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功中學

民國三年甲申(1914年六月),當時天津率先開始大興創辦學校之風,但所辦公立私立學校大多設在中國地界,而私人出資在租界裡辦學的還很少。夏景如先生為普及教育提出在租界設立學校在天津法租界(今和平區)義慶里租校舍招生開學。定名為“聖功學堂”,又名“聖功女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歷史

天津市新華中學始建於1914年,初創時名為“聖功學堂”天津市新華中學始建於1914年,初創時名為“聖功學堂”

民國三年甲申(1914年六月),當時天津率先開始大興創辦學校之風,但所辦公立私立學校大多設在中國地界,而私人出資在租界裡辦學的還很少。夏景如先生為普及教育提出在租界設立學校。此主張得到天主教會神甫李魯宜、楊仁址與教友陳盡仁、英實夫等大力支持,並各自拿出錢財作為辦學的費用,初推英(實夫之妻)夫人懷清擔任校長。在天津法租界(今和平區)義慶里租校舍招生開學。定名為“聖功學堂”,又名“聖功女學校”。

“聖功”兩字出自<易經>,“蒙卦第四:蒙以養正,聖功也。”這是一座天主教會女子學校,創始人中以天主教愛國人士為主。校訓為:“溫,良,恭,儉”。

1915年,夏景如成為聖功女學校首任校長。1941年,學校在馬場道陶園(現新華中學校址)建設聖功樓,中學部隨即遷入,而國小部遷回天津法租界,改名為和平區勸業場國小

1978年,改名後的新華中學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校,現系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1994年,被列入《中國名校大全》。

校名沿革

新華中學至今已有95年的歷史。初創時,名為“聖功學堂”,後易名為“聖功女中”。1952年12月,聖功女中改為市立天津師範學院女附中。1956年,改名天津師範學院附中,開始實行男女混合招生。1958年後,先後改名為天津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天津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河北大學附屬中學。1973年易名為“天津市新華中學”。

台灣建校

1963年,聖功女中在台復校,地址位於台南市北區,天津聖功女中校長夏景如以台南市私立天主教聖功女子高級中學

聖功女中聖功女中

之名復校,恢復建制,1967年更名為"私立聖功女子中學",1979年更名為台灣省台南市私立聖功女子高級中學。新華中學校長曾兩次訪問該校,海峽兩岸兩“聖功”交流頻繁。

新校概況

新華中學是一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的公立中學,座落在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99號,是天津市所直屬市級重點中學之一,是傳統“市五所”之一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5月2日是新華中學的校慶日,逢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現任校長於異。

天津市新華中學位於天津市河西區馬場道99號,占地4萬平方米,以新華中學為依託的民辦校—華寧中學位於河西區瓊州道111號,占地9畝。新華中學與華寧中學共有9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100人。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夏景如

第二任校長:李仲武

第三任校長:德玉珍

第四任校長:范恩鯤

第五任校長:張春華

第六任校長:陳兆雄

第七任校長:王樂人

第八任校長:米春生

第九任校長:張之鑫

知名校友

鄭汝銓——現任天津基督教女青年會名譽總幹事,市政協委員,市婦聯名譽執委,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名譽主席。首屆聖功學生。著名愛國宗教人士、社會活動家、教育家、慈善家、與中國話劇同齡的話劇演員。曾長期擔任天津、南京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等職務。

英木蘭修女——現為天主教會北京教區教務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出身於天主教世家的英氏家族。

伍小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教授、著名數力專家,55屆畢業生。

寇紀淞——1965屆高中畢業生,在校期間曾獲天津市數學競賽一等獎。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副校

長, 天大天財公司董事長。

楊希——中國女排勇奪五連冠的主攻手。

吳奇——67屆高中畢業生,曾任天津中醫附院內科醫生,1988年舊金山中醫針灸學院教授,現任美國世界傳統醫學聯盟主席,舊金山天津海外聯誼會會長。

高懷忠——66屆高中畢業生。2001年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事會主席。

王素卿——68屆高中畢業生。現任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管理司司長,全國註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主任,全國註冊結構工程師管理委員會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