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景

耶律景

耶律璟(931—970),遼穆宗,曾經改名為明,小字述律,是太宗的長子,母為靖安皇后蕭氏。即位前封壽安王。天祿五年(951年)世宗被察割等人所殺,時璟隨征在軍中,誅察割,即帝位,成為大遼第四任皇帝。耶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遼朝政治的黑暗時期。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為近侍小哥等人所殺,附葬懷陵,諡號孝安正敬皇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耶律璟
廟號:遼穆宗
性別:男
所屬年代:宋遼時代
民族:契丹族
生卒年:931年9月19日(八月庚申)—969年3月12日(二月己巳)
愛好:打獵喝酒睡覺
世宗被察割殺死之後,在951年(天祿五年)的九月,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兒子、壽安王耶律璟即位,這就是遼穆宗。這樣,皇位又一次到了遼太宗一支。
耶律璟(931~969年),耶律德光的長子。天祿五年(951年)九月,遼世宗耶律阮被害後,耶律璟趁機鎮壓叛亂,奪取帝位,成為大遼第四任皇帝。耶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死後廟號為穆宗孝安敬正天順帝(依契丹國志)

不穩的帝位

遼穆宗雖然登上了皇位,但他的寶座並不穩定,和他的父親一樣面臨著眾多兄弟的爭奪。在皇位繼承方面,雖然在西周時期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制,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秦朝的秦二世,後來唐朝的唐太宗,還有清朝的在位皇帝自選接班人的制度,都沒有嚴格執行嫡長子制度,是自然爭奪選擇和自主的選擇,以免殘殺。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遼穆宗和一般的皇帝一樣,對異己力量進行了排斥。原來和遼世宗關係近的大臣,或者罷官,或者不再重用。比如耶律頹顯,本來對他繼承皇位立下了大功,遼穆宗也許諾他給本部大王之位,但因為耶律頹顯老是念念不忘遼世宗對他的恩情,所以,穆宗很不高興,給他大王的許諾也就束之高閣了。對於敢公開反對他,進行謀叛的人,穆宗也毫不手軟地鎮壓。在公元952年的六月,穆宗即位不足一年,擔任政事令的國舅肖眉古得和宣政殿學士李澣商議投奔後周,李澣給在後周做官的哥哥李濤寫信,說契丹的君主不好,只知道喝酒遊獵,沒有大志向,建議後周用兵。最後事情泄露,肖眉古得被殺,李澣被處以杖刑。事情剛剛平息,在七月,遼世宗的弟弟耶律婁國又想自立為帝,被穆宗絞殺,同謀耶律敵獵被凌遲處死。此後謀反事情不斷,使得穆宗疲於應付:953年的十月,李胡的兒子耶律宛也來爭奪皇位,還涉及到了自己的弟弟,連原來世宗的重臣耶律安搏也牽連在內,結果,安搏死於監獄中,其他人被處死,而弟弟和耶律宛卻被釋放了。這和他的父親遼太宗懲罰反叛的兄弟一樣,沒有像漢族兄弟間的爭奪基本都是殘殺為結果的。959年十一月,四弟弟敵烈主謀反叛,被平息後,和上次一樣,其他人被殺,敵烈卻被釋放了。為了警示眾人,穆宗還專門進行大規模的祭祀天地祖先。960年的七月,政事令耶律壽遠和太保肖阿不等人謀反,最後都被處死。不久,十月又發生李胡兒子耶律喜隱的叛亂。穆宗將李胡父子都抓進了監獄。除了鎮壓之外,穆宗還禁止大臣們隨便議論朝政。許多大臣就是因為議論朝政而被貶官、罷官的。穆宗雖然將這些叛亂都平息了,但無法從根本上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最後一次的謀叛他沒有能制止,結果在他被殺後,世宗的次子耶律賢便取得了皇位,政權又一次轉到了耶律倍的一支,而且一直傳到了遼末年。

敗於後周

遼穆宗在位時,南面的政權是後周,這是五代中最有勢力的一個王朝,後周的改革使各方面的實力大增。而周世宗更是五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而穆宗的內部卻很不穩定,不用說反叛不斷,他本人也是個喜歡喝酒、打獵、遊玩的皇帝,沒有什麼大作為。這樣的兩國交戰,勝負自然就很明顯了。

高平之戰

954年的二月,周世宗剛剛即位,北漢的劉崇便想趁機進攻,覺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間必定不會出兵,於是要求遼派兵相助。穆宗派耶律敵魯去助劉崇,又讓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出兵一起攻打後周。周世宗不顧馮道的阻攔,決意親征。三月,兩軍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了激戰。楊袞見後周軍隊軍紀嚴明,提醒劉崇不要輕敵,但劉崇卻根本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楊袞氣得領兵閃到一旁觀戰。開始時後漢軍隊占了些便宜,但在周世宗和後周大將趙匡胤的督率下,後周軍反敗為勝,將後漢軍徹底擊潰。後周軍隊乘勝緊追,幾乎將劉崇全殲。楊袞因為沒有參戰,領兵返回遼國。

三關之敗

959年四月,周世宗在徵發南唐大勝之後,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國力驟增。他趁穆宗朝遼國勢力下降的有利時機,領兵大舉北伐,取得了三關的勝利。三關即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境內)、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和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周世宗命韓通從滄州經水道進入了遼國境內,結果契丹刺史王洪進投降。然後,韓通和趙匡胤等將領領兵水陸並進,先後拿下三關,幾乎都是接受遼國守將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周世宗能夠在短期內取得大的勝利,主要是兩方面的實力對比所致,一個皇帝昏庸,一個皇帝英勇,而穆宗又認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漢族之地,現在他們拿回去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但周世宗由於多年勞累過度,病死於軍營中,後周由此退兵,穆宗也返回上京。以後的戰爭就是遼和北宋的了。趙匡胤在統一南北的問題上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結果喪失了良機,等他平定南方之後,再回頭想統一北方時,遼已經不再是原來穆宗時的弱勢了,反而對宋構成了威脅。

殘暴睡王

遼穆宗在平定叛亂穩定政權之後,覺得帝位已無後顧之憂,於是更加放縱。晚上喝酒作樂,直到第二天早晨,然後白天就大睡其覺,政事便放在了腦後。因此得了個“睡王”的稱號。穆宗的遊獵不分季節,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遊獵。在遊獵的時候也不忘喝酒,大概是吃野味下酒更有風味吧,而且“睡王”的興致極高,每次遊獵喝酒都要長達七晝夜才肯結束。

嗜殺成性

喝了酒,穆宗的脾氣沒有見好,反而更壞了,動不動就找茬殺人,視人命如草芥。晚年時就更殘暴了,左右侍從稍有過錯,就被他親手殺死,弄得侍從們整天提心弔膽。大臣們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據說穆宗殺人是聽信了女巫肖古的話,為了取人膽造延年益壽的仙藥,據《遼史》記載,“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藥方,當用男子膽和之。不數年,殺人甚多。”為了長生不老,耶律璟竟然聽信女巫之言,專殺男人取膽做藥引子。他統治期間,契丹貴族奪權活動頻繁,社會秩序極不穩定。除了喝酒、睡覺、遊獵外,耶律璟最大的愛好就是殺人。耶律璟的荒唐、愚昧、昏庸、殘忍,由此略見一斑。耶律璟在位期間,經常與南邊的後周政權發生戰爭,但每次都遭遇敗北。戰場上打不過人家,嗜殺成性的耶律璟就拿自己的臣民開刀。穆宗自己殘暴,卻常常叮囑大臣們進諫,大臣們見他殘暴,誰也不敢勸諫,有時勸說幾句他也不肯聽。穆宗的殘殺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記載,翻閱《遼史》,耶律璟殺人的記載觸目驚心。“應歷十三年正月,殺獸人海里。三月,殺鹿人彌里吉,梟其首以示掌鹿者。六月,殺獐人霞馬。十一月,殺彘人曷主。……十四年二月,支解鹿人沒答、海里等七人於野。……十五年三月,虞人沙剌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十六年九月,殺狼人褭里。……十七年四月,殺鷹人敵魯。五月,殺鹿人札葛。六月,支解雉人壽哥、念古,殺鹿人四十四人。十月,殺酒人粹你。殺豕人阿不札、曷魯、術里者、涅里括。殺鹿人唐果、直哥、撒剌。十二月,手殺饔人海里,復臠之。……十八年三月,殺鶻人胡特魯。四月,殺彘人抄里只。五月,殺鹿人頗德、臘哥、陶瑰、札不哥、蘇古涅、雛保、彌古特、敵答等。六月,殺彘人屯奴。十二月,殺酒人搭烈葛。”963年正月,穆宗晝夜喝酒共九天,殺海里。三月,殺養鹿人彌里吉,並梟首示眾。六月,侍從因為傷了獐,被穆宗杖殺。964年,二月,支解養鹿人共七人,十一月,又殺近侍於宮中。965年,三月,近侍東兒因為送吃飯的刀、筷慢了,被穆宗殺死。十二月,藉口近侍喜哥私自回家,殺掉了他的妻子。966年,正月,殺近侍白海和家童,九月,在重陽節大擺宴席,夜以繼日地飲酒,最後殺死養狼人。此後,從應歷十三年到他死,耶律璟每年都會無端殺人,每年都有殺人的記錄,說穆宗嗜殺成性一點也不過分。

死在廚子菜刀下

除了濫殺那些負責蓄養獸禽的下人,耶律璟對自己的近侍也毫不留情。“應歷十年八月,以鎮茵石狻猊擊殺近侍古哥。……十三年六月,近侍傷獐,杖殺之。……十五年三月,近侍東兒進匕箸不時,手刃刺之。十二月,以近侍喜哥私歸,殺其妻。丁未,殺近侍隨魯。……十七年十一月,殺近侍廷壽。……十八年三月,殺近侍化葛及監囚海里,仍銼海里之屍。”近侍相當於秘書,是服務皇帝吃喝拉撒睡的親信人員,因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被殺死,被株連,被銼屍,耶律璟未免也忒狠了。耶律璟的殘忍和無情,逼迫那些朝不保夕的近侍們伺機謀反。應歷十九年(969年)二月,在耶律璟“殺前導末及益剌,銼其屍,棄之”。不久,不甘心坐以待斃的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因為手裡沒有武器,便聯合庖人(即廚子)辛古等共六人,趁耶律璟“歡飲方醉”,用菜刀將其殺死。沒有戰場上的烽煙號角,沒有政變中的劍拔弩張,有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廚子,和一把平日用來殺雞宰羊、切菜剁肉的菜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逼急了,甚至連小小的廚子也會在沉默中爆發。廚子的菜刀,不光是用來做飯的,也是能殺人的。帝王雖然手握大權,動輒殺人,但廚子也可以輕鬆地幹掉帝王。歷史,往往就是那些在帝王眼裡極其低微渺小的人悄悄改寫的。

遼史記載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諱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長子,母曰靖安皇后蕭氏。會同二年,封壽安王。天祿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誅。丁卯,即皇帝位,群臣上尊號曰天順皇帝,改元應歷。戊辰,如南京。是月,遣劉承訓告哀於漢。冬十一月,漢、周、南唐各遣使來吊。乙亥,詔朝會依嗣聖皇帝故事,用漢禮。十二月甲辰,漢遣使獻弓矢、鞍馬。壬子,鐵驪、鼻骨德皆來貢。二年春正月戊午朔,南唐遣使奉蠟丸書,及進犀兕甲萬屬。壬戌,太尉忽古質謀逆,伏誅。二月癸卯,女直來貢。三月癸亥,南唐遣使奉蠟丸書。丁卯,復遣使來貢。甲申,以耶律撻烈為南院大王。夏四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己亥,鐵驪進鷹鶻。五月丙辰朔,視朝。壬午,南唐遣使來貢。六月壬辰,國舅政事令蕭眉古得、宣政殿學士李澣等謀南奔,事覺,詔暴其罪。乙未,祭天地。壬寅,漢為周所侵,遣使求援,命中台省右相高模翰赴之。丁未,命乳媼之兄曷魯世為阿速石烈夷離堇。秋七月乙亥,政事令婁國、林牙敵烈、侍中神都、郎君海里等謀亂,就執。八月己丑,眉古得、婁國等伏誅,杖李澣而釋之。九月甲寅朔,雲州進嘉禾四莖,二穗。戊午,詔以先平察割日,用白黑羊、玄酒祭天,歲以為常。壬戌,獵炭山。祭天。庚辰,敵烈部來貢。冬十月甲申朔,漢遣使進葡萄酒。甲午,司徒老古等獻白雉。戊申,回鶻及轄戛斯皆遣使來貢。十一月癸丑朔,視朝。己巳,地震。己卯,日南至,始用舊制行拜日禮。朔州民進黑兔。十二月癸未朔,高模翰及漢兵圍晉州。辛卯,以生日,飯僧,釋繫囚。甲辰,獵於近郊。祀天地。辛亥,明王安端薨。三年春閏正月壬午朔,漢以高模翰卻周軍,遣使來謝。二月辛亥朔,詔用嗣聖皇帝舊璽。甲子,太保敵烈修易州城,鎮州以兵來挑戰,卻之。三月庚辰朔,南唐遣使來貢,因附書於漢,詔達之。庚寅,如應州擊鞠。丁酉,漢遣使進球衣及馬。庚子,觀漁於神德湖。夏四月庚申,鐵驪來貢。五月壬寅,漢遣使言石晉樹先帝《聖德神功碑》為周人所毀,請再刻,許之。六月丁卯,應天皇太后崩。秋七月,不視朝。八月壬子,以生日,釋囚。己未,漢遣使求援。三河烏古、吐蕃、吐谷渾、鼻骨德皆遣使來貢。九月庚子,漢遣使貢藥。冬十月己酉,命太師唐骨德治大行皇太后園陵。李鬍子宛、郎君嵇乾、敵烈謀反,事覺,辭逮太平王罨撒葛、林牙華割、郎君新羅等,皆執之。十一月辛丑,謚皇太后曰貞烈,葬祖陵。漢遣使來會。是冬,駐蹕奉聖州。以南京水,詔免今歲租。四年春正月戊寅,回鶻來貢。己丑,華割、嵇乾等伏誅,宛及罨撒葛皆釋之。是月,周主威殂,養子晉王柴榮嗣立。二月丙午朔,周攻漢,命政事令耶律敵祿援之。丙辰,漢遣使進茶藥。幸南京。夏五月乙亥,忻、代二州叛漢,遣南院大王撻烈助敵祿討之。丁酉,撻烈敗周將符彥卿於忻口。六月癸亥,撻烈獻所獲。秋七月乙酉,漢民有為遼軍誤掠者,遣使來請,詔悉歸之。九月丙申,漢為周人所侵,遣使來告。冬十一月,彰國軍節度使蕭敵烈,太保許從贇奏忻、代二州捷。十二月辛酉朔,謁祖陵。庚午,漢遣使來貢。是冬,駐蹕杏堝。五年春正月辛未朔,鼻骨德來貢。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庚申,漢遣使請上尊號,不許。壬戌,如褭潭。夏四月己酉,周侵漢,漢遣使求援。癸丑,命郎君蕭海璃世為北府宰相。秋九月庚辰,漢主有疾,遣使來告。冬十月壬申,女直來貢。丁亥,謁太宗廟。庚寅,南唐遣使來貢。十一月乙未朔,漢主崇殂,子承鈞遣使來告,且求嗣立。遣使弔祭,遂封冊之。十二月乙丑朔,謁太祖廟。辛巳,漢遣使來議軍事。六年夏五月丁酉,謁懷陵。六月甲子,漢遣使來議軍事。秋七月,不視朝。九月戊子,謁祖陵。冬十一月壬寅,鼻骨德來貢。十二月己未朔,謁太祖廟。七年春正月庚子,鼻骨德來貢。二月辛酉,南唐遣使奉蠟丸書。辛未,駐蹕潢河。夏四月戊午朔,還上京。初,女巫肖古上延年藥方,當用男子膽和之。不數年,殺人甚多,至是,覺其妄,辛巳,射殺之。五月辛卯,漢遣使來貢。六月丙辰朔,周遣使來聘。南唐遣使來貢。八月己未,周遣使來聘。是秋,不聽政。冬十月庚申,獵於七鷹山。十二月丁巳,詔大臣曰:“有罪者,法當刑。朕或肆怒,濫及無辜,卿等切諫,無或面從。”辛巳,還上京。八年春二月乙丑,駐蹕潢河。夏四月甲寅,南京留守蕭思溫攻下沿邊州縣,遣人勞之。五月,周陷束城縣。六月辛未,蕭思溫請益兵,乞駕幸燕。秋七月,獵於拽剌山。迄於九月,射鹿諸山,不視朝。冬十一月辛酉,漢遣使來告周復來侵。乙丑,使再至。十二月庚辰,又至。九年春正月戊辰,駐蹕潢河。夏四月丙戌,周來侵。戊戌,以南京留守蕭思溫為兵馬都總管,擊之。是月,周拔益津、瓦橋、淤口三關。五月乙巳朔,陷瀛、莫二州。癸亥,如南京。辛未,周兵退。六月乙亥朔,視朝。戊寅,復容城縣。庚申,西幸,如懷州。是月,周主榮殂,子宗訓立。秋七月,發南京軍戍范陽。冬十二月戊寅,還上京。庚辰,王子敵烈、前宣徽使海思及蕭達乾等謀反,事覺,鞫之。辛巳,祀天地、祖考,告逆黨事敗。丙申,召群臣議時政。十年春正月,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廢周自立,建國號宋。夏五月乙巳,謁懷陵。壬子,漢以潞州歸附來告。丙寅,至自懷陵。六月庚申,漢以宋兵圍石州來告,遣大同軍節度使阿剌率四部往援,詔蕭思溫以三部兵助之。秋七月己亥朔,宋兵陷石州,潞州復叛,漢使來告。辛酉,政事令耶律壽遠、太保楚阿不等謀反,伏誅。以酒脯祠天地於黑山。八月,如秋山,幸懷州。庚午,以鎮茵石狻猊擊殺近侍古哥。冬十月丙子,李鬍子喜隱謀反,辭連李胡,下獄死。十一月,海思獄中上書,陳便宜。十一年春二月丙寅,釋喜隱。辛亥,司徒烏里只子迭剌哥誣告其父謀反,復詐乘傳及殺行人,以其父請,杖而釋之。三月丙辰,蕭思溫奏老人星見,乞行赦宥。閏月甲子朔,如潢河。夏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是月,射鹿,不視朝。五月乙亥,司天王白、李正等進歷。六月甲午,赦。冬十一月,歲星犯月。十二年春正月甲戌,夜觀燈。二月己丑朔,以御史大夫蕭護思為北院樞密使,賜對衣、鞍馬。夏五月庚午,以旱,命左右以水相沃,頃之,果雨。六月甲午,祠木葉山及潢河。秋,如黑山、赤山射鹿。十三年春正月,自丁巳晝夜酣飲者九日。丙寅,宋欲城益津關,命南京留守高勛、統軍使崔廷勛以兵擾之。癸酉,殺獸人海里。二月庚寅,漢遣使來告,欲巡邊徼,乞張聲援。壬辰,如潢河。癸巳,觀群臣射,賜物有差。乙巳,老人星見。三月癸丑朔,殺鹿人彌里吉,梟其首以示掌鹿者。夏四月壬寅,獵於潢河。五月壬戌,視斡朗改國所進花鹿生。六月癸未,近侍傷獐,杖殺之。甲申,殺獐人霞馬。壬辰,詔諸路錄囚。秋七月辛亥朔,漢以宋侵來告。乙丑,薦時羞於廟。八月甲申,以生日,縱五坊鷹鶻。戊戌,幸近山,呼鹿射之,旬有七日而後返。九月庚戌朔,以青牛白馬祭天地。飲於野次,終夕乃罷。辛亥,以酒脯祭天地,復終夜酣飲。冬十月丙申,漢以宋侵來告。十一月庚午,獵,飲於虞人之家,凡四日。十一月戊子,射野鹿,賜虞人物有差。庚寅,殺彘人曷主。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漢以宋將來襲,馳告。二月壬子,詔西南面招討使撻烈進兵援漢。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沒答、海里等七人於野,封土識其地。己巳,如老林東濼。壬申,漢以敗宋兵石州來告。夏四月丁巳,漢以擊退宋軍,遣使來謝。是月,黃龍府甘露降。五月,射舐鹼鹿於白鷹山,至於浹旬。六月丙午朔,獵於玉山,竟月忘返。秋七月壬辰,以酒脯祀黑山。八月乙巳,如磑子嶺,呼鹿射之。獲鹿四,賜虞人女瑰等物有差。丁未,還宮。戊申,以生日值天赦,不受賀,曲赦京師囚。乙卯,錄囚。九月,黃室韋叛。冬十月丙午,近侍烏古者進石錯,賜白金二百五十兩。丙辰,以掌鹿矧思代斡里為閘撒狘,賜金帶、金盞,銀二百兩。所隸死罪以下得專之。十一月壬午,日南至,宴飲達旦。自是晝寢夜飲。殺近侍小六于禁中。十二月丙午,以黑兔祭神。烏古叛,掠民財畜。詳穩僧隱與戰,敗績,僧隱及乙實等死之。十五年春正月乙卯,以樞密使雅里斯為行軍都統,虎軍詳穩楚思為行軍都監,益以突呂不部軍三百,合諸部兵討之。烏古夷離堇子勃勒底獨不叛,詔褒之。是月,老人星見。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上東幸,甲寅,以獲 鴨,除鷹坊刺面、腰斬之刑,復其徭役。是月,烏古殺其長窣離底,餘眾降,復叛。三月癸酉,近侍東兒進匕箸不時,手刃刺之。丁丑,大黃室韋酋長寅尼吉叛。癸未,五坊人四十戶叛入烏古。癸巳,虞人沙剌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而死。夏四月乙巳,小黃室韋叛,雅里斯、楚思等擊之,為室韋所敗,遣使詰之。乙卯,以禿里代雅里斯為都統,以女古為監軍,率輕騎進討,仍令撻馬尋吉里持詔招諭。五月壬申,尋吉里奏,諭之不從。雅里斯以撻凜、蘇二群牧兵追至柴河,與戰不利。甲申,庫古只奏室韋長寅尼吉亡入敵烈。六月辛亥,俞魯古獻良馬,賜銀二千兩。以近侍忽剌比馬至先以聞,賜銀千兩。是月,敵烈來降。秋七月甲戌,雅里斯奏烏古至河德濼,遣夷離堇畫裡、夷離畢常思擊之。丁丑,烏古掠上京北榆林峪居民,遣林牙蕭斡討之。庚辰,雅里斯等與烏古戰,不利。冬十月丁未,常思與烏古戰,敗之。十二月甲辰,以近侍喜哥私歸,殺其妻。丁未,殺近侍隨魯。駐蹕黑山平淀。十六年春正月丁卯朔,被酒,不受賀。甲申,微行市中,賜酒家銀絹。乙酉,殺近侍白海及家僕衫福、押剌葛、樞密使門吏老古、撻馬失魯。三月己巳,東幸。庚午獲鴨,甲申獲鵝,皆飲達旦。五月甲申,以歲旱,泛舟於池禱雨;不雨,舍舟立水中而禱,俄頃乃雨。六月丙申,以白海死非其罪,賜其家銀絹。秋七月壬午,諭有司:凡行幸之所,必高立標識,令民勿犯,違以死諭。八月丁酉,漢遣使貢金器、鎧甲。閏月乙丑,觀野鹿入馴鹿群,立馬飲至晡。九月庚子,以重九宴飲,夜以繼日,至壬子乃罷。己未,殺狼人褭里。冬十月庚辰,漢主有母喪,遣使賻吊。十二月甲子,幸酒拔剌哥家,復幸殿前都點檢耶律夷臘葛第,宴飲連日。賜金盂、細錦及孕馬百匹,左右授官者甚眾。戊辰,漢遣使來貢。是冬,駐蹕黑山平淀。十七年春正月庚寅朔,林牙蕭斡、郎君耶律賢適討烏古還,帝執其手,賜卮酒,授賢適右皮室詳穩。雅里斯、楚思、霞里三人賜樗酒以辱之。乙卯,夷離畢骨欲獻烏古俘。二月甲子,高勛奏宋將城益津關,請以偏師擾之,上從之。夏四月戊辰,殺鷹人敵魯。丙子,射柳祈雨,復以水沃群臣。五月辛卯,殺鹿人札葛。壬辰,北府宰相蕭海璃薨,輟朝,罷重五宴。六月己未,支解雉人壽哥、念古,殺鹿人四十四人。是夏,駐蹕褭潭。秋八月辛酉,生日,以政事令阿不底病亟,不受賀。九月,自丙戌朔獵於黑山、赤山,至於月終。冬十月乙丑,殺酒人粹你。十一月辛卯,殺近侍廷壽。壬辰,殺豕人阿不札、曷魯、術里者、涅里括。庚子,司天台奏月當食不虧,上以為祥,歡飲達旦。壬寅,殺鹿人唐果、直哥、撒剌。十二月辛未,手殺饔人海里,復臠之。是冬,駐蹕黑河平淀。十八年春正月乙酉朔,宴於宮中,不受賀。己亥,觀燈於市。以銀百兩市酒,命群臣亦市酒,縱飲三夕。二月乙卯,幸五坊使霞實里家,宴飲達旦。三月甲申朔,如潢河。乙酉,獲駕鵝,祭天地。造大酒器,刻為鹿文,名曰“鹿甒”,貯酒以祭天。庚戌,殺鶻人胡特魯、近侍化葛及監囚海里,仍銼海里之屍。夏四月癸丑朔,殺彘人抄里只。己巳,詔左右從班有材器乾局者,不次擢用;老耄者,增俸以休於家。五月丁亥,重五,以被酒,不受賀。壬辰,獲鵝於述古水,野飲終夜。丁酉,與政事令蕭排押、南京留守高勛、太師昭古、劉承訓等酣飲,連日夜。乙亥,殺鹿人頗德、臘哥、陶瑰、札不哥、蘇古涅、雛保、彌古特、敵答等。六月丙辰,殺彘人屯奴。己未,為殿前都點檢夷臘葛置神帳,曲赦京畿囚。甲戌,撻烈於雕窠中得牝犬來進。是夏,清暑瑽潭。秋七月辛丑,漢主承鈞殂,子繼恩立,來告,遣使弔祭。九月戊子,殺詳穩八剌、拽剌痕篤等四人。己丑,登小山祭天地。戊戌,知宋欲襲河東,諭西南面都統、南院大王撻烈豫為之備。乙亥,獵熊,以喚鹿人鋪姑並掖庭戶賜夷臘葛。甲辰,以夷臘葛兼政事令,仍以黑山東抹真之地數十里賜之,以女瑰為近侍,女直詳穩戛陌為本部夷離堇。是秋,獵於西京諸山。冬十月辛亥朔,宋圍太原,詔撻烈為兵馬總管,發諸道兵救之。十一月癸卯,冬至,被酒,不受賀。十二月丁丑,殺酒人搭烈葛。是冬,駐蹕黑山東川。十九年春正月乙卯朔,宴宮中,不受賀。己丑,立春,被 酒,命殿前都點檢夷臘葛代行擊土牛禮。甲午,與群臣為葉格戲。戊戌,醉中驟加左右官。乙巳,詔太尉化哥曰:“朕醉中處事有乖,無得曲從。酒解,可覆奏。”自立春飲至月終,不聽政。二月甲寅,漢劉繼元嗣立,遣使乞封冊。辛酉,遣韓知范冊為皇帝。癸亥,殺前導末及益剌,銼其屍,棄之。甲子,漢遣使進白麃。己巳,如懷州,獵獲熊,歡飲方醉,馳還行宮。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弒,年三十九,廟號穆宗。後附葬懷陵。重熙二十一年,謚曰孝安敬正皇帝。贊曰:穆宗在位十八年,知女巫妖妄見誅,諭臣下濫刑切諫,非不明也。而荒耽於酒,畋獵無厭。偵鵝失期,加炮烙鐵梳之刑;獲鴨甚歡,除鷹坊刺面之令。賞罰無章,朝政不視,而嗜殺不已。變起肘腋,宜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