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

羔是漢語文字,同本義 [lamb;kid]卿執羔。――《周禮·大宗伯》。註:“取其群而不失之類。”羔取其執之不鳴,殺之不號,乳必跪而受之,類死義知禮者也。――《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注。

基本信息

讀音

kid; lamb;

羔

gāo

(1)

(會意。從羊,從火。“火”指羊子的生命之火,亦兼指新生的羊子體溫較高。本義:新生的羊子)

鄭碼:UCUO,U:7F94,GBK:B8E1

筆畫數:10,部首:??,筆順編號:4311214444

kid;lamb;

謎語

謎語:無尾羊過河(打一字)

謎語解析:無尾羊過河,首先大家可以從字面上看,肯定和羊和水有關係,沒有尾巴的羊從水中過。“水”的這部分在無尾羊的下面。

其它意思

(3)

又如:羔裘(古代諸侯用為朝服的小羊皮袍);羔雁(羔羊和大雁;為訂婚的一種禮物;古代用為卿、大夫的贄禮);羔幣(古代用羔皮作幣帛,用作徵聘賢士的禮品);羔犢(羊羔和犢。常比喻弱的一方)

(4)

幼小的生物 [young animal]。如:羔子

(5)

樹秧或菜秧 [sprout]

黃菘養土羔,老楮生樹雞。――《東坡集》

羔羊

gāoyáng

(1)

[lambkin;kid;lamb]

(2)

小羊。尤指未滿一歲或未長恆齒的小綿羊

(3)

天真、純潔、溫順而柔弱的人

…她究竟是可憐的小羔羊。――朱自清《生命的價格》

羔子

gāozi

[lamb;faun;kid] 小羊,也指其它一些動物的小崽子

gāo ㄍㄠˉ

(1)

小羊:羊~。~羊。~兒皮。

(2)

泛指動物的幼崽兒:鹿~兒。牛~兒。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古牢切《集韻》居勞切,音高。《說文》羊子也。《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周禮·春官·大宗伯》卿執羔。《注》羔,小羊,取其羣而不失其類。

拼音是g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