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戛斯

黠戛斯(Qırğız, KirΥiz):唐代西北黠戛斯民族名。地處回紇西北,約當今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

歷史沿革

唐代西北民族名。地處回紇西北三千里﹐約當今葉尼塞河上游。漢作鬲昆﹐又作隔昆﹐或堅昆﹔南北朝至隋作護骨﹐或結骨﹑契骨﹑紇骨﹔8世紀中葉鄂爾渾突厥文碑作Qrqz﹐唐朝通用的漢譯名是黠戛斯﹐或紇扢斯
唐初﹐黠戛斯屬薛延陀汗國。632年﹐唐朝發使聘問。648年﹐其首領失缽屈阿棧入唐﹐唐以其部為堅昆都督府﹐任失缽屈阿棧為都督﹐隸燕然都護府。後黠戛斯被回紇打敗﹐為回紇屬部。9世紀30年代末﹐回鶻汗國內亂﹐不久﹐黠戛斯發兵攻滅之。回鶻部眾分數支南下和西徙。黠戛斯追擊西遷回鶻部眾,曾一度占領安西與北庭﹐但不久退出。此時黠戛斯可汗牙帳由睹滿山(又作貪漫山﹐今蘇聯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之北遷到睹滿山之南﹔南鄰吐蕃﹐西南連葛邏祿。吐蕃之通葛邏祿﹐畏懼回鶻抄掠﹐往往需藉黠戛斯護送。845年﹐唐曾冊立黠戛斯可汗為宗英雄武誠明可汗。
黠戛斯人赤發皙面﹔也有黑髮之人﹐傳說為漢代李陵之後。主要從事遊牧﹐兼營漁獵﹐也有少量的農業。信仰薩滿教﹐稱為“”。使用類似北歐的魯尼字母拼寫的文字﹐這種文字一直流傳到其東南鄰族突厥與回鶻。已有貧富分化﹐出現了階級的對立﹐但仍保持著相當濃厚的原始社會的殘餘。
黠戛斯在契丹興起並據有漠北時﹐稱轄戛斯﹐遼朝在其地設有轄戛斯大王府。宋代稱之為黠戛司﹐但對其情況卻不甚了了。金代稱之為紇里迄斯﹐蒙古人稱之為吉利吉斯﹐清代隨著準噶爾人的叫法稱之為布魯特。阿拉伯文﹑波斯文史料也有關於他們的記載。

評述

關於黠戛斯從葉尼塞河流域南遷到天山地區的過程﹐現仍無準確翔實的敘述。大致說來﹐西遼的西遷和13世紀蒙古的西征都影響到黠戛斯﹐促成部分黠戛斯人南遷。15世紀以後﹐黠戛斯人被準噶爾人驅逐出七河流域(巴爾喀什湖以東﹐伊犁河等七條河流流程區域)﹐遷到蘇聯中亞費爾乾納一帶。18世紀中葉﹐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分黠戛斯返回七河流域故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