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帕

職帕

職帕(ZPa),是用來描述現代人職場壓力的一個新詞,以物理學中壓力的單位“帕”來衡量職場的壓力,“職帕”越高,表明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簡介

職帕職帕

“職帕”源於2012年6月智聯招聘聯合北京大學推出的“2012年度中國職場人平衡指數調研報告”。報告推出“平衡指數”概念,分值越低表示平衡程度越低,工作壓力也就越大。

“平衡指數”報告推出的同時,招聘網站為更加形象的描述現代人承受的職場壓力,相應的提出了一個“職帕”的概念,以此來衡量職場壓力的大小,“職帕”越高,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

以壓力的單位“帕”來衡量職場的壓力,既能生動的將職場壓力表現無遺,同時,一個“帕”字更能讓人聯想到職場的各種“怕”,面對種種的“怕”,職場人產生緊張、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在潛意識去逃避這些問題,壓力也就隨之產生。長此以往,當這些不良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職場人就會力不從心,最終形成對於身心的巨大傷害。

壓力之怕

新人眼中的怕
一怕,被站隊——“我只是想多學點東西,在我心裡沒有親疏之分。”
二怕,脾氣暴躁的挑剔上司——“我知道老闆是為我好,可每天挨罵就像活在恐懼中,業績更難出來了。”
三怕,前輩刁難、被排擠被壓制——“我心裡藏不住事,不知道哪天才能熬出頭。”
老闆眼中新人怕
怕不被重用——得不到老闆的信任
怕露怯——專業與工作崗位不匹配
怕被孤立——難以融入新環境

專家觀點

專家表示:現代職場人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複雜且多,如果用數字來形容的話,大概是20年前的5倍。“職帕”的提出其實是為職場人提供一個壓力的自我評估標準。當然:對待職場壓力,需從兩個角度去理解,雖說壓力過大易導致身體和心理疾病,但適當的壓力卻可以使人快速進步,職場人應學會正確認識壓力的兩面性,凡事積極從正面的角度去考慮,完善自身以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此外,應主動尋求一些緩解壓力的辦法,培養一些能夠自我解壓的興趣、愛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網路文化分類

職業分類導航

職業是人們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謀生手段的工作;從社會角度看職業是勞動者獲得的社會角色,勞動者為社會承擔一定的義務和責任,並獲得相應的報酬;從國民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角度來看,職業是指不同性質、不同內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專門勞動崗位。
演員音樂家歌手導演
主持人漫畫家教師醫生
職場記者會計評論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