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擬大豆

羽葉擬大豆

羽葉擬大豆,豆科、擬大豆屬植物,分布於中國海南等地。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羽葉擬大豆Ophrestiapinnata(Merr.)H.M.L.Forbes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1卷||豆科LEGUMINOSAE||擬大豆屬OphrestiaH.M.L.Forbes||羽葉擬大豆Ophrestiapinnata(Merr.)H.M.L.Forbes
1.羽葉擬大豆(海南植物志)羽葉大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6�1豆科)
Ophrestiapinnata(Merr.)H.M.L.ForbesinBohalia4:1003.1948.——Paraglycinepinnata(Merr.)HermanninU.S.Dept.Agr.Techn.Bull.1286:69.1962;海南植物志2:300.圖447.1965.——GlycinepinnataMerr.inLingnanSci.Journ.14:15.1935;中國主要植物圖說�6�1豆科653.圖633.1955.

植物形態

羽葉擬大豆,纏繞藤本。莖草質或近木質,植株幾全部被黃褐色、倒向的長硬毛。羽狀複葉具小葉5-7,葉長10-15厘米;托葉披針形,有脈紋;葉柄長3-6厘米,具槽紋;小葉紙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2.5-7(-9)厘米,寬1.4-3.8厘米,先端鈍至漸尖,有時具小凸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或被極稀疏的糙伏毛,下面密被白色糙毛,脈上較密;側脈每邊5-6條;小托葉針狀,長約1毫米,脫落;小葉柄長1-2毫米。總狀花序腋生,長4-10厘米;總花梗長6-10毫米;花小,單朵或成對,長約6毫米;苞片針狀,長約1毫米,基部具結節和關節,在果脫落後與萼均宿存;小苞片針狀或線形,長約1毫米,具縱脈紋;花萼膜質,具縱脈紋,長2.5-3.5毫米,裂片5,上面2裂齒合生而呈寬三角形,下面裂齒披針形,均比萼管短;花冠紫紅色至桃紅色,旗瓣提琴形,長5.5-6毫米,上面或至少先端被絲毛,翼瓣通常狹長橢圓形,具耳,有瓣柄,龍骨瓣長橢圓形,與翼瓣等長,有耳和瓣柄;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子房具胚珠2-8顆。莢果長圓形,長2.5-4厘米,寬6-8厘米,扁平,先端具短喙,密被黃褐色茸毛或長硬毛,果瓣於種子間有不明顯的縊紋,開裂後鏇卷;種子2-5顆,近圓形,扁平,直徑約4.5毫米,褐色或黑色,種阜隆起,乾膜質,鱗片狀。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羽葉擬大豆產海南。常生於曠野灌木叢中

豆科·菜豆族植物

菜豆族,豆科的一個族,包括:大豆亞族、菜豆亞族、木豆亞族;蝶豆亞族擬大豆亞族刺桐亞族、刀豆亞族、等7個亞族,有84屬,廣布於全球,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大豆亞族、菜豆亞族、木豆亞族已經單獨發任務,本任務僅包含其餘4族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