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眾世界《中國象棋》

聯眾世界《中國象棋》

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 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 輪到走棋的一方,帥(將)雖沒被對方

聯眾世界《中國象棋》聯眾世界《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如: 《楚辭 · 招魂》中有 " 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 。 《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 孟嘗君,說: " 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 " 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 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 11 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 ," 投六箸,行六棋 " ,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 " 塞 " 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 " 格五 " 。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 ,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 561 ~ 578 年在位)制《象經》 ,王褒寫《象戲 · 序 》 ,庚信寫《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 " 琴棋書畫 " 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西洋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 " 大象戲 " 。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 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 " 家澈戶曉 " ,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 " 棋待詔 " 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 " 棋師 " 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 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 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 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956 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1962 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 ── 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由於民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 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湧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

如何玩

自己和對方輪流操作各自棋子儘量吃對方棋子

如何贏

給對方將死

詳細規則、勝負判定方法

一、 認識棋盤和棋子:

1 、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做 " 棋盤 " ,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這些交叉點上。中間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 " 河界 " ,整個棋盤就以 " 河界 " 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兩方將帥坐鎮、畫有 " 米 " 字方格的地方,叫做 " 九宮 " 。

2 、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每組兵種是一樣的,各分為七種:

紅方:帥 (1) 、仕 (2) 、相 (2) 、車 (2) 、馬 (2) 、炮 (2) 、兵 (5)
黑方:將 (1) 、士 (2) 、象 (2) 、車 (2) 、馬 (2) 、炮 (2) 、卒 (5)

其中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分紅棋和黑棋。

二、 走棋和吃子

1 、 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一著。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2 、 各種棋子的走法

· 帥(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 " 九宮 " 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 仕(士):仕(士)是帥(將)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

·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 " 象走田 " 。相(象)的活動範圍限於 " 河界 " 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 " 田 " 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 " 塞象眼 " 。

·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 " 一車十子寒 " 之稱。

·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

·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 " 馬走日 " 。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 " 八面威風 " 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 " 蹩馬腿 " 。

·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3 、 吃子

任何棋子走動時,如果目標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拿出棋盤,再換上自己的棋子(即 " 吃子 " )。只有炮的吃子方式與其他子不同:炮與被吃子之間必須隔一個棋子,進行跳吃,俗稱 " 架炮 " 或 " 炮打隔子 " 。

三、將軍、應將、將死、困斃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 " 將軍 " ,或簡稱 " 將 " 。被 " 將軍 " 的一方必須立即 " 應將 " ,即用自衛的著法去化解被 " 將 " 的狀態。 如果被 " 將軍 " 而無法 " 應將 " ,就算被 " 將死 " 。輪到走棋的一方,帥(將)雖沒被對方 " 軍 " ,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 " 困斃 " 。

四、勝、負、和

1 、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 帥(將)被對方 " 將死 " ,即被對方將軍卻無法應將;

· 被 " 困斃 " ,即雖未被對方將軍,本方卻已無棋可走動;

· 自己宣布認輸。

· 一方長將不變,長將一方算輸。

2 、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 雙方長將不變,符合 " 棋例 " 中 " 不變作和 " 的規定,雙方又不願變著時。

五、時間設定

為適應不同用戶需求,在中國象棋遊戲裡設有時間設定功能
在開始遊戲前,雙方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設定遊戲時間。

第一時限:表示第一個時間限制
第一時限的步數:表示在第一時限內要求走的步數

第二時限:表示第二個時間限制
第二時限的步數:表示在第二時限內要求走的步數

第二時限以後均按第二時限的要求進行。

時限以分鐘表示,從 0--180 分
步數從 0-999

術語介紹

(一)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著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為 " 將軍 " 。

(二)應將:被 " 將軍 " 的一方所採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衛的著法。應將的方法有:

1 、吃掉對方進行 " 將軍 " 的棋子。

2 、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

3 、用自已的棋子置於對方 " 將軍 " 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 " 墊將 " 。

4 、遇到對方炮 " 將軍 " 時,除以上 " 應將 " 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 " 將軍 " 時,還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三)將死:如果被 " 將軍 " 而無法 " 應將 " ,就算 " 將死 " 。

 (四)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或)雖然沒有被 " 將軍 " 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 " 困斃 " 。

 (五)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 " 河界線 " 上時,稱為 " 巡河 " 。

 (七)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 " 河界線 " 上時,稱為 " 騎河 " 。

 (八)中線:棋盤中第 5 條豎線,通常用 " 五 " (紅方)或 "5" (黑方)來代表。

 (九)肋道:棋盤中第 4 , 6 兩條豎線,通常用 " 四 " 、 " 六 " (紅方)或 "4" 、 "6" (黑方)來代表。

 (十)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 " 河界線 " 下面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十一)宮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面的那條橫線,因是 " 九宮 " 的頂線,故得名。

 (十二)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十三)對局:雙方下棋稱 " 對局 " ,弈叫 " 對弈 " 。

 (十四)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 " 開局 " 、 " 中局 " 、 " 殘局 " 三個階段。

 (十五)局面: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布的狀態。通常包括 " 先手 " 、 " 後手 " 、 " 優勢 " 、 " 平穩 " 、 " 對攻 " 、 " 複雜 " 、 " 均勢 " 等等。

 (十六)起著:開局第一著。

 (十七)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 " 勝勢 " 。

 (十八)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占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占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 " 勝定 " 。

 (十九)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著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 " 絕殺 " 。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 " 羊角士 " 、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二十二)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稱 " 單缺士(仕) " 。

 (二十三)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閒著: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著法,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二十五)空著:毫無作用的一著棋,容易貽誤戰機,導致輸棋。

聯眾遊戲功能詳述

聯眾新版大廳中的中國象棋開發出全新的 " 財富 " 功能,除了界面的美觀與方便上有長足的提高外,還配合財富值功能,推出了全新的 " 競猜功能 " 。

會員用戶只要在界面中點擊 " 競猜 " 按鈕,就可以進入聯眾象棋的 " 競猜程式 " ,雙方可以根據各自的意願,壓相應數量的財富值。等級較低的聯眾會員,可以向等級較高的聯眾會員用戶支付一定數量的財富值,作為指導費用,來邀請對方和自己對弈。等級水平相似的會員用戶,也可以以手中的財富值作為彩頭,捉對廝殺。

競猜

客戶端的競猜財富點分為下棋者和旁觀者,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一、 下棋者

1 、 競猜流程及功能

用戶按下 " 競猜 " 按鈕,彈出如下對話框:

聯眾世界《中國象棋》聯眾世界《中國象棋》

· 鍵入雙方選手競猜額(須不大於該用戶總財富點),按 " 確定 " 鍵,等待對方確認。對方選手也可在 " 競猜 " 框彈出後修改競猜額,按 " 確定 " 鍵。競猜額均被雙方認可後,按 " 同意 " 鍵,否則按 " 不同意 " 鍵,繼續修改。

· 選手可以查詢本盤棋以前的總的競猜記錄。

· 系統會自動顯示給用戶競猜額,收回多少財富點,淨輸贏是多少財富點,當前的稅率。

2 、注意事項:

· 財富點在遊戲開始前和遊戲開始後都可進行競猜,區別在於前者指的是將於下盤棋參與競猜,後者則是在本盤棋競猜。

· 下棋者可以追加競猜額(財富點)。

· 競猜方式(是否選擇有償指導方式)一旦確定不可以修改。若選擇了有償指導方式,一方的競猜額必須是 0 ,且不論被指導者輸贏,系統會自動將相應財富點轉給指導者;若指導者逃跑,系統會自動返還相應財富點。

· 競猜額(財富點)自動在競猜局的下一盤棋失效。

· 若雖鍵入競猜額,但沒有下該局棋,系統會自動退回競猜額(財富點)。

3 、 競猜結果計算:

對弈中贏方得到雙方的競猜額。

若和棋競猜無效,系統自動返還對弈雙方的競猜額。

二、旁觀者

1 、 競猜流程及功能

旁觀者參與競猜,彈出如下對話框:

· 旁觀者可以競猜該盤棋中任何一方的贏及雙方和棋,鍵入競猜額(須不大於該用戶總財富點),並且可以追加投注

· 競猜者可查詢本局競猜記錄(總的競猜額和競猜人數、下棋選手的競猜記錄),以前的競猜記錄。

· 系統會自動顯示給用戶競猜額,收回多少財富點,淨輸贏是多少財富點,當前的稅率。

2 、競猜結果計算:

· 只有一個旁觀者參與競猜時,競猜不成功,系統自動返還其相應財富點。

· 多個旁觀者參與競猜時,

猜對者: (( 總的競猜額 / 猜贏方的總的競猜額 )· 某人競猜額-某人競猜額 )·(1 -稅率 )+ 某人競猜額

猜錯者:系統自動扣除其競猜額。

和棋: (( 總的競猜額 / 猜和棋的總的競猜額 )· 某人競猜額-某人競猜額 )·(1- 稅率 )+ 某人競猜額

若所有參與競猜者都未猜對,系統將返還所有參與競猜者的競猜額。

遊戲等級

為了準確、快速、方便地反映產聯眾中國象棋玩家的實力水平,規範聯眾比賽,擬採用等級分制度。等級分是棋手真實水平的數學的量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棋手的實力水平。實施方案如下:

1.  等級分和對應稱號

特級大師  >= 2600
一級大師  >= 2400
二級大師  >= 2200
三級大師  >= 2000
一級棋士  >= 1800
二級棋士  >= 1700
三級棋士  >= 1600
四級棋士  >= 1500
五級棋士  >= 1400 ,新手預設分數
六級棋士  >= 1300
七級棋士  >= 1200
八級棋士  >= 1100
九級棋士  =2800 K=8

6.  有級別和無級別的人下棋的分數算法 :
有級別的人: Rn=Ro+Rd·(n/20)·(2/3)
無級別的人: Rn=Ro+Rd·(41-n)/20
其中:
n :無級別的人下過棋的有效盤數
Rd : =K·(W-We)  按正常兩人都有等級分算出的等級分變化值
由上面的公式看出:
有級別的和無級別的人下棋,分數不會超過正常變化的 2/3 ,並且無級別的人下棋的盤數越少,對有級別的人的影響越小。無級別的人下棋分數變化開始會比較大,隨著下棋盤數的增多,分數趨近真實水平時,分數的變化也趨近正常值。

7.  無級別的人之間下棋既不計分也不計盤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