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陳酒

義門陳酒

義門陳酒文化源遠流長,始於春秋戰國,盛於唐宋時期,至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歷史。此酒以優質五穀為原料,取甘甜山泉作釀漿,酒香撲鼻、爽綿可口、醇厚宜人、馨香四溢,曾是聞名於天下的瓊漿佳釀,為歷代奉為貢酒,素有“江南瓊漿”之說。古詩中屢屢出現的“朗吟品陳酒,雅敘有高朋”,“待客開陳酒,留僧煮嫩蔬。”等句子。這裡的“陳酒”,原來是指義門陳酒。

義門陳酒

義門陳文化

在風景秀麗的廬山腳下,有一個名馳中外的義門陳村,一千多年前,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我國歷史上千古稱奇的義門陳文化.唐宋時期,這裡出現了世界家族史奇觀——江州義門陳,這是一個歷時十五代,三百三十多年,三千九百餘人同鍋共灶不分家的江南旺族.三百多年間,這個家族共同勞動、共同生活和族產公有、廚無異鄉、計畫浪費,她以儒家思想為指導、以忠孝禮儀為道德標準、和平共處、和諧發展,創建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社會,這裡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廢除私有財產,實行公有制“堂前架上衣無主,三歲孩兒不識母“和諧團結“丈夫不聽妻偏言,耕男不言田中苦”。“三千燈火讀文章,八百頭牛耕日月”﹐人們辛勤勞作,安居樂業;世代耕讀傳家,知書達理,是中國農耕社會裡團結最深、合居最長、人口最多的大家庭,受到唐宋兩朝七位帝王的分別旌表。受敕賜達二十七之多;明清時期也有多次表揚義門陳氏的文史記載.歷代官宦名儒競相題贈,如蘇軾、黃庭堅、朱熹、岳飛、歐陽修、陸游、文天祥、寇準、為義門陳氏題贈了三百餘首錦繡詩篇,一時間,義門陳文化名動天下,千古稱奇.

義門陳酒

義門陳酒文化源遠流長,始於春秋戰國,盛於唐宋時期,至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歷史。此酒以優質五穀為原料,取甘甜山泉作釀漿,酒香撲鼻、爽綿可口、醇厚宜人、馨香四溢,曾是聞名於天下的瓊漿佳釀,為歷代奉為貢酒,素有“江南瓊漿”之說。古詩中屢屢出現的“朗吟品陳酒,雅敘有高朋”,“待客開陳酒,留僧煮嫩蔬。”等句子。這裡的“陳酒”,原來是指義門陳酒。 

 據傳,春秋戰國時期陳國國君陳胡滿公(陳氏得姓始祖媯滿)因缺嗣而鬱悶,夫人太姬(周武王長女)也求子心切向神祈禱。一天,有位道行高深的法師對太姬說:“以名貴的新釀祭天,方得貴子”,於是,訪得當時年高近百的釀酒名師陳老九,囑以造酒。九公從神農井取甘霖,以神農五穀台的黃土造泥窖,秘制配方,精釀九九八十一天,終於造出通透醇香的“陳氏美酒”。陳胡滿公飲後果然得子,於是將“陳酒”定為宮中宴酒,並揮筆寫道:“天下佳肴何足愛,獨有陳酒最宜人”,並令工藝不得外傳,造酒人一律與外界隔絕。獨有太姬貼身宮女可以出入禁地,此女聰慧過人,留心察問,竟討得釀造之術,九公歸天后,這宮女便成為“陳酒”釀造的唯一傳人。過了一段時間,陳國市場上出現了女兒造酒、賣酒的酒帘,酒香陶醉了神仙。據說有箇中年婦人深愛陳酒,酒飲之後變成俊俏的女郎,後來進山成了神仙。好多年後,有人在山裡還看見她妙齡少女一般的芳容呢。晉朝初年,東吳孫權的御醫鄭泉,晚年回到家鄉淮陽,陳酒的甘美使他飲而成癖,他說:“願得美酒,置於床,喝飽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臨死前,他對酒友說:“務必葬我於窖旁,百年後化為泥土,做成酒壺,方稱我心”。 

 古老的陳酒不只是存在於傳奇故事之中,其不斷傳承和精進的釀造技術,走進了一個江南的村莊——唐宋時期負有盛名的義門陳家。陳氏從戰亂中從北方向南遷徙,定居於廬山腳下,今江西德安車橋義門村,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北方社會的文明,還帶來了陳酒的精湛釀造工藝。

江州(今九江)地處長江中下游,氣候溫濕,四季分明,冬天特別寒冷,飲酒禦寒是當地居民的習慣,陳酒傳入後,義門陳家的釀造者在保留原有配方精髓的基礎上,結合當地五穀雜糧造酒工藝,減剛烈,增婉柔,使之口感調和,回味綿長,創造出新版的“義門陳酒”。

大量的史志及宗譜不僅記載著“義門陳”光輝的歷史,而且還記載著千古聞名的酒文化,據考:義門陳家於唐開元十九年(731年)進入德安的當年就興建了“義門陳”酒坊,並負有盛名,因其郁香撲鼻、綿爽可口、醇厚宜人,被稱之為“江南瓊漿”,至宋朝淳化四年(公元994年)已譽滿全國,奉為貢酒。

宋朝淳化四年冬,宋太宗趙光義召見義門陳第七任家長陳競,賜一梨,一鴿,陳競當時就把梨吃了,太宗問其為何一人獨享,競答日:“陳氏永不分離(梨)。”太宗驚喜賜表一束,競把御賜鴿帶回家,並將鴿搗碎和酒,合門三千九百餘口共賞其味,後人詩云:“陳酒和鴿,滿門好合,擱和陳酒,義門長久。”陳競為謝皇恩,貢陳酒三擔,太宗龍顏大喜:“陳氏一門,鹹知天恩,誠哉!義門也”並賜酒詩一首:“陳酒醇厚耐品賞,空盞尚留滿室香,風來隔壁引人醉,雨後開瓶百步芳,傳聞瓊漿天下有,不知何時到汴梁,今霄暢飲義門酒,恰似李白臥雲床。”從此,義門陳酒被奉為貢酒,譽滿海內。此事後人有詩為證:“益壽延年卻風雨,香甜綿軟不來頭。碎鴿和酒驚天下,千載釀成第一流!” 

 後來,名人大儒飲酒而吟者益眾。宋名相寇準在《題江州義門》詩中寫到:“郎吟開陳酒,雅敘煮青蔬.”後有大詩人蘇軾與秦觀游廬山,夜宿義門陳山莊時寫到:“須叟憂本元名,解除百憂有陳酒.”後人登義門陳酒樓欣賞東坡墨跡,即興吟道:“宋朝東坡秦少游,對酌陳酒話書樓,馨香四溢常樂里,書貼陳釀兩相留。”又有宋代宰相李昉在《義門陳氏山房》詩中寫到:“待客開陳酒,留僧煮嫩蔬.”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喝了義門陳酒贊稱:“蘇杭佳肴名天下,江南瓊漿義門陳.”到了清道光六年,義門陳酒年銷三十二萬餘斤,已遠銷全國各通都大邑。清末因戰事頻繁,酒坊遭劫,成為廢墟。後人在研究義門陳酒文化時,不僅發了當時產酒取水的古井,而且古書上還記載了古老的釀酒工藝,都完好無損的保存下來了。現在古老的文化名酒“義門陳”又重現於世,人們給它冠以新的包裝,不僅保持了原有酒的高尚品質,還給人們帶來了古老文化的享受。新義門陳酒經國家檢測部門認定為當今上等優質白酒,給人們帶來古老文化的享受。2008年4月11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對義門陳酒作了專題介紹。義門陳酒受到人們世代讚譽、至今在市場銷售供不應求。

今天,義門陳酒廠秉承古風、源取自然、效法古方、科學精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義門陳酒的釀製工藝比同源於陳氏釀酒古方五糧液更勝一籌,將再塑“江南瓊漿”之美譽,它濃縮歲月,傳承文明,向人們述說著往日的故事……飲之、樂之、醉之、無限情懷,盞在杯中。

義門千秋留萬代佳話陳酒一觚醉千載豪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