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

截至2004年3月,中國已與42個國家簽訂了6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並加入了20餘項涉及國際司法合作的多邊國際公約。 2004年5月,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第13屆會議在維也納國際中心召開,來自15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約600名代表出席會議。 截至2004年3月,中國已與42個國家簽訂了6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並加入了20餘項涉及國際司法合作的多邊國際公約。

簡介

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U.N.CommissiononCrimePreventionandCriminalJustice--CCPCJ)是根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1992年2月6日通過的1992年1號決議於1992年4月21日在維也納聯合國會議中心正式成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閉會期間,日常業務由設在維也納的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處負責處理。

工作

該委員會的職能和主要活動是:在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領域向聯合國提供政策指導;促進、監測和審查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方案的執行;促進並協調區域和區域間的研究活動;動員成員國支持聯合國預防犯罪和事司法方案;籌備預防犯罪大會並審議大會提交的工作方案。

組成

該委員會成員國由經社理事會根據公平地域分配原則選舉產生,任期三年,每年舉行一次年會。有成員40名。
1997年11月,聯合國成立了聯合國毒品控制犯罪預防辦公室,該委員會成為辦公室的一個組成部分。

動態

截至2004年3月,中國已與42個國家簽訂了6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並加入了20餘項涉及國際司法合作的多邊國際公約。此外,中國還簽署、批准了11項關於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公約
2004年5月,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第13屆會議在維也納國際中心召開,來自15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約600名代表出席會議。打擊跨國犯罪、反恐、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標準等是本屆會議的主要議題。

中國與本委員會

出席聯合國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員會第13屆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法務部副部長吳愛英11日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言時強調,中國政府歷來重視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工作,始終把這兩個方面作為國家發展和社會管理戰略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吳愛英介紹說,中國政府注意動員全社會力量,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行政、法律和教育等多種手段,實施對犯罪的預防。對犯罪的依法懲罰也是預防犯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中國現行的刑事司法政策也注意把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
關於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領域的國際合作,吳愛英指出,中國政府一貫重視通過國際合作打擊跨國犯罪,並為建立儘可能廣泛的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機製做出了巨大努力。截至2004年3月,中國已與42個國家簽訂了66項司法協助條約和引渡條約,並加入了20餘項涉及國際司法合作的多邊國際公約。此外,中國還簽署、批准了11項關於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公約。
吳愛英表示,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中國願加強與各國在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維護中國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承擔應盡的責任,做出不懈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