聵

漢字:聵拼音:kuì注音:ㄎㄨㄟˋ繁體字:聵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形聲簡體部首:耳部首筆畫:6總筆畫:15筆順:橫豎豎橫橫橫豎折橫豎橫豎折撇捺 五筆86:BKHM五筆98:BKHM五行:木UniCode:U+8069四角號碼:15482倉頡:SJLMOGBK編碼:F1F9規範漢字編號:5867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字源演變字源演變

漢字: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形聲

簡體部首:耳

部首筆畫:6

總筆畫:15

筆順:橫豎豎橫橫橫豎折橫豎橫豎折撇捺

五筆86:BKHM

五筆98:BKHM

五行:木

UniCode:U+8069

四角號碼:15482

倉頡:SJLMO

GBK編碼:F1F9

規範漢字編號:5867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聵

聵 kuì

〈動〉

(1) 先天性耳聾。後泛指耳聾 [deaf]

聵,生而聾也。從耳,貴聲。——《說文》

蘄州龐君 安常善醫則聵。——《東坡志林》

聾聵不可使聽。——《國語·晉語四》

(2) 又如:聵眊(耳聾眼花。引申為昏聵)

詞性變化

〈形〉

(1) 昏聵,不明事理 [unknown]

近愚則聵。——皮日休《耳箴》

開聾啟聵。——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聵聵(胡塗無知,不明事理)

聵 形聲。字從耳從貴,貴亦聲。“貴”指“中堅”、“支撐”,引申為“精華”。“耳”與“貴”聯合起來表示“耳聽人語聲”。本義:耳聽人語聲。轉義:耳聽嘈雜聲。轉義的引申義:只能聽到雜音而不能聽清人語聲的半耳聾疾病。說明:人語聲是環境聲響中的精華部分,只有聽懂了這一部分聲音,人才能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和生活。如果聽力機能出了問題,不能聽清人語聲,而只能聽到環境的嘈雜聲,那么他的生存和生活就會遭遇極大困難。文獻中的“聵”字,主要指主觀上不能聽逆耳忠言,而愛聽阿諛獻媚的嘈雜聲;或指一種半耳聾性疾病,患者能聽到環境聲響,但無法聽清人語聲。

聵:病名。系指先天性耳聾的病證。《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韋昭註:“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

漢語字典

[①][kuì]

[《廣韻》五怪切,去怪,疑。]

亦作“瞶3”。“聵1”的繁體字。

(1)生而耳聾者。後泛指耳聾。

(2)昏聵,不明事理。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十卦

[粵語]:kui2

拼音是k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