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

肉鴨

肉鴨於2005年10月1日由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共317頁。《肉鴨》是無公害農產品高效生產技術叢書中的一種,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無公害肉鴨及鴨肉生產概述、無公害標準場舍、鴨場環境控制與無公害產品質量等。

基本信息

飼養管理

肉鴨肉鴨
肉鴨
初生肉雛鴨體溫低,其絨毛保溫性能差,調節體溫的能力弱。體溫常隨環境溫度的下降而下降,並處於“變溫動物”的狀態,低溫(低於25攝氏度)易引起肉雛鴨感冒或因取暖擠壓而造成窒息死亡。肉雛鴨15日齡以後,體溫調節機能才趨於完善,體溫開始恆定。所以,肉雛鴨在育雛期,第一周齡的舍溫應達到30攝氏度以上,然後隨日齡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齡左右,溫度可降至20攝氏度左右,並恆定至出欄。
肉雛鴨的嗉囊和胃容積小,消化道短,每次採食和貯存的飼料有限,消化機能也尚未發育完全,消化能力弱。但是肉雛鴨生長發育快,為促進其生長發育,必須提供高營養和易消化的飼料。由於肉雛鴨消化道小而短(長約60厘米,只有成鴨的40%),所以對饑渴比較敏感,因此飼料需少餵勤添,飲水終日不斷。鴨口叉深,食道寬大,能吞食較大的食團。鴨舌邊緣分布許多小乳頭,這些乳頭與嘴板交錯,起過濾作用,所以鴨能在水中覓食。鴨肌胃發達,內壓高,消化能力強,肌胃內常貯存砂礫幫助消化,飼料中應添加0.5%一1%的砂礫。
肉雛鴨調節採食的能力差,而且貪食,出殼頭幾天如餵得過飽易發生脹嗦,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必須注意少餵勤添。但是3周齡後進入育肥期,則又要採取自由採食、自由飲水的飼餵方式。
鴨屬雜食動物,食譜比較廣,很少有擇食現象。鴨的味覺不發達,對飼料的適口性要求不高,對異物和食物的辨別能力差,常把異物當成飼料吞食,所以必須注意飼料和墊料的衛生,防止發霉變質和異物混人。肉鴨喜食顆粒飼料,不喜食過細和豁性飼料。鴨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食黃色飼料。鴨喜歡在藍色水槽中飲水,喜歡涼水,不願飲比體溫高的水。鴨有喜水性,但商品肉鴨不宜下水游泳,游泳會消耗很多能量,使日增重下降。鴨喜歡乾燥的棲息環境,潮濕的環境不利於冬季保溫和夏季散熱,而且腹部羽毛常因受潮和糞尿污染而腐爛脫落。所以,鴨舍墊料的乾燥和衛生很重要。
肉鴨採食多、飲水多,並有邊食邊飲的習慣,為避免弄髒飲水和浪費飼料,料盆和水盆的距離應在1米以上,中大鴨階段距離應在5米以上,飲水區要求排水良好並遠離墊料。為防止肉鴨嬉水,水盆上應加網罩。
鴨有合群性,喜歡群居且不論日齡大小。但是,為確保肉鴨生長發育的均勻,飼養密度不能過大,每群以400-1000隻為宜。肉鴨3周齡後生長速度加快,所以前期必須提供高蛋白高能量全價飼料,後期粗蛋白雖可低些,但能量必須提高。3周齡以後,因增重快,腿部發育常跟不上,容易發生腿病,應每隔2-3小時把鴨群趕起來走動一下。
肉鴨籠養,是繼圈養、放養之後新興起來的一種高效養鴨法。此法將現行的櫻桃谷鴨、北京鴨等優良肉鴨從雛鴨出殼到出籠上市全過程完全在房舍內籠養。
肉鴨籠養優缺點

籠養肉鴨的缺點


籠養肉鴨由於活動範圍小,肉鴨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自由覓食,因此應注意預防以下3種疾病:
癱瘓籠養肉鴨最易缺鈣磷,造成站立不穩,甚至癱瘓死亡。在飼料中加3%的鈣粉或5%的石膏粉,同時添餵一些螺螄或小沙粒,可預防該病發生。如果有肉鴨染上此病,應立即在飼料中加0.1%維生素D,連餵10天。
維生素缺乏症飼料種類單一時,可導致維生素缺乏症,應適當餵些青綠飼料和螺螄、蚯蚓、蛙類等,同時在飼料中加0.2%-0.3%(症狀明顯時加1%)複合多維素。
鴨瘟雛鴨1日齡-5日齡用0.02%的高錳酸鉀溶液作飲水,平時可在飼料中加入複方敵菌淨、土黴素;每天早上清掃籠底塑膠布接糞板1次,鴨舍外每隔7天用新鮮石灰水消毒1次。鴨子一旦發病,應立即治療,並將病鴨隔離飼養。有人以兔血麥粒治療鴨瘟,效果好,大家不妨一試。方法是:
取適量大麥,在鐵鍋內炒熟,裝在瓦缸或木桶內,宰殺家兔,取血與熱麥粒拌勻,讓染上鴨瘟的病鴨採食,病重不能採食者可人工填餵60粒-100粒。
籠養肉鴨的優點:
鴨舍空間可以充分利用,增加飼養密度,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可採用機械化設備,減輕勞動強度。
飼糧營養完善,採食均勻,出欄時間縮短到60天左右,節省10%左右的飼料成本。籠養完全在人工控制下,受外界應激小,可有效預防一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抗應激飼養技術

應激對肉鴨生長的影響

應激是一種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致使家禽機體平衡紊亂,而內部平衡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光照、溫度、營養、水等。目前,櫻桃谷等肉鴨品種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出肉率高等優點,給生產者帶來很大的收益。在江蘇、安徽一帶,很多養殖戶利用大棚(或室內)平網養鴨,但在這種高密度旱養條件下,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在夏秋之季以溫度、光照、水等影響尤為突出,尤其是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肉鴨生理機能紊亂,採食量下降,輕者生長減慢,抵抗力下降,重者導致啄羽,甚至死亡,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夏秋之季,怎樣能飼養出健康的肉鴨,減輕熱應激具有重要的意義。

應激條件下的飼養技術

1、改善營養
肉鴨採食量隨氣溫升高而下降,所以夏秋季節要調整日糧配方,以保證肉鴨的生長需要。2000年炎夏,筆者在必須胺基酸能夠滿足肉鴨基本需要前提下,降低了日糧中蛋白質水平為14.5%,添加脂肪,2%菜籽油(9868,-2.00,-0.02%)來提高日糧中的能量水平,為1.31MJ/KG,提高纖維素7%含量,同時提高維生素的含量,VA、VD、VC、VE為正常添加量的2倍,肉鴨生長良好,無異常發生。
2、創造舒適的環境
夏秋季節,為了減輕應激,我們在設計房或搭建大棚時,應注意通風,供水方便;大棚養殖要防陽光照射;室內平網養殖,鴨舍四周開通風窗,保證空氣對流,氣溫過高時要加裝風扇;根據平網大小,合理放養肉鴨數量(4-6周齡在5隻/m2)。
3、預防應激
目前大多數養殖戶都是從市場上購買商品飼料飼喂,只能從生產標籤上知道其大概的營養含量,這就要求養殖戶加強對鴨群的觀察,發現啄羽等異常現象要及時採取對策。
(1)對已經發現啄羽的鴨群,在飼料中可添加0.4%的蛋氨酸連餵3天即可;如果鴨把啄的羽毛吃下,可以考慮添加1%生石膏粉,但在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過低,也會出現啄羽現象,應具體分析。斷喙是一種有效措施,但由於會對生長有影響,故一般不用,除非是大批鴨群啄羽。
(2)遇到天氣驟變、高溫、換料等大的變化,應在飼料中添加VC按100mg/kg和50mg/kgVE並用,是減輕應激損害的有效措施。增餵新鮮蔬菜,可以增加肉鴨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入量,也能有效預防肉鴨的啄羽,曾建議4家養殖戶在夏秋季節,肉鴨生長到3周后增餵4%的麥芽或稻穀芽,很好地預防啄羽等應激的發生。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叢書名: 無公害農產品高效生產技術叢書
平裝: 3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10669108, 7810669109
條形碼: 9787810669108
尺寸: 20.8 x 14.6 x 1.2 cm
重量: 299 g

內容簡介

《肉鴨》是無公害農產品高效生產技術叢書中的一種,全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無公害肉鴨及鴨肉生產概述、無公害標準場舍、鴨場環境控制與無公害產品質量、規模化肉鴨場的無公害生產工藝流程、肉鴨的引種與繁殖技術、鴨無公害飼養投入品的使用、鴨場的無公害衛生防疫、鴨無公害標準化飼養與管理、常見疾病的無公害防治、鴨運輸與無公害產品質量保障、無公害鴨肉的生產加工和養鴨場的經營管理等。

目錄

第一章 無公害肉鴨及其產品生產概述
第一節 無公害肉鴨產品的含義
第二節 國內外養鴨業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二章 無公害標準鴨舍
第一節 無公害場址、建築規劃
第二節 鴨舍建築設計
第三節 鴨場無公害生產所需的設施設備

第四節 舊場舍的無公害改造
第三章 鴨場環境控制與無公害產品質量
第一節 肉鴨無公害生產場地環境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肉鴨無公害飲用水衛生要求及防止污染措施
第三節 肉鴨無公害生產空氣環境質量要求
第四節 肉鴨養殖業污染物防治
第五節 鴨場的環境監測
第六節 控制鴨場環境衛生的措施
第四章 肉鴨場無公害生產工藝流程
第一節 生產工藝流程
第二節 規模化養鴨場廢棄物的處理
第五章 肉鴨的引種與繁殖技術
第一節 無公害肉鴨種的選擇與引進
第二節 無公害肉鴨標準化生產的繁殖技術
第三節 肉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的雜交繁育
第六章 肉鴨無公害飼養投入品的使用
第一節 無公害飼料原料
第二節 無公害飼料添加劑
第三節 無公害飼料配製技術
第四節 肉鴨無公害生產中獸藥的使用
第七章 肉鴨場的無公害衛生防疫
第一節 衛生消毒
第二節 肉鴨場的無公害防疫技術
第八章 肉鴨無公害標準化飼養與管理
第一節 雛鴨的無公害飼養管理

第二節 仔鴨的無公害飼養管理
第三節 肉用種鴨的無公害飼養管理
第九章 常見疾病的無公害防治
第一節 病毒性鴨病的無公害防治
第二節 細菌性鴨病的無公害防治
第三節 鴨寄生蟲病的無公害防治
第四節 其他疾病的無公害防治
第十章 活鴨運輸與無公害產品質量保障
第一節 運輸前的準備工作
第二節 運輸
第三節 運輸途中病死鴨的處理

第十一章 鴨加工產品及產品的質量要求
第一節 肉鴨的宰殺與檢驗
第二節 鴨肉的分割與貯存
第三節 無公害鴨肉的質量要求
第四節 鴨肥肝的生產與加工
第十二章 無公害鴨場經營管理
第一節 無公害鴨場的管理
第二節 無公害鴨場的經營
第三節 無公害畜產品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