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迪略主義

考迪略主義是19世紀初至20世紀上半葉盛行於拉丁美洲的以暴力奪取政權、維持統治的獨裁制度。

考迪略主義

正文

19世紀初至20世紀上半葉盛行於拉丁美洲的以暴力奪取政權、維持統治的獨裁制度。“考迪略”一詞西班牙語為“首領”之意,原指獨立時期拉普拉塔地區的首領,後泛指拉丁美洲各國取得全國或某一地區政權的軍事獨裁者以及仰仗于軍隊支持的獨裁統治者。考迪略代表拉丁美洲最反動的政治勢力,與大莊園主在經濟及政治上的壟斷密不可分。阿根廷的J.M.de羅薩斯、墨西哥的P.迪亞斯、多米尼加的特魯希略家族、海地的杜瓦利埃家族等是拉丁美洲著名的考迪略主義者。
產生 考迪略最早產生於拉丁美洲各國獨立時期。19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地人民紛紛舉行武裝起義,反對殖民統治,在起義中先後湧現出一批軍事領袖,他們曾為拉丁美洲獨立作出過不同程度的貢獻。獨立之後,這些軍事領袖和各地強有力的地主集團的首領,便成為各個新獨立國家和某一地區的獨裁統治者,這就是拉丁美洲的第一代考迪略。19世紀中葉,第一代考迪略逐漸消失,另一批軍官和地主集團首領通過“選舉”或政變等方式登上政治舞台,成為新的考迪略,儘管有些考迪略在人民的壓力下,作過一些改革和讓步,但絕大多數考迪略實行獨裁統治。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入侵拉丁美洲,並同拉丁美洲各國的考迪略相勾結,使各國的考迪略更多地依附帝國主義,同時具有濃厚的法西斯主義的色彩,因此有更大的反動性。拉丁美洲的考迪略以最大限度地攫取權力作為自己的根本目標。為了奪取權力,他們不惜任何代價。對於人民,他們往往許下各種美好的諾言,提出各種“進步綱領”,把自己裝扮成“革命者”和“解放者”;對於反對派則往往兵戎相見,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一旦權力到手,他們就與同黨瓜分政府重要職位,獵取國家財富,鎮壓人民和反對派,並窮兵黷武,挑起與鄰國之間的戰爭。
特點 考迪略主義是拉丁美洲特有的獨裁制度。考迪略不同於封建時代的國王或大封建主,其權力並非來自世襲,而是來自戰爭;他們也不同於英、美、法等資產階級國家的總統和首相,因為他們主要是通過武裝政變,而不是通過形式上的選舉取得政權的;他們與典型的法西斯國家的首腦也有區別,因其缺乏嚴密而系統的組織,周圍只是一夥政客、軍官和各種冒險家及亡命之徒。
危害 拉丁美洲各國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考迪略主義的嚴重危害。考迪略制度是造成拉美各國獨立以後政治經濟長期落後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考迪略統治下的拉丁美洲諸國,賦稅沉重,苛政橫行,敵對派為爭奪國家權力,內戰不休,政變頻仍。1825~1952年間,玻利維亞發生政變達179次,幾乎平均每兩年要發生3次;從獨立到19世紀末葉,墨西哥共有72屆政府,只有12屆表面上還算是合法產生的。考迪略獨裁者統治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幾小時,長則幾十年,但能維持終身統治而不被推翻者極為罕見。拉美各國獨立後雖然建立了共和政體,成立了議會,頒布了憲法,但在考迪略的統治下,憲法形同廢紙,選舉流於形式,獨裁代替了一切。這種以暴易暴的動盪局面,不能不極大地阻礙工農業生產的正常發展,延緩各國的進步。
存在原因 考迪略獨裁者的存在有一定的階級和社會基礎,他們是獨立後各國大地主和天主教會藉以維護其統治的一種工具。考迪略主義是19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拉丁美洲大地主統治極不穩定、資產階級和工農民眾力量比較軟弱的特定狀況下的產物。其所以在拉丁美洲存在達一個半世紀,主要原因是:①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拉丁美洲各國的控制權,競相支持和扶植各國的考迪略獨裁者,使之成為自己的代理人;②軍隊和教會擁有強大力量,並各自支持不同的地主集團進行火併;③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迅速發展自己的勢力,但又無法推翻相對強大的大地主階級的政權,而地主階級也無法扼殺資本主義的發展,因此政局極不穩定,易被野心家利用;④革命階級在政治上不成熟,缺乏嚴密的組織和明確的鬥爭目標,不能有力地打擊考迪略獨裁者;⑤拉丁美洲各國由於種種原因,獨立後存在著嚴重的邊界糾紛,便於考迪略獨裁者藉機發動對外戰爭,轉移人民視線,以鞏固其在國內的獨裁統治。
20世紀中葉,隨著民族民主革命的深入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拉丁美洲各國大地主勢力開始衰弱,資產階級對國家政治的影響日益增長,考迪略主義逐漸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資產階級的代議制和代表資產階級的軍人政權。
參考書目
 William E.Foster,Out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Americas,New York,1951.
 Baileg and Nasatir,Latin America,the Develop- ment of its Civilization, USA,1960.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