭目、肢體失養表現,有面、舌等顏色淡白,脈細等血虛的特徵表現。

治療要點

1.本證以血之不足為要,故治療重在滋補肝血。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佐以補脾健胃之法即可提高本證的療效。

2.本證治療中除用藥物外,採用飲食療法也至關重要,一般動物之肝臟均為治療中的佳品。

辨證施治

以養肝補血為法,常用四物湯、歸芍地黃湯、當歸補血湯。若見肝陰虛證,可選一貫煎等;若見肝風內動,可選補肝散、補肝湯、養血勝風湯之類。

1.陰血虧虛痙證

證候:項背強急,四肢麻木,蠕動無力,時作時止;唇舌乾燥,皮膚乾枯,頭暈目眩,面色不華,小便短少,大便乾結;舌乾紅,苔薄而少津,脈細數。治則:滋陰養血,熄風止痙。主方:四物湯加味。方藥:生地、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麥門冬、阿膠、五味子、麻子仁、龜板、生鱉甲、生牡蠣、雞子黃等。

若陰虛內熱,手足心煩者,加白薇、青蒿、黃連、淡竹葉;抽動不安,心煩失眠者,加山梔子、夜交藤、炒棗仁、生龍骨、生牡蠣。

2.痿證之肝腎虧虛證

證候:起病緩慢,漸見肢體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明顯,腰膝酸軟,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廢,腿脛大肉漸脫;眩暈耳鳴,舌咽乾燥,遺精或遺尿,或婦女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則: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主方:虎潛丸加減。方藥:龜板、黃柏、知母、熟地黃、白芍、鎖陽、陳皮、虎骨、乾薑。

若證見面色無華或萎黃,頭昏心悸,加黃芪、黨參、首烏、龍眼肉、當歸以補氣養血。

3.肝血虛之頭痛眩暈

證候:頭痛隱隱,纏綿不休;頭暈目眩,動則加劇;心悸怔忡,失眠少寐,面色萎黃,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則:益氣養血,補脾生血。主方:八珍湯或歸脾湯加味。方藥:生地、熟地、當歸、川芎、白芍、黨參、茯苓、白朮、甘草、黃芪、遠志、酸棗仁、龍眼肉、大棗。

4.肝血虛之婦科病症

證候:經來量少,不日即淨,色淡紅,質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皮膚不潤,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治則:養血益氣調經。主方:滋血湯加減。方藥:人參、山藥、黃芪、茯苓、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若心悸失眠者,加炒棗仁、夜交藤、合歡皮;納少便溏者,加白朮、山藥、雞內金、陳皮。

預防保健

1.日常保健

肝血虧虛是血虛證的一種,日常的保健也應按照血虛證。飲食方面應該多食用補血補肝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羊肉、花生等,平時也要多食用桑葚、紅棗、桂圓等水果。因血虛容易導致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故在精神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因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使肝血得養,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儘量不超過晚上11點入睡,以養肝血;凡事宜量力而行,不可過度勞累,以免耗氣傷血。肝開竅於目,目久視則傷血,故平時需要注意眼睛的調養,不可過長時間的注視電腦等,需要給眼睛休息一下,注視下綠色的樹等植物。

2.食療保健

(1)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要略》①原料當歸15克,黃芪25克,黨參25克,羊肉500克,大棗5枚,蔥、姜、料酒、味素各適量。②製法羊肉洗淨,當歸、黃芪、黨參、大棗裝入紗布袋內,紮好口,與蔥、姜、鹽、料酒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煨燉,直至羊肉熟爛即可。③服法食肉和湯。可早晚各食一次。④功效養血補虛。⑤適宜人群血虛體質及病後、產後體弱,脘腹冷痛,血虛宮冷崩漏及各種貧血人群。⑥禁忌外感發熱、咽喉腫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銅器燜燉,忌食南瓜。

(2)韭菜木耳炒豬肝①原料豬肝200克,水發木耳30克,韭菜30克,蒜、姜、料酒適量,其他調味料適量即可。②製法把豬肝用水浸泡20分鐘洗淨,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放入料酒、水澱粉上漿;木耳去硬根,洗淨切絲;韭菜擇洗後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鍋中放油燒熱,倒入豬肝迅速滑炒至變色,盛盤備用;鍋中接著放入蒜片、薑片略煸,下入韭菜、木耳翻炒幾下,再放入豬肝、生抽、鹽、糖、胡椒粉再炒片刻,點入少許水,加味素、香油炒勻即可。③功效滋補肝血,溫陽散寒。④適宜人群冷虛證人群,主要表現為腰部以下發冷,以冬天為甚,肌膚粗糙等。

(3)牛肝燉胡蘿蔔①原料牛肝200克,胡蘿蔔200克,蔥、姜適量,其餘調味料適量。②製法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薄片;牛肝用水浸泡20分鐘,洗淨切薄片,用開水焯過。鍋中放油燒熱,下入胡蘿蔔片煸炒至略變軟,倒入沙鍋中,再放入牛肝片,加大料、蔥段、薑片和花椒,添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將肝燉至酥爛,放入鹽、味素調味,撒上香菜末、淋上香油即可。③功效補肝養血明目。④適宜人群肝血虧虛所致面色無華、唇指淡白、兩目乾澀、遠視夜盲等。

治療

西醫

1、 口服鐵劑

1。口服鐵劑

⑴ 硫酸亞鐵 因缺鐵而血紅素合成減少,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游離原卟啉500μg /L(正常200~400μg /L)。

⑵ 富馬酸鐵 0。2 g/次,3次/日。含鐵量較高,奏效較快。

⑶ 枸櫞酸鐵銨 常配成10%溶液內服,10ml/次,3次/日。為三價鐵,不易吸收,但能代替片劑。

⑷ 力蜚能 為鐵配體複合物。

⑸ 速力菲 為琥珀酸亞鐵。

2。注射用鐵劑 有胃腸道疾病或急需增加鐵供應者可選用。

⑴ 右鏇糖酐鐵。

⑵ 山梨醇鐵:肌注局部有疼痛,全身反應同右鏇糖酐鐵。

2、 糾正缺鐵病因

1。防治寄生蟲病,如驅除鉤蟲等。

2。治療慢性胃腸疾患。

3。積極治療慢性失血。

4。給易感人員以預防性鐵劑治療。

中醫

肝血虛證的治療,以養肝補血為法,常用四物湯、歸芍地黃湯、當歸補血湯。若見肝陰虛證,可選一貫煎等;若見肝風內動,可選補肝散、補肝湯、養血勝風湯之類。

方藥 補肝湯化裁,當歸、熟地、首烏、阿膠、白芍、元肉,紫河車等。

飲食保健

肝血虛證肝血虛證

適宜食物:動物肝臟、腎臟;其次是瘦肉、蛋黃、雞、魚、蝦和豆類,綠葉蔬菜,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莧菜、薺菜、黃花菜、番茄等,黑豆,胡蘿蔔,麵筋,金針菜,龍眼肉,蘿蔔乾。

不適宜食物: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儘量少吃,這類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蔥,以及沒有煮爛的各種肉類。不能飲茶,少食鹼性食物如饅頭、蕎麥麵等。不能食用大蒜,牛奶。

食療:

1、三七燉雞,母雞性溫味甘,能溫中補脾、補腎益精;三七性溫味甘,能止血化瘀、消腫定痛,是一種優良的止血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三七有縮短血液凝固時間及使血管收縮的作用。本方具有補脾腎、益氣血、止血消瘀補血美容抗衰老調理月經等作用。

2、紅棗煲水,水開後放紅塘,煮一下,最後放雞蛋就好了。

3、黑木耳+冰糖,蒸著吃。

4、韭菜炒豬肝: 原料:豬肝100g,韭菜50g,洋蔥80g,色拉油1大匙。製作:洗淨豬肝的血液,切成5毫米薄片,先下鍋煮至七成熟,然後與新鮮韭菜、洋蔥同炒,並調好味。

5、龍眼枸杞粥: 原料:龍眼肉、枸杞各15克,黑米、粳米各50克。製作:將龍眼肉、枸杞、黑米、粳米分別洗淨,同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煨煮,至米爛湯稠即可。

預防及護理

預防

改善膳食結構,適當增加動物肝臟、面、魚類食物比例。還應多吃豆類和綠葉蔬菜,這樣可以降低缺鐵性貧血的發生。但既使如此,由於各種原因,仍有很多嬰幼兒及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尤其進入缺鐵潛伏前期的患兒,往往在理化驗測診斷下不能確診為貧血,但其他的一些臨床表現病症已明確提示醫生該患兒已患了貧血。此時,再從改善飲食等方面治療貧血已力不能及,拖延下去可能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及智力發育。此時應該考慮到選用一些藥物,迅速平穩地糾正患兒貧血。因為兒童患貧血症狀原因有多種,所以單純補充鐵劑往往起不到明顯的效果,往往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所以治療缺鐵性貧血,應該先從消除兒童厭食入手,調理脾胃,同時再補充鐵劑,這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護理

肝血虛證肝血虛證

1、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2、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菸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3、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5、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可用黨參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