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特拉福德球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Old Trafford )是位於英格蘭大曼徹斯特郡曼徹斯特市內西面的一個全座位足球體育場,為英格蘭足球俱樂部曼聯隊的主場,最多可容納觀眾76212人,享有“夢劇場”的美譽,全英格蘭三個歐足聯五星級足球場之一,是僅次於溫布利球場的英格蘭第二大的足球場,亦是全英國第三大及全歐洲第十一大的球場,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因此可以承辦歐洲冠軍聯賽及歐洲足球錦標賽的決賽。曼聯自1910年便開始以此球場作為主場,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球場曾經受到德軍空襲而被部分破壞,之後用了八年的時間(1941年至1949年)維修,其後一直作為曼聯主場至今。1939年,球場創造了最高入場人數,甘士比對戰伍爾弗漢普頓流浪的一場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總共有76,962名觀眾入場觀看賽事。1990年代及2000年代進行擴建工程。北、東、西看台均已經擴建至第二層,未來計畫再把南看台擴建,總容納人數預計可以增加至90,000人。老特拉福德球場於2006年開始起在球場的東北及西北面進行大規模擴建,並在2006年/07年賽季正式使用,入座人數由68,000人增加至76,000人。它是現時全英格蘭座位數目第二多的足球場,僅次於新建成、擁有90,000個座位的新溫布利球場。2006年11月對朴次茅斯足球俱樂部入座人數達到76,004人,創造了自球場擴建以來的最高入座紀錄。同時老特拉福德也舉辦過歐錦賽、歐洲冠軍聯賽決賽、奧運會足球比賽等各類重要比賽。

基本信息

場館概況

球場設計

三聖雕像三聖雕像

老特拉福球場的設計,在色彩運用上追求莊嚴而又瑰麗的視覺效果。四面和曼聯球衣一樣美麗的紅色的看台是老特拉福的驕傲。在北面台上由白色的座椅拼成了巨大的“MACHESTER UNITED”的字樣,在東西面看台上是分別曼聯最大的贊助商SHARP和UMBRO的名字。整個球場容納量為55,320人,而平均上座率高達55164人。座位的設定除了普通座位外還有家屬看台,私人包廂,客場球迷座位和殘疾人專用位置。每一種座位都針對特定對象做了盡善盡美的安排。位於球場西南角的家屬看台只對俱樂部成員的家屬或其他俱樂部組織的觀光團體開放。私人包廂提供閉路電視播放慢鏡頭或重播射門鏡頭,並配有專人侍應。殘疾人看台不僅特別設計了方便的出入通道和盥洗間,還供應輪椅,供應盲人耳機以便收聽現場解說。

草坪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老特拉福擁有的世界上最好的草坪。長116碼寬76碼的草坪由四種不同顏色的草種植成。在球門附近區域特地加鋪了一種叫草地早熟禾的美國進口草皮,這種草特別耐踐踏。在東南西北四個看台的頂棚都設計成透明的小方格,以保證草坪能得到充足的陽光。草坪被精心的照管,從4月到11月每周修剪3次,而11月到次年3月每周修剪1次。平時除了球員和工作人員草坪嚴禁入內。客場球隊只能提前1小時進場熱身。3個地下噴泉使草坪即使在乾旱季節也能得到良好灌溉。所有的水在東看台地下的一個55,000加侖的儲水箱中不斷循環。地下鋪設有總計達幾英里長的加熱管道,在霜凍或下雪時能迅速解凍。此外,草坪的排水系統也是一流,草坪的中間比兩翼高出9英寸,一些細小的塑膠管將雨水引走。這樣就保證了在惡劣的天氣下比賽也不必推遲進行。

球場四周圍繞的就是東南西北四個看台。南看台是其中歷史最久的一個,下面精心布置有董事辦公室,印刷部和行政人員套間。不過南看台最富有特色的兩道風景應當屬巴斯比雕像和慕尼黑之鐘。高高懸掛的慕尼黑之鐘指針永遠停在1958年2月6日8:15那一個叫人痛徹心扉的時刻。慕尼黑空難後,巴斯比爵士在廢墟中重建曼聯。為了紀念他的功勳,俱樂部將他的塑像放在這裡,巴斯比右手叉腰,左手抱球,凝視著前方,仿佛在默默為紅魔的明天祈禱。

北看台

奧運會在老特拉福德奧運會在老特拉福德

氣勢恢弘的北看台1995年3月17日由曼聯主席愛德華茲宣告改造工程竣工,整個工程耗資1900萬英鎊,一共有4000噸鋼筋和4500噸水泥支撐著這個龐大的看台。它的座位增加到了25,110個,三級式的看台的第二層頂部有31個豪華的“天空包廂”。除此之外北看台的重要性還在於坐落在在它西角頂部的控制中心,演播室和鼎鼎大名的紅魔咖啡屋。東看台也在1994年夏天改建,為了安全起見它和草坪的距離被拉遠,不免使許多球迷有些遺憾。它的左部是巨大的電子記分牌。西看台下於九三年新建了一個能一次容納400人的國際標準禮堂,專門用做舉辦宴會,婚禮或慶祝球星的生日等。

安全系統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雖然曼聯的球迷可謂是世界上最瘋狂的球迷,但老特拉福德的安全系統卻是全英國最先進的之一。總控制室由紅色的支架支撐著,四周是玻璃幕牆。自動門能識別職員的身份而打開。控制室里27個螢幕分別連線著分布於場內場外不同角度的攝象機。每一部監視器的攝相頭都可以自由伸縮以將觀眾中任意一張臉定格放大。此外,在場邊巡邏的保全手持雙筒望遠鏡,這些望遠鏡也與監視系統連線。一旦某個區域有騷亂發生,肇事者就很容易地被工作人員追蹤到。智慧型化的計算機系統可以控制人流進出球場的速度,還可以在人員安排上自動給出計畫。它會先根據歷史數據劃分客場球迷的安全等級,比如利物浦和利茲聯隊的球迷就被定為C級,要求高度安全措施和大量警察,考文垂屬於B級,只要少量警察,而象溫布爾頓球迷這樣的文明觀眾被定為A級,只需派幾個保全就可以了。雖然俱樂部一貫主張在人

員配置上少用警察,但是保證一定數目的警察是有必要的,因為關鍵時刻保全沒有逮捕觀眾的權力。控制室下特設三個拘留室,分別為隔離男性,婦女和小孩使用。另外,一支由十二名醫生和十二名護士組成的護理隊在比賽日分布在球場的特定位置,以至於大部分的護理工作在進入理療室之前就已經完成了。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老特拉福球場有兩條通道,一條叫中央通道,一條叫球員通道。中央通道建於1910年,它是1941年空襲中老球場唯一倖存的部分。中央通道一直使用到1993年才完成它的歷史使命。由於它通道內部的傾斜角度很大,斜坡很陡,使曼聯當年的許多球員都養成了跳著進進球場的習慣。而如今曼聯的球員顯然要幸運得多。新建的球員通道寬敞得足以開進一輛重型卡車。新通道地面坡度平緩,採光好,便於攝影。在通道的門口還特別安裝了一個自動伸縮的白色遮蓬。當球員們從裡面出來時,遮蓬自動打開,以保護球員不會被從觀眾席不慎落下的雜物砸傷。

人性設計

老特拉福球場的設施處處體現出對球員無微不至的照顧。在看台下的一系列球員更衣室,洗衣房,休憩室等,全是採用了最科學,最實用的設計方案。更衣室牆壁是天然的木紋色,球員的衣服都整齊地掛在牆上。每個球員都有按人體曲線設計的舒適的皮革躺椅。更衣室共有六間淋浴室,六個衛生間,兩個浴盆式浴室和一個豪華的礦泉池。有專門的負責人管理球員的衣物,他必須摸清每一個球員的喜好,比如他們喜歡穿長袖還是短袖,中場休息是否喜歡換衣等等,以保證球員不必為任何比賽之外的事分心。球員的作息時間是受到嚴格控制的。他們必須在比賽前3小時用餐,食物一般是雞肉,魚,通心粉,新鮮蔬菜和色拉等。休閒室就在更衣室對面。球員通常在用餐完畢後來到這裡看看報紙或錄象,喝杯茶或咖啡。他們的家人,女友在這裡也會得到很好的招待。小孩們有保姆照顧。休憩室的陳設也很耐人尋味。深紅色的地毯,矮腳沙發,進門左側的牆上有一塊榮譽欄,凡是在為曼聯效力期間打滿了一場國際比賽並取得勝利的球員,都能將自己的名字刻在這裡。再往後是一排大相框,用來陳列二戰前曼聯的隊長們。在這兒人們很容易找到象查爾頓,羅布森這樣的熟悉的面容。相框上還掛著一件特殊的紀念品,那是一個囚犯為了慶祝1968年曼聯奪得歐洲冠軍杯花了15年時間用手工製成的大型金屬紀念章,他在政府的許可下將這塊紀念章贈送給那場比賽的隊長查爾頓爵士。自那以後,它就一直陳列在這裡。

博物館

當然,如果要參觀曼聯的紀念品,就不能不到博物館一游。新博物館1998年由貝利剪彩後正式對外開放,它詳盡記錄了從1878年到今天曼聯的歷史。博物館由琳琅滿目的獎盃陳列館,夢幻畫廊和名人殿堂三部分組成,每一處都絕對是大師級的設計。你可以在畫廊里漫步,一邊欣賞兩側的歷代球星的巨幅相片,一邊組合自己的曼聯夢之隊。也可以到模擬的演播室里去,戴上耳機麥克風,選一場曼聯的經典賽事,製作自己的“現場解說評論”。參觀完歷史,人們總愛去旁邊的咖啡屋(RED CAFE)坐坐。它除了比賽日外都是全天開放。在這兒你會無時無刻不被足球的氛圍感染著。一面和牆一樣大的螢幕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曼聯的精彩鏡頭。要知道,這裡可不僅僅是個喝咖啡的地方。

紀念品商場

除此之外,善於經營的曼聯俱樂部還在老特拉福球場開了3個紀念品商場,其中最大的一家占地6000平方英尺,坐落於西看台的背後,是由福格森執委會建立。另有一家位於東看台前院的超市,和一個在球場東北角,規模較小,只在比賽日開放的的商場。它們經營的都是經過俱樂部官方授權的商品,品種不斷推陳出新。許多球迷看球或參觀完畢,在帶回美好記憶的同時,也愛帶回一些小東西留做紀念。

場館歷史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當曼徹斯特聯隊還是牛頓西斯隊時,他的主場是在曼徹斯特市中心東北邊的北大街。

1893年,球隊搬至Clayton的Bank Street.。在1902年,,在觀眾人數不斷減少,收入赤字有增無減的情況下,面臨解散的命運.。就在球隊瓦解之際, 一位曼徹斯特商人John Henry Davies拯救了球隊的危機。 他並將球隊重新命名為曼徹斯特聯隊.。1909年, 在曼聯贏得足總杯之後, 眼光長遠的Davies花了六萬英鎊買下一個靠近老特拉福德板球場的一塊場地。 在一位蘇格蘭建築師阿奇博爾德·利奇(Archibald Leitch)的指導下建成.。托特拉姆熱刺的主球場白鹿巷球場亦是他的傑作。至此, 老特拉福德球場便名聲響亮。

老特拉福德的正式啟用日是在1910年2月19日, 當天有5萬名的觀眾湧入球場觀看曼聯與利物浦的比賽. 利物浦最終以4-3贏得比賽。

1939年, 3月25日, 79,962的觀眾湧入老特拉福德觀看足總杯的半決賽,當時的比賽隊伍為狼隊和格里姆斯比. 這是老特拉福德有史以來最多觀眾的記錄. 在兩次的世界大戰期間, 老特拉福德有了些許的改變. 在第二次大戰期間, 更為老特拉福德帶來諸多的問題. 由於其靠近Trafford Park Industrial Estate (德軍的主要轟炸目標), 使得老特拉福德也遭受池魚之殃. 在1941年, 3月11日的晚上, 老特拉福德遭受兩枚炸彈的直接轟炸。

遭受轟炸的老特拉福德因為無法使用, 球隊因而租借曼城隊的緬因路球場。 1945年, 戰後的老特拉福德得到戰爭損失委員會給予的22,274英鎊的清理及修復費用. 經過重建後, 曼聯在1949年, 8月24日首度回到球場迎戰來訪的博爾頓隊. 1954年3月23日, 老特拉福德才完全整建完工, 全面啟用。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1957年,老特拉福德第一次開啟球場的泛光照明燈(floodlight).1973-1974球季, 老特拉福德成為英格蘭第一個加設圍欄的球場, 以防止球迷沖進球場內。在1999-2000球季, 老特拉福德持續改變它的面貌, 觀眾席已從原先的55,000席位增加至67,400.

曼聯的傳奇球星博比查爾頓爵士曾稱呼老特拉福德為“Theatre of Dream”(夢劇場)

曼聯隊史上偉大的教練馬特巴斯比爵士銅像於1996年5月揭幕. 巴斯比爵士帶領著曼聯從1958年慕尼黑空難的灰燼中站起來, 重建球隊, 並在1968年征服歐洲大陸,首次奪得獲得歐洲冠軍杯。曼聯隊是歷史上第一家獲得歐洲冠軍杯的英格蘭球會。

場館設施

銅像

巴斯比爵士銅像&慕尼黑時鐘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曼聯史上偉大的教練馬特·巴斯比爵士銅像於1996年5月揭幕。巴斯比爵士帶領著曼聯從1958年慕尼黑空難的灰燼中站起來,重建球隊,並在1968年征服歐洲大陸獲得歐洲冠軍杯。

老特拉福德一個深具沉痛記憶的紀念物, 則是外牆上的“Munich Clock”(慕尼黑時鐘). 是為了紀念於1958年2月6日於慕尼黑空難中罹難的記者, 球員及球隊工作人員們。“慕尼黑時鐘"被移至南看台。

博物館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曼聯的新博物館是在1998年4月由足球傳奇明星比利揭幕的。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位在老特拉福德的北看台.進到博物館第一個看到的就是獎盃陳列室,博物館中的名人堂.被置於陳列室中央的就是聯賽的冠軍獎盃。

球員休息室

球員休息室是讓球員在上場前及賽後和家人們同聚休息的地方。球員休息室牆上的國家隊榮譽榜,球員休息室又稱為Captain Lounge。

更衣室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更衣室中備有SPA泳池,浴缸,淋浴以及廁所。並有一間暖身室。

在更衣室中另架有一台錄放機,可以讓球隊在中 場休息時刻作為討論戰術之用。這間更衣室足以容納22名球員。

負責球員球衣及裝備的人稱為kit man,他的工作可不簡單喔。他要很清楚哪位球員喜歡穿短袖,哪一位要穿長袖,包括誰在中場休息時要換新球衣,都要瞭若指掌.

新聞發布室

新聞發布室大約可容納60人,通常在賽後,曼聯會在此開賽後記者會。新球員的簽約儀式也是在此召開的。賽後,弗格森教練都會在兩名球員的陪同下,在此接受媒體的採訪。

北看台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特拉福德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北看台了。1995年3月17號,曼聯的主席馬丁·愛德華茲宣布了這項曼聯史上最龐大的擴建計畫。耗資一千九百萬英鎊的北看台共有三層,可容納25,110人。它擁有歐洲最大的懸臂屋頂。它是現時全英格蘭座位數目第二多的足球場,僅次於新建成、擁有90,000個座位的新溫布利球場。2006年11月對朴茨茅斯入座入數達到了76,004人,創造自擴建後最高入座紀錄。2011年11月6日,曼聯俱樂部將北看台永久命名為“阿萊克斯·弗格森爵士看台

”,以表達對執教球隊25年的功勳教練——阿萊克斯·弗格森爵士的敬意。

弗格森 銅像弗格森 銅像

台北時間2012年11月23日晚10點,細雨中的老特拉福德球場迎來了一個重要時刻,佇立在球場北門的弗格森爵士雕像正式揭幕,以感謝和紀念這位70歲的蘇格蘭老人為曼聯26年來的貢獻。包括坎通納、索爾斯克亞、約克、內維爾兄弟、舒梅切爾、范尼、范德薩、科爾、羅布森、克雷蘭德、麥金尼斯等曼聯不同時期的球星出席,重聚一堂。略有些遺憾的是,大家期待的羅伊基恩並沒有到場。

銅像設計師菲利普-傑克遜透露:“我努力把弗格森爵士塑造成一個擁有極強的決心、深思熟慮同時又極具幽默感的人,所以他的嘴角有一抹淡淡的微笑。這尊銅像代表了我想表達的一切。”

爵爺自己則打趣到:“一般情況下,人們在去世之後才會有銅像,我現在可是比死亡活的還長。”

場館布局

總體布局

老特拉福德球場的草地由四個全座位的看台包圍,官方稱為東看台、南看台、西看台及弗格森爵士看台(北看台)。除了面對擴建困難的南看台之外,每個看台最少有兩層。在低層的看台亦有分為高座及低座,其中低座就是由1990年代的露天階梯看台改建而成。

弗格森爵士看台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從前稱為聯隊路看台和北看台的弗格森爵士看台,經過擴建後已經把

聯隊路侵占。看台總共有三層高,並且可以容納大約26,000名觀眾,是四個看台之中最多的。弗格森爵士看台亦有提供一些廂房給球迷。現時的弗格森爵士看台於1996年啟用,代替之前只有一層的看台。作為球場的主看台,弗格森爵士看台包含大量球場的設施,包括曼聯主題咖啡店及曼聯博物館。曼聯博物館於1986年開幕,為全球首間以俱樂部歷史為基礎的博物館。 原來的曼聯博物館設於老特拉福德東南角,直至1998年才搬遷至重建完成後的北看台。當時,俱樂部更邀得球王比利於1998年4月11日主持博物館搬遷儀式。根據曼聯官方網頁,博物館每年可以吸引200,000位參觀者。2011年11月5日,為了慶祝弗格森爵士在俱樂部執教25周年,北看台被命名為弗格森爵士看台。

南看台

在弗格森爵士看台對面的是南看台,是以前老特拉福德球場的主看台。雖然只有一層看台,卻擁有全個球場最多的廂房。 所有貴賓來到老特拉福德觀賞賽事,都會被安排到南看台欣賞。而媒體記者都會坐在南看台看中央,令他們得到良好而清晰的角度觀看球賽。而電視的鏡頭都是位於南看台,因此電視上的景觀就是南看台的景觀。而評述員廂房亦位於南看台,曼聯官方電視台MUTV的廂房位於東面,而其他如英國廣播公司及天空電視台的廂房則在西面。後備席位於南看台的中心前方,那裡的高度比草地高,令領隊及教練能夠有更廣闊的視野去欣賞比賽。位於兩個後備席的內側則為老特拉福德舊的球員通道,已經於1993年停用。這條通道是1910年最原始的老特拉福德球場僅存的一部分,其他則已經毀於二次大戰的炮火之中。2008年2月6日,通道則被重新命名為慕尼黑通道,紀念1958年的慕尼黑空難發生50周年。 而現時使用的球員通道則位於球場西南角,入口亦加大以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當舉辦一些活動需要大型機器進入草地時,於通道入口以上的座位可升至25英尺(7.6米)高,使其可以通過。球員通道連線著球員的更衣室,途中包括電視訪問及球員消閒區。

西看台

老特拉福德最有名的是其西看台,亦被稱為斯特雷特福德部分。傳統來說,這裡是曼聯死硬派球迷的根據地,亦是全個球場最為嘈吵的地方。西看台原本設計為容納20,000名觀眾,西看台亦是最遲增設上蓋及最後取消露天階梯看台的看台。西看台的重建計畫於1992年至93年賽季展開,由建築公司Alfred McAlpine主理。 當西看台的第二層於2000年落成後,大量以前聚集於“K看台”的球迷改為於該處聚集,令那處充斥著標語及旗幟,那裡最能保留著地道的曼聯文化。曼聯名將丹尼斯·勞有一個稱號是“斯特雷特福德部分國王”,於西看台頂層亦有擺放他的銅像,以紀念他。

曼聯的官方精品店曾經於六個地方留下足跡,首先,精品店位於鐵路旁邊,並且遠離球場。及後,精品就駐紮於南看台,一開始是位於作客球迷入場的地方的對面。其後,商店再遷到其後作為球隊推廣辦公室的地方。由於1990年代早期球隊大受歡迎,商台再搬遷到西看台的前院,並一舉由一個小商店擴大成為一間大型精品店,並由弗格森爵士於1994年12月3日主持開幕儀式。搬遷於1990年代末進行,由於西看台需要進行重建,精品店亦需要另覓居所。最後於2000年東看台完成重建後,精品店遷至當地的一個擁有17,000平方英尺的店鋪繼續營業。精品台現時由曼聯的球衣製造商耐克負責營運。

東看台

東看台是全老特拉福德第二個改成露天階梯看台的看台,僅次於弗格森爵士看台。東看台亦被稱為記分版看台,因為球場的記分牌就是位於這個看台。東看台現時可以容納12,000位球迷, 是傷殘人士區及作客球迷區。傷殘人士區提供170個座位,並提供免費座位給隨行照顧的人。以前,老特拉福德以字母分配每個部分的座位,而東看台就是以前的“K看台”,這裡的球迷喜用歌聲為俱樂部打氣。但是基於球場的重建,“K看台”的球迷已經遷移到西看台的第二層,但是他們仍舊會以歌聲為曼聯打氣。東看台亦是俱樂部行政中心的所在地,曼聯的職員、曼聯會刊的職員、曼聯官方網詞的職員及其他行政人員的工作地點均位於這裡。廣告形象部經常會在東看台的前方推廣,最常是推廣耐克的新產品,亦曾經於該處展示一些巴斯比寶貝比展覽以紀念慕尼黑空難50周年。在精品店的上方是目前為止執教球隊時間最久的馬特·巴斯比爵士的銅像。紀念慕尼黑空難的紀念牌匾亦懸掛於東看台,慕尼黑空難遇難時鐘亦位於東看台及南看台的連線點。2008年5月29日,為慶祝曼聯再奪歐洲冠軍聯賽冠軍,“曼聯三劍俠”,包括喬治·貝斯特、丹尼斯·勞及博比·查爾頓的銅像在巴士比路對面揭幕。而三劍俠銅像的對面,正好是帶領曼聯奪得首個歐洲冠軍的畢士比爵士的銅像。

球場和草地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球場草地的面積為106米(116碼)長及69米(75碼)闊,每邊有數米用以助跑。球場的中心比邊緣高9英吋,令下雨時球場表面的雨水能流向旁邊。與其他現代化球場一樣,於草地10英寸(25厘米)下是地底發熱系統,藏著23英里(37千米)的膠制導管。球隊領隊弗格森爵士經常要求替換草地,最特別是1998至99年度球隊贏得三冠王那一季的中途亦曾經重鋪草地。球場草地亦定期灑水,然而雨季則比旱季灑較少的水。四月至十一月期間,每星期會灑三次水。而十一月至三月每星期則只會灑一次水。

在1980年代中期,曼聯足球俱樂部亦有籃球部,並計畫於現時的E1停車場興建一個可以容納9,000個座位的室內運動場。但是由於那時球隊缺乏資金,籃球事業亦因而出售了。經歷漫談興建

東看台前擺放了球隊前主帥馬特·巴斯比的雕像1902年之前,曼聯的前身紐頓希斯在克雷頓的北路球場及銀行街球場比賽,但球場卻由於經常受到附近工廠的影響而令草地質素下降。因此,隨著球隊改名及面臨破產邊緣,俱樂部新主席約翰·戴維斯表示銀行街球場並不適合作為一支曾經奪得甲組聯賽及足總杯冠軍球隊的主場球場,於是決定興建新球場以滿足球隊的需求。戴維斯經常一輪的考察後,決定在布歷奇伏特運河附近的一塊位於特拉福德的地皮興建球場,作為球隊的新主場。

球場由具設計球場經驗的蘇格蘭建築師阿奇巴爾·雷奇負責老特拉福德球場的設計,球場原本設定為一個可以容納100,000人的大型球場,南看台擁有上蓋及特色椅子,而其他看台則為露天看台。包括買地費用在內,球場原本預算的總建築費用為60,000英鎊。可是,由於成本上漲,球場需要增加額外的30,000英鎊才能成為一個容納100,000人的大型球場,於是會方決定把容納人數減少至80,000,以避免令工程成本大幅增加。 但儘管成本降低,這個球場的驚人花費卻仍令曼聯被人戲稱為“富豪聯隊”。由於建築費用實在太過龐大,主建築師阿奇巴爾·雷奇不得不於1908年5月致函有火車路線駛經球場旁的柴郡路線委員會,希望可以得到委員會一筆10,000英鎊的貸款,並承諾於未來5年每年歸還2,000磅或以每年一半的門票收入來換取委員會資助興建球場,用以降低曼聯會方的財政壓力。雖然會方以俱樂部及另外兩間釀酒廠的名義擔保,委員會卻始終未有通過這個方案。及後,委員會因應有新球場落成,在這裡興建了新的特拉福德公園站。車站及後改名為聯隊足球場站,於1936年初卻再次改名為老特拉福德足球場站。平日車站並不會進行服務,只是會於比賽日由蒸汽火車由曼徹斯特中央車站行走至老特拉福德足球場站的區間服務。

球場建築由馬禮遜·布拉梅爾德負責監督,並於1909年年尾正式落成。球場的揭幕賽於1910年2月19日舉行,曼聯坐鎮主場迎戰宿敵利物浦。可是曼聯卻未能為球迷獻上一場勝仗,被利物浦以4–3擊敗。據當時的一名記者報導,這是他見過最大、最漂亮、最寬敞及最舒適的球場。當時來說,這個球場確實是無可匹敵的,亦為作為球場主隊的曼聯帶來了榮譽。

在溫布利球場於1923年建成之前,包括老特拉福德在內的多個球場都曾經舉辦過英格蘭足總杯決賽。老特拉福德第一次舉行足總杯決賽是1911年年度,巴拉福特及紐卡斯爾聯於水晶宮激戰120分鐘後仍然互無紀錄後,賽會方面擇地老特拉福德重賽。巴拉福特在58,000名觀眾面前以1–0擊敗對手,奪得第一次的足總杯冠軍。而第二次舉行足總杯決賽則要到4年後的1915年,謝菲爾德聯以3–0大勝切爾西,奪得錦標。比賽吸引了50,000名球迷入賽觀戰,球迷多數來自軍隊,因為本屆決賽被稱為“泥黃杯決賽”(the Khaki Cup Final)。1920年12月27日,老特拉福德舉行了一場二戰前曼聯在聯賽最多人入場的一場比賽,曼聯在70,504名球迷面對以1–3不敵阿斯頓維拉。1926年4月17日,老特拉福德首次舉行國際賽,英格蘭在49,429名支持者面前以0–1不敵來訪的蘇格蘭。不幸地,老特拉福德所保持的入場人數紀錄並沒有曼聯參與在內,1939年3月25日舉行由甘士比決戰狼隊的一場足總杯半決賽是目前老特拉福德入場人數最多的一場賽事,總共有76,962名觀眾入場觀看賽事。

老特拉福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是位於英格蘭大曼徹斯特郡的一個全座位足球體育場。老特拉福德是英超球隊曼聯的主場,並擁有76,212個座位,是僅次於溫布利球場的英格蘭第二大的足球場。

二次大戰空襲

1936年,曼聯用了一筆35,000英鎊的維修費,為北看台加設80碼長的上蓋,2年後再為南看台旁邊的角落加設上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老特拉福德被英軍徵用,作為軍隊的軍營及補給站。雖然球場被徵用,但足球賽事仍然有在球場舉行。直至1940年12月22日,德軍轟炸附近的老特拉福德公園,令球場亦受到了損毀。這次的損毀令將於聖誕節舉行由曼聯對史托港的比賽需要遷移到史托港的主場舉行。在大約2個多月的維修後,老特拉福德球場終於可以於1941年3月8日重新舉行賽事,但3日後卻再次受到德軍的另一輪空襲,而受到更嚴重的損毀。以致曼聯會方需要另覓球場比賽。在占士·吉遜的壓力下,戰爭破壞委員會承諾賠償曼聯4,800英鎊以清理損毀的殘骸及17,478英鎊以重建球場。當重建進行時,曼聯決定以每年5,000英鎊及部分門票收益借用同市俱樂部曼城的主場緬因路球場,作為球隊的代主場。當時俱樂部仍然有大約15,000英鎊的債務,顯然未能支持對緬因路球場的借用費。有人曾經向政府要求增加賠償,可惜卻不得要領。1949年,老特拉福德球場在關閉近10年後,終於可以重新開門。曼聯在1949年8月24日終於重返老特拉福德比賽,並在41,748人面前以3–0擊敗博爾頓。

完成總體規劃

BELIEVEBELIEVE

原本位於主看台的上蓋於1951年復修完成後,其餘3個看台亦緊

接加上了屋頂,最後於1959年完成安裝於西看台的上蓋後,所有的看台都完成上蓋工程。曼聯亦投資40,000英鎊裝置了泛光燈,以符合參加於晚間舉行的歐洲賽事資格,因而不需要再利用緬因路球場比賽。為了避免雙重的陰影被投射到球場上,其中兩節主看台的上蓋被逼切除。曼聯第一場需要利用到泛光燈比賽的第一場比賽是1957年3月25日對博爾頓的一場甲組聯賽賽事。

雖然觀眾可以在晚間欣賞於老特拉福德舉行的比賽,可是觀眾仍然受到承托上蓋的柱所阻擋而妨礙他們看球。乘著1966年世界盃足球賽於英格蘭舉行,曼聯會方於1965年決定重新設計北看台及東看台,並把承托上蓋的柱移去,改為現代化的懸臂柱。此舉令所有觀眾都能完全欣賞到毫無障礙物阻擋他們的比賽,同時令聯隊路看台的可容納人數增加至20,000人(10,000個座位及10,000個企位),這計畫總共耗資350,000英鎊。新看台的設計公司“馬瑟和納特”(艾夫頓·富拿)把看台前的空地重建成一個大型露天階梯看台,並於英國足球場的看台首次加設廂房。兩個看台改成懸臂柱設計後,俱樂部班主搬出一個長期計畫,希望把其餘兩個看台都改為懸臂柱,令球場變成一個碗形球場。會方希望這個工程能將球迷的聲音儘量集中在球場,令場內的球員更能感受到場內的氣氛及氣勢。期間,球場再次舉辦其第三次英格蘭足總杯決賽,共有62,078名觀眾入場觀看由利茲聯對切爾西的1970年足總杯決賽重賽。最後切爾西以2–1擊敗對手,成為該屆冠軍。1970年代由於英國足球流氓的潮流急劇上升,以及曼聯於1974年由甲組聯賽降級,俱樂部的流氓組織“紅軍”惡名昭彰。一次把刀拋進球場的暴力事件令俱樂部在老特拉福德安裝全英國第一幅圍牆,以分隔位處看台的球迷以及場內草地。

1973年球場周邊都改為有上蓋設計的同時,球場把舊款的記分牌換去並於東北角裝置一個新的電子記分牌,並於原本放置記分牌的部分改為5,500個座位。一個三百萬英鎊的擴建工程於1975年展開,並於主看台增加廂房。廂房可以遠眺場內,但部分視線仍然受到承托上蓋的柱所阻擋。因此,聯隊路看台、記分牌部分及主看台及後都改成懸臂柱設計。廂房及懸臂柱上蓋令看台的全長增加,此改變令俱樂部辦公室亦可以從老特拉福德東南角改到主看台。俱樂部辦公室遷移後,其位置都改建成座位,令老特拉福德總共有座位25,686個,企位30,699個。懸臂柱設計亦令球場的泛光燈位置需要全新設定,此舉於1987年重組完成。

變換全座位

隨著每次的球場改善工程的進行,球場的容納人數不斷下降。1980年代,球場的容納人數由80,000人下降至大約60,000人。直至1990年代,政府聽從泰萊報告的建議,要求各球場一律改為全座席並取消企位。這代表曼聯需要三至五百萬英鎊把斯特雷特福德部分鄰近球場草地的露天階梯看台全部改為座位。除此之外,其他三個露天階梯看台都要拆除。除了要耗資一千萬英鎊外,把令老特拉福德的總容納人數降至歷史新低,只可容納大約44,000位球迷入場。可是,政府卻通知曼聯會方只能從是次政策的賠償方案中獲得大約一百四十萬,最多二百萬英鎊的賠償金額。

俱樂部成績於1990年代早期由弗格森爵士帶領復甦,令會方再次決定對老特拉福德重新發展。1995年,北看台宣布開始興建新的一排看台,令老特拉福德成功得到舉辦1996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的三場小組賽、一場1/4決賽及一場半決賽賽事。事源俱樂部於1995年3月宣布耗資九百二十萬英鎊,購買聯隊路另外一邊大約占地20英畝的特拉福德公園貿易邨。工程於1994年至95年度賽季末開始動工,並趕及於96年歐錦賽開幕前啟用。新看台的設計再次交由設計公司“艾夫頓·富拿”主理,並以一千八百六十五萬鎊的造價建造一共有三層的北看台。新看台提供25,500個新座位,令球場總容納人數上升至55,000人。其懸臂柱亦成為當時全歐洲最大,其長度由看台後壁至上蓋邊緣總長58.5米(192英尺)。隨著球隊繼續取得好成績,曼聯會方再宣布老特拉福德的擴建計畫。首先,東看台會興建第三層,並已經於2000年1月啟用,同時球場可以容納61,000名觀眾同時觀看比賽。西看台亦在隨後興建第二層,並增加了7,000個座位,而總容納人數亦增加至68,217人。老特拉福德於三年後迎來自己的第一場歐洲主要賽事決賽,舉辦由尤文圖斯及AC米蘭參賽的2003年歐洲冠軍聯賽決賽。

由2001年起,由於溫布利球場進行重建工程,英格蘭足球代表隊需要於其他球場進行比賽。球隊於首幾年於全個區域的球場輪流比賽,由位於伯明罕的維拉公園球場至紐卡斯爾聯的聖占士公園球場。可是,由2003年至2007年,老特拉福德舉辦了23場英格蘭主場賽事中的12場,數字高於其他球場。老特拉福德舉行國際賽事2007年2月7日主場以0–1不敵西班牙,賽事總共有58,207名觀眾入場欣賞。

擴建

老特拉福德於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進行一次擴建,在球場的東北角及西北角增加了第二層,並提供了8,000個座位。新建成的座位分批啟用,第一批已經於2006年3月26日啟用,並令該場比賽以69,070人創造了英超入場人數紀錄,紀錄隨著新座位不斷落成而繼續推高,直至2007年3月31日達到頂峰。有76,098名球迷入場見證曼聯以4–1擊敗布萊克本流浪者。

未來

曼聯於2006年的擴建完成後,積極繼續擴建老特拉福德球場,而下一個計畫就是重建南看台。南看台不像其他看台般有兩層,仍然只有一層的座位。若然南看台可以如北看台般擴建,老特拉福德的總容納人數將會突破95,000人,超越溫布利球場成為英格蘭最大的足球場。不過,擴建南看台亦有不少難度,由於南看台鄰近鐵路,火車站及路軌需要搬遷。另外,曼聯會方亦需要收購火車軌附近大約50間民宅,工程總代價達到一百萬英磅。不過,曼聯的物業經理表示擴建計畫乃勢在必行,並且是老特拉福德球場一個極之重要的計畫。不過擴建工程亦有帶來其他問題,南看台的高度增加會令球場光線減少,其他大型球場如溫布利球場、班拿貝球場及聖西羅球場亦面對這個問題。曼聯主教練亞歷克斯·弗格森亦表示老特拉福德北看台的重建已經早已令問題浮現。

因此,有人建議為老特拉福德球場爭取成為溫布利球場以外的另一個英格蘭國家足球隊主場球場,認為可以吸引北部的球迷入場支持英格蘭。以及舉辦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重新為老特拉福德球場建立威望。

歷屆世界盃舉辦球場名單

歷屆世界盃標誌 所在城市 球場名稱
第20屆
 第20屆2014年巴西世界盃 2014年巴西世界盃
聖保羅庫亞巴福塔萊薩
馬瑙斯伯南布哥巴西利亞
庫里奇巴薩爾瓦多納塔爾
阿雷格里港貝洛奧里藏特
里約熱內盧
聖保羅體育場潘特納爾體育場
卡斯特勞體育場亞馬遜體育場
伯南布哥體育場巴西利亞國家體育場
拜沙達體育場新水源體育場
沙丘球場河岸球場米內羅體育場
馬拉卡納體育場
第19屆
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約翰內斯堡(兩個球場)、德班
布隆泉伊莉莎白港
內爾斯普雷特波羅瓜尼
比勒陀利亞開普敦勒斯滕堡
埃利斯公園球場姆博貝拉球場
彼得·莫卡巴球場摩西·馬布海達體育場
洛夫托斯球場皇家班巴夫肯球場
納爾遜·曼德拉海灣球場自由邦球場
足球城體育場開普敦球場
第18屆
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2006年德國世界盃
漢諾瓦萊比錫 法蘭克福慕尼黑 凱澤斯勞滕柏林紐倫堡 斯圖加特漢堡科隆 多特蒙德蓋爾森基興

HDI競技場紅牛競技場商業銀行球場

安聯競技場弗里茨·瓦爾特體育場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根德體育場

梅賽德斯-賓士競技英泰競競場

萊茵能源球場西格納伊度納公園

費爾廷斯競技場

第17屆
第17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
2002年韓日世界盃

宮城濟州島仁川 蔚山大邱水原大田全州 大阪市大分市埼玉市

大分體育公園綜合競技場

埼玉2002體育場

阪市長居陸上競技場宮城體育場

御崎公園球技場新潟體育場

札幌巨蛋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

茨城縣立鹿島足球場

靜岡縣小笠山綜合運動公園體育場

釜山亞運會主體育場仁川文鶴競技場

光州世界盃競技場全州世界盃競技場

大田世界盃競技場大邱體育場

水原世界盃競技場首爾世界盃競技場

濟州世界盃競技場蔚山文殊足球競技場


第16屆
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 1998年法國世界盃
土魯斯波爾多聖但尼 聖艾蒂安里昂巴黎 蒙彼利埃朗斯馬賽
土魯斯市政球場沙邦-戴爾馬球場
法蘭西體育場熱奧弗魯瓦基查爾球場
熱爾蘭球場王子公園體育場莫桑球場
費利克斯-波萊特球場韋洛德羅姆球場
第15屆
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洛杉磯 玫瑰碗
第14屆
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巴勒莫烏迪內佛羅倫斯 維羅納羅馬聖保羅 米蘭熱那亞都靈

巴爾貝拉球場弗留利球場弗蘭基球場

本特戈蒂體育場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

聖保羅球聖尼古拉球場

費拉里斯球迪爾艾比球場

聖西路球場

第13屆
第13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墨西哥 阿茲特克體育場
第12屆
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塞維亞 (兩座球場) 馬德里 (兩座球場) 畢爾巴鄂瓦倫西亞 巴塞隆納

貝尼托·比拉馬林球場伯納烏球場

聖馬梅斯體育場

拉蒙·桑切斯·皮斯胡安球場

|森特·卡爾德隆球場

馬斯泰拿球場魯營球場

第11屆
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貝爾格拉諾大區 紀念碑球場
第10屆
第10屆1974年德國世界盃 1974年德國世界盃
漢諾瓦法蘭克福慕尼黑 柏林斯圖加特漢堡 多特蒙德

HDI競技場、商業銀行球場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梅賽德斯-奔馳競技場英泰競技場

西格納伊度納公園

第9屆
第9屆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墨西哥城 阿茲特克體育場
第8屆
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米德爾斯伯勒謝菲爾德 大曼徹斯特郡桑德蘭 利物浦伯明罕溫布利

艾雅蘇美公園球場希爾斯堡球場

老特拉福德球場洛加公園球場

葛迪遜公園球場維拉公園球場

溫布利球場白城體育場

第7屆
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 1962年智利世界盃

智利 聖地亞哥國家體育場
第6屆
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 1958年瑞典世界盃

赫爾辛堡哈爾姆斯塔德 奧林匹亞球場厄爾揚斯-瓦爾球場
第5屆
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 1954年瑞士世界盃

伯爾尼 伯爾尼萬克多夫球場
第4屆
第4屆1950年巴西世界盃 1950年巴西世界盃

里約熱內盧 馬拉簡拿運動場
第3屆
第3屆1938年法國世界盃 1938年法國世界盃

土魯斯波爾多里昂
巴黎16區、馬賽
土魯斯市政球場沙邦-戴爾馬球場
熱爾蘭球場、王子公園體育場
韋洛德羅姆球場
第2屆
第2屆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佛羅倫斯、米蘭、熱那亞
都靈
弗蘭基球場聖西路球場費拉里斯球場
都靈奧林匹克體育場
第1屆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蒙特維多 世紀球場

歷屆世界盃球場

世界十大足球場

球場名稱所在地落成時間容量簡介
溫布利大球場英國倫敦1923年96924人自從1923年落成以來,位於倫敦的溫布利球場就成為了英國足球的象徵,它標誌性的雙塔仿佛就是指引英格蘭的明燈。溫布利見證了英格蘭足球最榮耀的一刻,1966年,博比-穆爾率隊在溫布利球場以4比2擊敗前西德,奪得了英格蘭歷史上唯一一座世界盃;此外“盤球巫師”斯坦利-馬休斯在足總杯決賽中的神奇表演也將永載溫布利史冊。雖然英國人不願向溫布利體育場說再見,但足球的發展需要一個更加現代化的體育場, 2000年溫布利球場被拆除,而“白馬橋”將成為新溫布利球場的標誌。
諾坎普球場西班牙巴塞隆納1957年98787人一代又一代天皇巨星曾經在諾坎普球場獻技,克魯伊夫馬拉多納斯托伊奇科夫羅馬里奧里瓦爾多羅納爾迪尼奧等人的精湛球技都曾令加泰羅尼亞球迷如痴如醉。歷史上巴塞隆納總共獲得17次聯賽冠軍,其中有11次是在諾坎普球場獲得,此外這裡還留下了1次歐洲冠軍杯冠軍、11次國王杯冠軍、5次超級盃冠軍、2次歐洲超級盃冠軍,戰績輝煌。
聖西羅球場義大利米蘭1926年85700人聖西羅球場由4個典型的英式支柱支撐,最初只能容納35000名觀眾。1939年聖西羅球場完成了首次擴建,觀眾席位增加到了50000人;1945年國際米蘭將主場由Arena Napoleonica遷至聖西羅球場;1956年聖西羅球場完成第二次擴建,加上了第二層;為了舉辦世界盃,1990年聖西羅球場第3次擴建,加上了第3層。
伯納烏球場西班牙馬德里1947年94497人聖地亞哥-伯納烏,皇馬歷史上最偉大的管理者,成功領導並完成了建造伯納烏球場的浩大工程,隨後這座體育場也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在隨後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伯納烏球場見證了皇家馬德里一系列輝煌成就,其中九次捧起歐洲冠軍杯的成績更是讓他們成為整個20世紀最偉大的足球俱樂部;此外,西班牙國家隊在歷史上唯一一項重要榮譽——歐錦賽冠軍也是在伯納烏球場獲得。
安聯球場德國慕尼黑2005年66016人安聯競技場的外牆體由2874個菱形膜結構構成,其中1056個在比賽中可以發光。當體育場中比賽的球隊發生變化時,牆體的顏色就可以隨之改變。膜結構具有自清潔、防火、防水以及隔熱性能,內部永遠保持350帕斯卡的大氣壓。白天膜結構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有種魔幻的視覺效果;夜間在飛利浦照明系統的映襯下,每個膜結構都可以閃耀成紅藍白三色,也讓全世界的觀眾都能記取拜仁慕尼黑慕尼黑1860以及德國國家隊的顏色。
糖果盒球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940年56552人如果說河床隊是中產階級、富人的球隊,那么博卡就是寄託平民夢想的俱樂部。眾多博卡球星都從貧民窟走出,比如說球王馬拉多納,比如說為兩根香腸與人在街頭賭賽球技的特維斯。正是由於這樣的背景,糖果盒球場才能被博卡球迷視為勝地,在有比賽的日子裡,瘋狂的博卡球迷會發出歇斯底里的吶喊助威聲,場內場外的大地均為之顫抖,這種糖果盒式的設計讓球場的現場感攝人心魄。
老特拉福德球場英格蘭曼徹斯特1909年76000人老特拉福德球場擁有全世界最出色的草坪,長116碼寬76碼的場地由4種不同顏色的草種種植而成。球場的設計同樣出色,在色彩運用上追求莊嚴而瑰麗的視覺效果:四面座椅多為與曼聯球衣一樣的紅色,北看台由白色座椅拼成巨大的“MANCHESTER UNITED”字樣,東西兩面看台則留給球隊最大的贊助商。擴建後的老特拉福德球場能夠容納76000名球迷到場觀戰,是英超賽場上不折不扣的“夢劇場”。
馬拉卡納體育場巴西里約州1950年19萬9458人官方數據里,馬拉卡納球場的最高上座率發生在1969年8月31日巴西vs巴拉圭的一場世界盃外圍賽,球迷總數為18.3341萬;然而在巴西人心目中,1950年世界盃決賽才是到場球迷最多的時刻,當時官方統計數字為17.385萬,實際上現場觀看人數約20萬。除了這場偉大的決賽,馬拉卡納球場還見證了貝利的第1000粒進球等歷史性時刻,是巴西球員嚮往的聖地麥加。
安菲爾德球場英格蘭利物浦1884年45362人在114年的歷史中,利物浦從來沒有離開過安菲爾德球場,他們在這裡拿到了18個英格蘭頂級聯賽冠軍、5次歐洲冠軍杯冠軍、7次足總杯冠軍、7次聯賽杯冠軍、3次歐洲聯盟杯冠軍、2次歐洲超級盃冠軍以及15次慈善盾/社區盾冠軍,戰績驕人;達格利什、拉什、桑納斯、巴恩斯、福勒、歐文、傑拉德等一代又一代紅軍傳奇巨星更是在安菲爾德球場書寫著利物浦的偉大樂章。
傲赴沙爾克球場德國蓋爾森基興2001年53804人傲赴沙爾克球場最大的特點就是“現代化”:球場照明供應商飛利浦公司結合其體育照明領域的專業技術和電視轉播知識設計了最最佳化的球場照明方案,草坪可以整體移到場外進行澆水以及維護,再加上巨大的電視牆立方體、可移動的南看台、可伸縮頂棚以及電子控制系統等令人瞠目結舌的高科技,傲赴沙爾克球場堪稱現代化足球場的典範,歐足聯甚至將這座球場評定為“六星級”。

2009~2010賽季英超球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