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眩暈

老年眩暈

眩暈是老年患者臨床常見症狀之一,是一種運動性錯覺(或幻覺),是指患者在靜止狀態睜眼或閉目時,有動的感覺(或覺外物圍繞自己在轉,或覺自身在空間旋轉),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基本信息

老年眩暈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前庭性眩暈


1.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眩暈的最多見原因,主要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


2.橋腦及小腦出血。


3.腦幹、小腦和四腦室腫物。


二、眼源性眩暈。


1.屈光不正,如散光,眼外傷或手術導致單眼無晶狀體等。


2.視力障礙,如視網膜黃斑病變和各種先天性眼疾等。


3.眼肌麻痹,如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三、全身疾病性眩暈。 眩暈常見於心律失常、高血壓、低血壓、貧血、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因供血失調,毒素影響,血液流變學改變,高脂血症、營養缺乏,微量元素缺乏及自由基損傷等造成。


四、精神性眩暈。


五、藥物性眩暈。部分患者在套用鏈、慶大、卡那或萬古黴素、多粘菌素、奎寧、水楊酸、酒石酸銻鉀和苯妥英鈉等藥物後。


老年眩暈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真性(周圍性、前庭外周性)眩暈:呈陣發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轉、傾倒感、墮落感,症狀重,多伴有明顯的噁心、嘔吐等植物神經症狀,持續時間短,數十秒至數小時,很少超過數天或數周者。因多見於前庭外周性病變,故名。


2.假性(中樞性、腦性)眩暈:為外物或自身的搖晃不穩感,或左右或前後晃動,注視活動物體時,或嘈雜環境下加重。症狀較輕,伴發的植物神經症狀不明顯,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月之久,因多見於腦部和眼部等疾患。


老年眩暈應該做哪些檢查?

1、血常規、心電圖、B超(椎動脈血流),頸椎X線片或CT甚至核磁共振,前庭功能及電測聽等檢查。


2、椎動脈供血受阻的臨床簡易測試法:令患者仰臥,頭後仰伸出床沿外再左右轉頸,如在左右轉頸時出現眼震,表明椎動脈供血受阻。


老年眩暈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注意引起眩暈原發病的鑑別診斷,如頸椎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做相應檢查不難排除。


老年眩暈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眩暈的反覆發作可使高血壓病人發生中風。此時 ,由於動脈硬化等原因 ,可能使脆弱的血管破裂 ,引起腦出血。特別應引起注意的是 ,平時沒有用降壓藥控制高血壓的人 ,如果出現眩暈 ,往往會同時發生致命性的腦出血。此時 ,由於血壓的突然下降 ,可以發生一時性腦缺血或腦栓塞。高血壓引起的眩暈 ,是腦出血和腦栓塞的先兆。除眩暈外 ,如有頭重、手足麻木等症狀 ,那就更危險了 ,應積極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


老年眩暈應該如何治療?

一、發作時囑患者靜臥休息,避免聲、光等刺激,嘔吐者可予靜脈補液。


二、藥物治療:


1.鎮靜劑:


(1)巴比妥類藥物:魯米那0.05-0.1克肌注,2-3次/日,用於急性眩暈發作時的臨時措施。


(2)安定:對前庭核有抑制作用,首選安定5-10毫克肌注。


(3)氯丙嗪或異丙嗪:對中樞性及周圍性眩暈效果均好,可作用於前庭神經核區及小腦結節和蚓部,高血壓者禁用氯丙嗪,血壓偏低者慎用。


2.抗組織胺類。減低機體反應閾,作用於丘腦網狀結構,調節症狀,常用茶苯拉明50毫克,每日3次,比苯海拉明效果好。


3.鈣拮抗劑


(1)氯桂嗪(西比靈)能抑制前庭反應,5毫克,每晚1次。


(2)腦益嗪25毫克,每日3次。


4.鎮吐劑


(1)敏克靜:對迷走及前庭神經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並能降低機體對組織胺的反應,25毫克,2-3次/日。


(2)滅吐靈:主要抑制延髓的催吐化學感受器和腦幹網狀結構,5-10毫克,3次/日。


(3)舒必利(硫苯醯胺)有強大的神經安定及鎮吐作用,10-50毫克,3次/日。


5.抗膽鹼能藥


(1)東莨菪鹼:0.3毫克,必要時重複。青光眼、高血壓前列腺肥大慎用。


(2)阿托品:0.5毫克,必要時重複 青光眼、高血壓前列腺肥大慎用。


6.血管擴張藥


(1)煙酸:易發生皮膚搔癢。


(2)罌粟鹼30-90毫克加入5%葡萄液500毫升中靜滴,10天1療程。


(3)培它啶:有較強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內耳血流量,促進組織外液吸收,消除內淋巴水腫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液凝固作用,4-8毫克,1日3次口服或培它啶20毫克加入500毫升液體中靜滴1次/日。


老年眩暈應該如何預防?

老年性眩暈症患者不要一暈就用藥,四“常”可有效防治老年性眩暈。


一是常歡樂。老年性眩暈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做到思想樂觀,保持心胸開闊,儘量避免焦躁、憂慮、緊張等心理。


二是常運動。經常適當地開展一些體育鍛鍊,但運動量不宜過大,可採取散步、慢跑、體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環。


三是常吃素。飲食宜清淡,不吃油膩重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只要注意生活調理,就可使症狀得以緩解。


四是常檢查。對於原有高血壓者應注意觀察和調整血壓,糾正血壓的具體數值要視原來血壓而定,設法改善腦部的血液供應,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