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托羅繆之夜

聖巴托羅繆之夜

聖巴托洛繆大屠殺(法文為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是法國天主教暴徒對國內新教徒雨格諾派的恐怖暴行,開始於1572年8月24日,並持續了幾個月。由於雨格諾派的不妥協的強硬態度,使該事件成為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 1572年8月24日凌晨,巴黎數萬名天主教民夥同警察士兵對城內的胡格諾教徒進行血腥的大屠殺,他們根據事先畫在胡格諾教徒居所門前的白十字記號闖進屋去,把多數還濃睡未醒的人盡行殺戮,然後將屍體拋進塞納河中。 包括科利尼上將在內的高官貴族都被處死,連查理九世的妹夫亨利及孔德親王都被迫改宗天主教。繼巴黎大屠殺之後,許多其他法國城鎮也發生了屠殺胡格諾教徒的事件。由此又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 直到1598 年南特赦令頒布後才告停息。 這是巴黎史上最血腥的一夜。

基本信息

介紹

聖巴托羅繆之夜聖巴托羅繆之夜

聖巴托羅繆之夜(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1572年8月24日晚12點)聖巴托羅繆是法國的狂歡節,時間是每年的8月25日。由於此次天主教對胡格諾教徒的屠殺發生在聖巴托羅繆節的前夜,故稱聖巴托羅繆之夜。Massacre是大屠殺的意思,而“夜”在中國含有“黑暗、殘酷”的意味,故中譯將“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聖巴托羅繆節大屠殺)譯為“聖巴托羅繆之夜”。

事件起因

1572年,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和美第奇家族的凱薩琳的美麗的女兒瑪戈年方18,被母親-瓦盧瓦王室真正的掌權者,嫁給了19歲的納瓦拉的亨利(即後來法國的亨利四世)

這個亨利說起來還是瑪戈的雙料表兄,首先亨利二世的父親弗朗西斯一世(就是瑪戈的祖父)的親妹妹是納瓦拉的亨利的外婆,並且亨利所屬的波旁家族和瓦路瓦王室同出於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瑪歌的父親亨利二世是個美男子,他的妻子凱薩琳相貌平平,他們四個兒子都是孱弱醜陋,並且短命,據說這四個兒子有一種遺傳怪病,就是流血汗。但是他們的女兒都艷名遠播。瑪戈很漂亮甚至比他的姐姐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王后伊莉莎白更美,伊莉莎白本來是王太子卡爾洛的未婚妻但是被公公腓力二世(也是英格蘭血腥瑪麗的丈夫)娶來為王后,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爾》就是說的這回事。

婚禮定於八月在巴黎舉行,這個婚禮對於當時得法國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在德國的宗教改革運動傳到了法國,當時執政的弗朗西斯一世是個思想相當開放的君主,當時已經可以控制天主教會。剛開始對這個運動還是比較寬容,但是後來由於新教徒把反對天主教的傳單貼到了王宮,惹火了這位國王,認為這些人危害了國家統一,於是大肆殺戮了新教徒,鎮壓反對天主教的運動。等到1559年,亨利二世死後法國的宗教改革基本成形,於是法國的新教稱為胡格諾教.這時弗朗西斯二世為法國國王,他是亨利二世和凱薩琳的長子,繼位時年僅十五歲.他的未婚妻是蘇格蘭的瑪麗·斯徒亞特(後來被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殺死),年輕而孱弱的君主,他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大貴族自是不肯乖乖就範,於是最有實力的三個家族相互角逐,覬覦統治法蘭西的權利,他們分別是吉斯家族,位於法國西部的大貴族,位於法國和西班牙間的法國南部地區的波旁家族,位於法國中部的 Montmorency-Chatillons . 在這三個家族中,吉斯家族勢力最為強大的而且是極其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們逐漸控制了年輕的弗朗西斯二世,從而成為法國真正的統治者。

其餘兩個家族雖然也有人信天主教,但是由於政治原因支持胡格諾教派,尤其是納瓦拉的亨利的媽媽珍妮.亞爾培。而她的丈夫——亨利的父親納瓦拉國王,法國國王的將軍則是個天主教徒。據說珍妮信新教起初並不完全是政治的原因,因為亨利的爸爸長期不在那瓦拉,所以有很多"天主教的"情婦,於是珍妮向負心的丈夫及宮廷里一切妨礙她的人挑戰而改信新教.珍妮是個自負的女人,認為自己出身高貴,是弗朗西斯一世的親外甥女,而凱薩琳·美第奇不過是義大利商人的後代,因此實際上心裡很鄙視她。

實際上就算是那兩個家族的很多主要領導者是胡格諾教,全法國的的胡格諾教教徒不過只占不到百分之十.但是由於他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對於吉斯家族來說這兩個家族實在是不可小覷的敵人.所以說這幾個家族間的矛盾純粹是政治上的競賽所引起的,而外在表現為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會的衝突.

弗朗西斯二世是個短命鬼,繼位一年就死了,年僅十六歲,而後凱薩琳的第二個兒子繼位這就是查理九世,是年十歲,這時凱薩琳開始攝政.這個傢伙小時候倒還健康可愛,樣子也不錯,但是後來很是肥胖,凱薩琳太后頗為討厭這個面目可憎,軟弱無能的兒子,而比較鍾愛三子亨利.瓦

盧瓦,他就是後來的波蘭國王和法蘭西國王亨利三世。

雖然凱薩琳是個相貌平庸的女人但是卻是一個聰明和鐵腕的政治家。她知道吉斯家族強大的勢力對她和他的兒子絕對是個威脅,於是她在政治上開始扶持其他的兩個家族用以和吉斯家抗衡,但是由於那兩個家族和胡格諾教已經融為一體,所以客觀上支持了它的發展,所以胡格諾教派在那時期得到迅速壯大。但是凱薩琳本人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不想讓任何一個貴族控制國家,更不想要法國成為一個新教國家。於是經過一番鬥爭,凱薩琳還是決定了幫助吉斯家族打擊新教徒,她先是協助他們刺傷了海軍上將科利尼(重要的新教領袖之一)在這之前,她已經毒死了珍妮,並使這個謀殺看起來像珍妮死於肺病,並且協助吉斯家族策劃了以天主教的瑪戈同新教的納瓦拉的亨利婚禮為誘餌來消滅前來參加婚禮的新教首領及各地的新教教眾,這就是著名的聖巴托羅繆之夜屠殺。

事件經過

8月18日婚禮舉行,從那天開始全巴黎的人開始慶祝婚禮,無論天主教徒還是全國各地趕來的新教徒,無論宮廷,貴族,還是老百姓,全城狂歡,大家受到一場隆重的婚禮影響都幾乎陷入癲狂,並且新教徒們想,這樣的結合可能會使新教合法化,所以格外的興奮,無數其他的方的新教徒都趕到巴黎參加這場婚禮,22日海軍上將科利尼遇刺的訊息傳出,這無疑給人們脆弱而興奮的神經重重一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互相憎恨漫罵,23日,情勢似乎對天主教徒很不利,新教徒群情激昂,發誓要找到刺殺科利尼的兇手及策劃者。這時,兇手,即吉斯的手下被逮捕,法院開始審判,國王也發出狠話,有罪的人決不輕饒,所以亨利.吉斯(瑪戈的情人之一)帶著他的人暫時離開巴黎,一切好像對凱薩琳來說好像很糟糕。然而她沉穩而自信,她先允許他的兒子查理九世派遣新教士兵把守海軍上將科利尼的官邸,並且派新教徒們的新王后瑪戈去探望病情。這時的瑪戈從心眼裡是同情新教徒的,在她看來新教徒們雖然粗魯,但是他們現在沒有防備,象羊羔一樣,而且他們還有良心。在此期間凱薩琳秘密接見安茹公爵,也就是亨利.瓦盧瓦(查理九世的弟弟,她的寶貝兒子)、大批法國貴族、還有一些義大利貴族,最後連同他們脅迫查理九世同意處死科利尼。

於是在24日凌晨,亨利.吉斯帶人悄悄返回巴黎。他首先來到科利尼家,當即派人殺死了科利尼,於是以教堂的鐘聲為信號,全城的武裝天主教徒保衛團出動了——這事先都是準備好的,他們帶著白臂章和畫有白十字的帽子,向尚在熟睡的胡格諾教徒們發動了襲擊。當夜巴黎血流成河,死掉的胡格諾教徒的數量是有爭議的.各個立場得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數字,有人說當晚死了2000,有的說3000,還有說6000的.以後的幾周,這種屠殺擴散到法國各地,死亡人數一般來說歷史學家們認為是70,000人.這次大屠殺之後,法國陷入了分崩離析的狀態,上升中的王權遭到了削弱。新教徒怎么會善罷甘休,那瓦拉的亨利不僅逃過一劫,不久還逃回了納瓦拉的領地建立自己的政權和中央對抗。從而導致了法國第二次宗教戰爭.。

事件後續

按照大多數歐洲史書的描述,最開始查理九世和皇太后都是真心想把女兒嫁給納瓦拉的亨利的。但後來發生了一些事:

1、新教首領科利尼唆使查理九世對西班牙開戰,這與皇太后穩定國內的政策是矛盾的;

2、科利尼對查理九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是皇太后無法容忍的。

這兩個個條件加到一塊,使皇太后認為法國朝政有可能落到新教徒手中,而他們的政策將會導致災難。皇后的三兒子安茹公爵以及吉斯公爵利用了這一點,使得皇太后倒向他們一邊,但說服查理九世還是一個問題,於是他們傾向於刺殺科利尼。

但是,這次刺殺失敗了,科利尼只受了重傷,巴黎的新教徒很不滿,開始騷動,納瓦拉的亨利也探望了科利尼並會見查理九世,後者聲稱一定要查處兇手。

這時皇太后秘密告訴國王,她就是那個兇手,而且現在新教徒已經蠢蠢欲動,如果不先下手為強,新教徒會在巴黎發動叛亂。在這種情況下,懦弱、無主見的查理九世崩潰了,下達了屠殺新教徒的命令,而實際執行屠殺的是吉斯公爵、安茹公爵以及他們手下的天主教極端分子。

納瓦拉的亨利與瑪戈的婚禮事先就是一個圈套的說法現在看來是不太可靠的。

這次屠殺全法國大約有五萬新教徒被殺,幾乎所有的新教徒領袖都遇難,只有納瓦拉的亨利以及孔代親王因為宣布改信天主教而躲過一劫。但是新教下層民眾沒有屈服,他們據守拉羅舍爾,天主教軍久攻不下。

後來納瓦拉的亨利以及孔代親王都逃出巴黎,於是宗教戰爭再度爆發,查理九世病死後,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天主教一方分為三派:

國王亨利三世一派,天主教極端派吉斯公爵一派,天主教溫和派阿朗松公爵(也是國王的弟弟)一派, 再加上納瓦拉的亨利帶領的胡格諾教徒,於是又是一場混戰。

伏爾泰

伏爾泰激烈的發表抨擊天主教,認為天主教虛偽、愚昧、庸俗、罪惡。他養了一隻猴子,並給猴子帶上神父的帽子,沒有一天不捉弄它,捏它,用針戳它鼻子,甚至賞它一頓皮鞭。

伏爾泰一直在大笑,別人問他要笑到什麼時候?他說:笑到死。一年之中他都在笑,但是只有一天不笑,那就是聖巴托羅繆之夜。只一天他不僅不笑,還痛哭流涕,甚至口吐白沫在地上抽搐。

伏爾泰處處跟天主教作對,他曾經為以為一位被法國法院殘害致死的新教徒卡拉鳴不平,並最終迫使法國政府為卡拉平反。在一片文章中說出了他最為人知的名言Ecrasez L’infame(踩死敗類)。這“敗類”究竟何指,歷來爭論不休,有的說指新教,有的說天主教,有的說一切宗教狂熱者。

為紀念聖巴托羅繆之夜大屠殺200 周年,他還寫了《1772 年 8 月 24 日之詩》,抨擊宗教狂熱給新教徒帶來的災難。

屠殺擴展到全國

從8月到10月,看似自發的屠殺雨格諾派教徒的行動擴散到其他的城鎮。土魯斯,波爾多,里昂,Bourges,魯昂,和奧爾良都被波及,死難者估計有10萬。歷史學家通常認為是7萬,死難者中包括作曲家Claude Goudimel。

當時報導死難者的屍體堆積在河裡長達數月,以至於沒人敢吃河裡的魚。

在巴黎,詩歌和音樂學院的創始人,詩人Jean-Antoine de Baïf 寫下了極度讚美這次殺戮的十四行詩。聖巴托洛繆大屠殺不是法國宗教戰爭史上的第一次屠殺的,同時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梵蒂岡態度

教皇額我略十三世對此的非常高興:所有羅馬的鐘都為感謝主的恩典而敲響,一種特別的紀念幣為此而鍛造,他還委任Giorgio Vasari繪製了一幅壁畫來慶祝這次屠殺。

啟發情報界

當時英國駐法大使弗倫西斯·沃辛海爵士從使館的視窗目睹了聖巴托羅繆之夜的慘狀。這位畢業於間諜學校的外交官以他的職業目光來看待這一事件,在事後給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信中,他認為胡格諾教徒吃虧就吃在情報混亂上,他們儘管在對方安插了不少間諜,但互不通氣, 更談不上配合行動,所以落得個引頸就戮的下場。他得出的教訓是必須建立一個協調情報工作的中心機構。有意思的是,後來他被女王任命為英國諜報機關的負責人。

沃辛海爵士的看法不無道理, 然而聖巴托羅繆之夜很可能是臨時在深宮中決定的, 對此間諜們也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因為太后將女兒許配給異教徒亨利·波旁並不是借舉行婚禮之機來捕殺胡格諾教徒,而是為了利用胡格諾教徒來抗衡吉斯家族。可是到婚禮前後,胡格諾派在巴黎和王宮中的影響急劇上升, 科利尼上將甚至快要左右查理九世了, 加上他們在巴黎公開招兵買馬去援助尼德蘭人, 這一切遂使太后改變初衷,動了殺心。而且有材料說,查理九世是在母后的高壓下,直到事發前一天才同意這次屠殺的。怪不得胡格諾教徒對來到身後的死神毫無察覺。還有一種解釋, 那就是科利尼等人在過去10年內多次挫敗對手在戰場上的進攻和密室里的陰謀, 加上婚禮前後他們在巴黎的實力地位與影響空前提高, 故而放鬆了警惕, 以為敵人不敢貿然行動,結果上當。這種說法也有它的道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