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梗石斛

翅梗石斛

翅梗石斛,中國特有植物。國內分布在雲南南部至東南部(勐海、思茅、墨江至普洱、石屏)。生於海拔1150—16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翅梗石斛翅梗石斛

組中文名:黑毛組
組拉丁名:Sect.Formosae
屬中文名:石斛屬
屬拉丁名:Dendrobium
亞族中文名:石斛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b.Dendrobiinae Lindl.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分布

國內分布:產雲南南部至東南部(勐海、思茅、墨江至普洱、石屏)。生於海拔1150—1600米 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國外分布:緬甸、泰國寮國也有。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形態特徵

翅梗石斛翅梗石斛

莖叢生,肉質狀粗厚,呈紡錘形或有時棒狀,長5—11厘米,中部粗12—15毫米, 不分枝,具3—5節,節間長約2厘米,乾後金黃色。葉厚革質,3—4枚近頂生,長圓 形,長8—9.5厘米,寬15--25毫米,先端銳尖,基部具抱莖的短鞘,在上面中肋凹 下,在背面的脈上被稀疏的黑色粗毛。

總狀花序出自具葉的莖中部或近頂端,常具2朵 花,花序柄長1—4厘米;花苞片肉質,卵狀三角形,長約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子房黃綠色,長3—4厘米,子房三棱形;花下垂,不甚開展,質地厚,除唇盤稍帶淺綠色外,均為蠟黃色;中萼片和側萼片近相似,狹披針形,長約3厘米,寬1厘米,先 端急尖,中部以上兩側邊緣上舉。

在背面中肋隆起呈翅狀,側萼片的基部僅部分著生在蕊柱足上;萼囊近球形,長約4毫米;花瓣卵狀長圓形,長約2.5厘米,寬1.1厘米,先端急尖,具8條脈;唇瓣直立,與蕊柱近平行,長2.5厘米,基部具短爪,3裂;側裂片圍抱蕊柱,近倒卵形,先端圓形,上部邊緣具細齒;中裂片近圓形,比兩側裂片先端之間的寬小,唇盤密被乳突;蕊柱長約6毫米,蕊柱齒上緣具數個淺缺刻;藥帽圓錐形,長約5毫米,光滑。 花期3—4月。

本組

Sect.Formosae(Benth.Et Hook.F.)Hook.F.In F1.Brit.Ind. 5:710.1890.----Dendrobium sect.Nigrohirsutae Lindl.In J.Linn.Soc.Bot.3: 16.1859.——D.Grex Formosae Benth.Et Hook.F.,Gen.F1.3:500. 1883,——Dendrobium.Subgen.Nigrohirsutae(Lindl.)Kraenzl.In Engler,Pflan— zer.45(IV.50.H.B.21):85.1910.莖稍肉質,長或短,圓柱形或有時紡錘形。葉片和葉鞘被黑色毛,老時毛脫落;萼囊角狀或狹圓錐形;唇瓣3裂,邊緣無流蘇和毛。本組模式種:Dendrobium formosum Roxb.Ex Lindl,中國有7種。

本屬

翅梗石斛翅梗石斛

Sw.in Nova Acta Regiae Soc.Sci.Upsal.2,6:82.1799;Kraenzl.in Engler,Pfianzenr.45 (Ⅳ.50,Ⅱ.B.21):25.1910,——Ceraia Lour,F1.Cochinchin.:518.1790,Bom. Rei.----Callista Lour,1.C,516,519.1790,Bom.Rej.—— Oxystophyllum Bl,Bijdr.6:fig.38,et7:335.1825.——Apo— rum Bl,1.C.Fig.39.1825.附生草本。莖叢生,少有疏生在匍匐莖上的,直立或下垂,圓柱形或扁三棱形,不分枝或少數分枝,具少數或多數節,有時1至數個節間膨大成種種形狀,肉質(亦稱假 鱗莖)或質地較硬,具少數至多數葉。

葉互生,扁平,圓柱狀或兩側壓扁,先端不裂或2淺裂,基部有關節和通常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或有時傘形花序,直立,斜出或下垂,生於莖的中部以上節上,具少數至多數花,少有退化為單朵花的;花小至大,通常開展;萼片近相似,離生;側萼片寬闊的基部著生在蕊柱足上,與唇瓣基部共同形成萼 囊;花瓣比萼片狹或寬;唇瓣著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或不裂,基部收狹為短爪或無爪,有時具距;蕊柱粗短,頂端兩側各具1枚蕊柱齒,基部具蕊柱足;蕊喙很小;花粉團蠟質,卵形或長圓形,4個,離生,每2個為一對,幾無附屬物。

約1000種,廣泛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至大洋洲。中國有74種和2變種, 產秦嶺以南諸省區,尤其雲南南部為多。本屬模式種: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Epidendrum moniliforme L.)本屬國產種類中具細莖而花小的類群,如細莖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 Sw.、鐵皮石斛D.Officinale Kimuraet Migo、梳唇石斛D.Strongylanthum Rchb.F.、 美花石斛D.Loddigesii Rolfe、鉤狀石斛D.Aduncum Lindl.、霍山石斛D.Huoshanense e Z.Tang et S.J.Cheng等是中藥“石斛”的原植物;莖粗而花大的種類均可作花 卉供觀賞。

亞族

Lindl,Gen.Sp.Orch.P1.:45.1830,"Dendrobieae".附生或罕有地生草本,具假鱗莖或莖。莖常肉質,具多節,有時1至數個節間膨大成種種形狀。葉扁平、圓柱狀或兩側壓扁,有時肉質,基部有關節。花序側生或頂生,不分枝或分枝,具少數或多數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小至大,扭轉;側萼片基部常與蕊柱足形成萼囊;唇瓣著生於蕊柱足末端,基部常收狹成爪;蕊柱粗短;花葯俯傾;花粉團4個,成2對,不具花粉團柄,亦無粘盤;蕊喙常有粘性物質,為一薄膜所覆蓋;柱頭凹陷。本亞族模式屬:Dendrobium Sw.共含6屬,產亞洲熱帶地區和大洋洲,少數種類也見於亞熱帶地區。中國有3屬。

本族

Humb,Bonpl.EtKunth,Nov.Gen.Sp.Pl.1:269.1815.附生或較少地生或腐生草本,偶見攀援藤本;附生種類常有假鱗莖或肉質莖。葉基生或莖生,常為革質、紙質或肉質,罕有草質,少數無葉(腐生種類)。花變化較大;萼片合生或離生;唇瓣有距或無距;花葯以狹窄基部或花絲連線於蕊柱,常俯傾,兩藥室一般密接並藏於藥帽之內,花後常枯萎或脫落;花粉團一般4—8個,較少2個,蠟質或有時粒粉質,具或不具花粉團柄或粘盤,偶見粘盤柄;蕊喙一般位於柱頭上方。本族模式屬:EpidendrumL.共約340屬,全球均有分布,主要見於熱帶。中國有29個亞族含72屬。

亞科

地生、附生或腐生草本,具根狀莖、塊莖或假鱗莖。葉莖生或基生,摺扇狀、對摺或具網狀脈,草質至革質。花序(或花葶)頂生或側生;花通常兩側對稱,有特化的唇瓣,少有例外,一般扭轉,具1室子房;蕊柱通常具1枚能育雄蕊;花粉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2--8個,粒粉質或蠟質,其一端常伸出花粉團柄並連線於粘盤,也有直接連線於粘盤或通過粘盤柄連線於粘盤的,較少既無花粉團柄又無粘盤柄與粘盤的;柱頭1或2,凹陷或凸出;蕊喙通常存在,大或小。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種子通常兩端有延長的翅,較少無翅並有厚的外種皮。本亞科模式屬:OrchisL.共約690餘屬,全球均有分布。中國有4個族,42個亞族共167屬。

本科

翅梗石斛翅梗石斛

地生、附生或較少為腐生草本,極罕為攀援藤本;地生與腐生種類常有塊莖或肥厚的根狀莖,附生種類常有由莖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質假鱗莖。葉基生或莖生,後者通常互生或生於假鱗莖頂端或近頂端處,扁平或有時圓柱形或兩側壓扁,基部具或不具關節。花葶或花序頂生或側生;花常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少有為縮短的頭狀花序或減退為單花,兩性,通常兩側對稱;花被片6,2輪;萼片離生或不同程度的合生;中央1枚花瓣的形態常有較大的特化,明顯不同於2枚側生花瓣,稱唇瓣,唇瓣由於花(花梗和子房)作180°扭轉或90°彎曲,常處於下方(遠軸的一方);子房下位,1室,側膜胎座,較少3室而具中軸胎座;除子房外整個雌雄蕊器官完全融合成柱狀體,稱蕊柱;蕊柱頂端一般具藥床和1個花葯,腹面有1個柱頭穴,柱頭與花葯之間有1個舌狀器官,稱蕊喙(源自柱頭上裂片),極罕具2—3枚花葯(雄蕊)、2個隆起的柱頭或不具蕊喙的;蕊柱基部有時向前下方延伸成足狀,稱蕊柱足,此時2枚側萼片基部常著生於蕊柱足上,形成囊狀結構,稱萼囊;花粉通常粘合成團塊,稱花粉團,花粉團的一端常變成柄狀物,稱花粉團柄;花粉團柄連線於由蕊喙的一部分變成固態粘塊即粘盤上,有時粘盤還有柄狀附屬物,稱粘盤柄;花粉團、花粉團柄、粘盤柄和粘盤連線在一起,稱花粉塊,但有的花粉塊不具花粉團柄或粘盤柄,有的不具粘盤而只有粘質團。

果實通常為蒴果,較少呈莢果狀,具極多種子。種子細小,無胚乳,種皮常在兩端延長成翅狀。科的模式屬:OrchisL.全科約有700屬20000種,產全球熱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也見於溫帶地區。中國有171屬1247種以及許多亞種、變種和變型。蘭科是一個進化而複雜的科,至今對科內各類群間親緣關係的了解仍然是十分初步的。在目前已發表的許多蘭科系統中,以R.Dressier(1981,1993)系統較為全面,但該系統對鳥巢蘭族(ridb.Neottieae)的處理是有欠缺的。幸而C.Seidenfaden等人在“TheOrehidsofIndochina”(OperaBot.114:5--502.1992)和“TheOrehidsofPeninsularMalaysiaandSingapore”(1992)中有較合理的處理。本書基本上採用了後者的框架,但將等級作了調整,而對亞族的組成則更多地參考Dressler系統(PhylogenyandClassifica-tionoftheOn:hidFamily,1993)。

將蘭科分為3個亞科,蘭亞科之下分4個族。其中蘭族(Orchideae)與萬代蘭族(Vandeae)是比較自然的類群,而鳥巢蘭族(Neottieae)與樹蘭族(Epidendreae)則尚存在不少問題。在許多近代蘭科系統中,上述的4個族均被作為亞科,在亞科之下又有大量的族,在族之下則是亞族。應當說,大多數亞族的建立是比較客觀的。但族的組合則含有相當多的主觀性,甚至是勉強的拼湊。因此,避繁就簡,在蘭亞科之下只承認4個族,族之下則包含較多的亞族。這樣不僅簡化了層次,而且更為客觀和實用。當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有些問題仍然未能解決,如鳥巢蘭族與樹蘭族的特徵交叉過多,有些亞族較為龐雜等。這裡就不作詳細討論了。這裡要說明的是,本書所提供的“亞科與族的檢索表”和“蘭亞科分亞族檢索表”均系根據國產種類編寫而成的,未必完全符合族與亞族的全面特徵,在使用時務請加以注意。

活性研究

翅梗石斛翅梗石斛

第一部分:化學成分與部分化合物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研究:
石斛屬(Dendrobium)是蘭科(Orchidaceae)植物的一個大屬,全屬植物約有1000餘種,若干種石斛藥用歷史悠久,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肺潤止咳等功效。近年來,由於石斛資源希缺,有些藥用品種已處於瀕危狀態,而市場需求又在加大,因而導致了石斛市場價格高昂,影響了正常用藥。雲南省石斛種類較多,資源也相對豐富,尋找代替藥典用昂貴石斛的可行性,我們選擇對五種較便宜的五種非藥典用石斛的莖部位進行了它們的植物化學工作:長距石斛 (Dendrobium longicornum),鼓槌石斛 (D. chrysotoxum),翅梗石斛 (D. trigonopus),玫瑰石斛 (D. crepidatum)和報春石斛 (D. primulinum)。

1、對尚未見文獻報導且價格低廉的長距石斛(D. longicornum)進行了植物化學工作與初步的藥理活性篩選,從長距石斛乙醇提取物中分離鑑定了23個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7個:longicornuol A (1), trigonopols A (2), longicornuol B (3), 5-hydroxy-7-methoxy-9, 10-dihydrophenanthrene-1, 4-dione (4), 7-methoxy-9, 10-dihydrophenanthrene-2, 4,5-triol (5), 7, 11-dihydroxy-3-methoxy-10, 11-dihydrodibenzo[b, f]oxepine-10-carbaldehyde (6), 16, 17-dihydro-citrusin B (7); 已知化合物14個: batatasin (8), gigantol (9), moscatilin (10), aloifol Ι (11), tristin (12), 3, 3', 4-trihydroxybibenzyl (13), episyringaresinol (14), episyringaresinol 4’’-O-β-D-Gly (15), 3-(3-methoxy, 4-hydroxyphenyl)-1-Propanol (16), eugenyl-O-β-D-glucopyranoside (17), naringenin (18), methyl β-orsellinate (19), (3S,4S,5R)-3, 4, 5-trihydroxy-1-cyclohexene- carboxylic acid (20), 9-β-D-Ribofuranosyl-9H-purin- 6-amine (21), β-sitosterol (22), daucosterol (23)。其中化合物1和2為兩個新穎的酚性化合物。化合物(1-5,7)有一定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

2、從前人已進行一定化學工作,但易於栽培的鼓槌石斛(D. chrysotoxum)中分離得到17個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5個: chrysotoxol A (1), chrysotoxol B (2), trigonopol B (3), 4, 9, 11-trihydroxy-7- methoxydibenzo[b, e]oxepin-6(11H)-one (4), 5, 6, 9-trilydroxy-3, 4-dihydro- mthrdeen-1(2H)-one (5),化合物1-3是三個結構新穎的酚性化合物。已知的化合物有12個: chrysotobibenzyl (6), erianin (7), gigantol (8), tristin (9), 3, 3', 4-trihydroxybibenzyl (10), Plicatol B (11), Confusarin (12), 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benzodihydrofuran (13), episyringaresinol (14), 5, 6-dihydroxy-4'-methoxy- flacanone (15), β-sitosterol (16), daucosterol (17)。已知化合物中,10, 12-15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

3、從翅梗石斛(D. trigonopus)的乾燥莖中分離得到14個化合物,其中有兩個新穎的酚性化合物trigonopols A (1)和 trigonopols B (2),三個已知的雙苄類化合物moscatilin (3),gigantol (4),tristin (5),兩個菲類化合物moscatin (6), plicatol B (7),三個木脂素類化合物3-(4-Hydroxy-3-methoxyphenyl)-2-propen -1-ol (8), (-)-syringaresinol (9), episyringaresinol 4''-O-β-D-Gly (10), 兩個黃酮類化合物naringenin (11),(12),兩個甾體化合物β-谷甾醇(13)和胡蘿蔔苷(14)。6, 8和 9 為首次從該種植物中分離得到。

4、從玫瑰石斛(D. crepidatum)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1個化合物,其中有五個生物鹼: dendrocrepine (1), crepidine (2), crepidamine (3), 1-((5S, 6R, 7S, 8aR)-6-hydroxy-7-methyl-6-phenyl- octahydroindolizin-5-yl)propan-2-one (4), isocrepidamine (5), 三個聯苄類化合物: erianin (6), moscatilin (7), gigantol (8), 一個二氫黃酮4', 5, 8-trihydroxyflavanone (9), 以及β-谷甾醇(10)和胡蘿蔔苷(11)。

5、從報春石斛(D. primulinum)乾燥莖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鑑定了10個化合物,其中1個新化合物,5, 6, 9-trilydroxy-3, 4-dihydro- mthrdeen-1(2H)-one (1), 已知化合物9個: moscatilin (2), gigantol (3), batatasin (4), moscatin (5), 9, 10-Dihydro- moscatin (6), 10-dihydrophenanthrene-2, 4, 7-triol (7), (E)-4-hydroxy-4-(3-O -β-D-1-enyl)-3, 3, 5-trimethylcyclohexanone (8), β-sitosterol (9), daucosterol (10)。

從化學成分來看,五種石斛的茋類化合物有著不同程度的相似或相同。另外,從長距石斛、鼓槌石斛、翅梗石斛中分離得到的一類新穎的茋類化合物為首次分離報導。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篩選結果顯示,玫瑰石斛里的生物鹼dendrocrepine有著很好的活性,在58.1 μM的濃度下,五分鐘內對血小板凝集最大抑制率為56.82%。由此結果出發,可以考慮將玫瑰石斛代替藥典石斛用於抗血小板凝集方面。

第二部分:淡水海綿的化學成分研究:
從采自騰衝北海濕地的淡水海綿湖針海綿(Spongilla lacustris)里分離得到了11個化合物(1-11),其中化合物1為一新海綿脂:正二十四烷醇-1-O-β-D-葡萄糖苷(1)。化合物2是一從海洋海綿里得到過的海綿脂:2-羥基-丙基棕櫚酸-3-O-β-D-葡萄糖苷 (2)。化合物3-11是前人在海洋海綿里分離得到過的甾醇:膽甾醇 (3), 膽甾-5-烯-3β, 7β-二醇 (4), 5α-膽甾-7-烯-3β, 6α-二醇(5), 膽甾-5-烯-3β, 7α-二醇(6), (22 E)- 膽甾-5,22-二烯-3β, 7α-二醇(7), (24R或S)-24-乙基膽甾-5-烯-3β, 7β-二醇 (8), 5α-膽甾-7-烯-3β, 5, 6β-三醇 (9), (24 R 或 S)-24-乙基-5α-膽甾-7, 22-烯-3β, 5, 6β-三醇(10), (24 S)-24-乙基-5α-膽甾-7-烯-3β, 5, 6β-三醇(11)。從淡水海綿與海洋海綿具有的相似甾醇類化合物以及基於甾醇這類化合物的化學生物學穩定性,可以推測淡水海綿在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後其次生代謝成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遺傳保守性。
第三部分:山竹子果殼的化學成分研究:
山竺果殼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經常被用作治療腹瀉創傷皮膚炎症的天然藥物,針對山竹子(Garcinia mangostana)果殼化學成分的生物學活性研究表明其能夠抗細菌、抗真菌、止血、抗HIV-1蛋白,抗白血病細胞,促進抗腫瘤等作用。為尋找抗炎抗HIV有效活性成分,選擇山竺果殼作為實驗材料,從山竺果殼中分離得到七個化合物,通過MS,1D NMR以及與文獻對照鑑定它們為4個 酮類化合物:α-mangostin (1),β-mangostin (2),γ-mangostin (3),5, 9-dihydroxy-8-methoxy-2, 2-dimethyl-7-(3-methylbut-2-enyl)-2H, 6H-pyrano-[3, 2-b]-xanthen-6-one (4),表兒茶素 (epicatechin, 5),一個雙苄類化合物 egonol (6),和一個三萜類化合物 β-tocotrienol (7)。其中化合物5、6 及7為首次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化合物2和5表現一定的抗HIV活性,在200 µg/ml的條件下,其對HIV-1 RT的抑制率分別為41.97 %和47.72 %。(

蘭目分類(一)

鞍唇沼蘭
凹唇羊耳蒜
矮角盤蘭
矮大葉火燒蘭
矮石斛
矮小肉果蘭
凹舌蘭
凹舌蘭屬
阿里山石豆蘭
阿里山全唇蘭
北方鳥巢蘭
白肋翻唇蘭
斑葉蘭
八代天麻
白唇槽舌蘭
寶島套葉蘭
棒距玉鳳花
版納玉鳳花
扁葶鳶尾蘭
薄葉玉鳳花
白綿毛蘭
杯鞘石斛
杓唇石斛
北插天天麻
斑葉蘭屬
白網脈斑葉蘭
波密斑葉蘭
寶島杓蘭
白唇杓蘭
波密杓蘭
棒節石斛
寶島美冠蘭
杓蘭屬
報春石斛
棒莖毛蘭
半柱毛蘭
巴郎山杓蘭
北火燒蘭
斑葉杓蘭
版納毛蘭
報春貝母蘭
白花長距蝦脊蘭
斑葉杜鵑蘭
杓蘭
碧江頭蕊蘭
碧玉蘭
貝母蘭
斑唇貝母蘭
布袋蘭
貝母蘭屬
斑舌蘭
布袋蘭屬
白及屬
白花貝母蘭
白花捲瓣蘭
波密卷瓣蘭
斑唇卷瓣蘭
白齒唇蘭
抱莖葉無柱蘭
白毛卷瓣蘭
棒距蝦脊蘭
白及
苞葉蘭屬
柄葉石豆蘭
棒距無柱蘭
白花石豆蘭
保亭金線蘭
豹斑石豆蘭
棒葉鳶尾蘭
扁莖羊耳蒜
扁球羊耳蒜
長距玉鳳花
川滇玉鳳花
城口盆距蘭
長苞斑葉蘭
長葉斑葉蘭
釵子股屬
槌柱蘭
長穗釵子股
蔥葉蘭屬
側花兜被蘭
長序翻唇蘭
春天麻
齒片坡參
長瓣角盤蘭
齒片玉鳳花
橙黃鳶尾蘭
長距舌喙蘭
長爪厚唇蘭
長距石斛
翅梗石斛
長蘇石斛
長爪石斛
春石斛
草石斛
長苞美冠蘭
橙黃玉鳳花
叢葉玉鳳花
叉唇角盤蘭
粗距舌喙蘭
川滇斑葉蘭
長距美冠蘭
粗莖毛蘭
藏南石斛
長苞尖藥蘭
長囊毛蘭
串珠石斛
叉唇石斛
齒瓣石斛
昌江石斛
長苞毛蘭
長葉蘭
叉唇蝦脊蘭
叉柱蘭屬
長鱗貝母蘭
長柄貝母蘭
城口蝦脊蘭
翅萼石斛
長帽隔距蘭
長陽蝦脊蘭
春劍
垂花蘭
春蘭
川滇疊鞘蘭
叉枝牛角蘭
齒爪疊鞘蘭
長苞頭蕊蘭
長葉隔距蘭
匙瓣蝦脊蘭
車前蝦脊蘭
匙萼卷瓣蘭
脆蘭屬
長足石豆蘭
糙莖無柱蘭
城口卷瓣蘭
長距蝦脊蘭
長葉牛齒蘭
齒唇蘭
赤唇石豆蘭
齒瓣石豆蘭
齒片無柱蘭
長距無柱蘭
長臂卷瓣蘭
長苞無柱蘭
長葉苞葉蘭
槌柱蘭屬
長瓣釵子股
槽舌蘭
齒突羊耳蒜
長苞鳶尾蘭
釵子股
長唇羊耳蒜
多花盂蘭
對葉蘭
短距槽舌蘭
滇蘭屬
大花玉鳳花
地寶蘭
短距舌喙蘭
滇藏斑葉蘭
短距手參
短柱對葉蘭
冬天麻
滇南玉鳳花
滇蘭
對葉蘭屬
滇南盆距蘭
滇蜀玉鳳花
兜被蘭屬
短莖脊萼蘭
大花羊耳蒜
短瓣蘭
大花兜被蘭
大花釵子股
短唇鳥巢蘭
大花鳥巢蘭
大花斑葉蘭
多花地寶蘭
地寶蘭屬
大唇羊耳蒜
多葉斑葉蘭
大花盆距蘭
對莖毛蘭
大葉杓蘭
疊鞘石斛
短棒石斛
鈍葉毛蘭
滇金石斛
倒吊蘭屬
單花美冠蘭
刀葉石斛
大武斑葉蘭
大斑葉蘭
大花地寶蘭
大葉火燒蘭
單葉厚唇蘭
單葶草石斛
倒吊蘭
大腳筒
大花杓蘭
滇南毛蘭
對葉杓蘭
堆山石斛
短毛美冠蘭
大苞鞘石斛
兜唇石斛
東北杓蘭
滇桂石斛
短距蝦脊蘭
多花貝母蘭
大根蘭
獨占春
杜鵑蘭屬
多花蘭
大理鎧蘭
大雪蘭
單唇貝母蘭
大花頭蕊蘭
獨花蘭
大序隔距蘭
大黃花蝦脊蘭
德基叉柱蘭
短序隔距蘭
冬鳳蘭
短葉蝦脊蘭
大花蕙蘭
杜鵑蘭
短莖隔距蘭
疊鞘蘭
低藥蘭屬
滇蜀無柱蘭
滇南虎頭蘭
短序脆蘭
疊鞘蘭屬
兜蕊蘭屬
兜蕊蘭
大葉隔距蘭
獨花蘭屬
短距苞葉蘭
多花脆蘭
短柱齒唇蘭
低藥蘭
大花無葉蘭
大苞石豆蘭
單唇無葉蘭
大花叉柱蘭
滇越金線蘭
短序石豆蘭
短齒石豆蘭
德欽石豆蘭
多枝擬蘭
大花無柱蘭
帶葉卷瓣蘭
大魯閣叉柱蘭
滇西貝母蘭
短足石豆蘭
單花無柱蘭
滇南開唇蘭
等萼卷瓣蘭
滇南石豆蘭
大葉卷瓣蘭
短葶石豆蘭
多花指甲蘭
短耳石豆蘭
蝶花無柱蘭
淡黃花兜被蘭
滇南鳶尾蘭
單吉兜被蘭
大花對葉蘭
短瓣蘭屬
二花對葉蘭
鵝毛玉鳳花
耳片角盤蘭
二狹葉兜被蘭
二褶羊耳蒜
二葉兜被蘭
二色金石斛
鵝白毛蘭
峨眉手參
二葉玉鳳花
峨邊蝦脊蘭
二列葉蝦脊蘭
二裂蝦脊蘭
峨眉春蕙
峨眉金線蘭
峨眉無柱蘭
峨眉蝦脊蘭
二色石豆蘭
二葉石豆蘭
二脊沼蘭
粉葉玉鳳花
風蘭屬
反苞毛蘭
反瓣石斛
斧萼玉鳳花
蜂腰蘭屬
粉紅叉柱蘭
蜂腰蘭
鳳凰山石豆蘭
反瓣蝦脊蘭
輻射蝦脊蘭
富寧卷瓣蘭
芳香石豆蘭
伏生石豆蘭
方唇羊耳蒜
福建羊耳蒜
貴州地寶蘭
貢山盆距蘭
歌綠斑葉蘭
高斑葉蘭
光萼斑葉蘭
廣西舌喙蘭
瓜子毛蘭
廣東盆距蘭
鉤狀石斛
高莖毛蘭
高山石斛
高山杓蘭
高山毛蘭
鼓槌石斛
廣東石斛
鉤距是脊蘭
管花蘭屬
管葉牛角蘭
貢山貝母蘭
隔距蘭屬
廣東異型蘭
果香蘭
隔距蘭
鉤距蝦脊蘭
高山頭蕊蘭
貴州蝦脊蘭
廣東隔距蘭
高山無葉蘭
廣東石豆蘭
管花蘭
高莖卷瓣蘭
耿馬齒唇蘭
鉤梗石豆蘭
貢嘎無柱蘭
鸛冠卷瓣蘭
貢山卷瓣蘭
高山鳥巢蘭
廣布芋蘭
高山對葉蘭
廣東羊耳蒜
管花羊耳蒜
灰綠盂蘭
厚唇角盤蘭
厚瓣玉鳳花
合歡盆距蘭
火炬蘭
花葉對葉蘭
恆春羊耳蒜
黃花羊耳蒜
黃花堇蘭
紅松盆距蘭
褐黃玉鳳花
黃天麻
紅斑盆距蘭
火距蘭屬
喙房坡參
紅花石斛
黃花石斛
紅頭金石斛
虎舌蘭
厚唇蘭
黃石斛
黃花杓蘭
紅花斑葉蘭
何氏盆距蘭
花格斑葉蘭
海南盆距蘭
黃松盆距蘭
花蜘蛛蘭屬
合柱蘭
厚葉毛蘭
花蜘蛛蘭
虎舌蘭屬
火燒蘭屬
華石斛
海南石斛
火燒蘭
禾葉毛蘭
合柱蘭屬
霍山石斛
黃花美冠蘭
黑毛石斛
厚唇蘭屬
禾葉美冠蘭
華西杓蘭
褐花杓蘭
黃絨毛蘭
紅花隔距蘭
蕙蘭
黃蟬蘭
寒蘭
黃綠貝母蘭
弧距蝦脊蘭
葫蘆莖蝦脊蘭
褐唇貝母蘭
黃蘭屬
紅花宿苞蘭
紅花無柱蘭
紅萼齒唇蘭
河南卷瓣蘭
合萼蘭屬
禾葉蘭屬
合萼蘭
禾葉貝母蘭
黃花石豆蘭
黃花捲瓣蘭
黃花白及
和社叉柱蘭
禾葉蘭
虎斑卷瓣蘭
黃花無柱蘭
紅心石豆蘭
海南石豆蘭
環唇石豆蘭
華白及
恆春銀線蘭
紅斑石豆蘭
湖北羊耳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