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RQ-8A是美國諾思羅普•格魯門公司的瑞恩航空中心為美國海軍研製的下一代艦載垂直起降戰術無人機(VTUAV),用於執行偵查和瞄準任務,軍方編號RQ-8A。試驗進入了至為關鍵的一年。RQ-8A“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將與新的通信網路連結,並裝備魚雷和其他武器系統。美海軍希望這種無人機平台能成為一種多功能武器系統,承擔海上巡邏偵察任務和進行反潛、反艦和反水雷作戰。RQ-8A“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已經展示出美海軍武備發展和作戰方式的一個新變化。它將是美海軍艦載武器中的新利器。其多用途改型MQ-8B正在研製之中。該系列無人機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經費緊缺。

基本信息

布局設計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VTUAV系統由“火力偵察兵”無人機、任務載荷、地面控制單元、數據鏈設備、遠程數據終端和地面維護設備構成。為降低項目成本和風險,“火力偵察兵”無人機採用施韋策公司的330SP型有人直升機的機體改裝而成,保留了該機原來的主體結構發動機鏇翼傳動系統,改進了外形以提高速度、增大了油箱以增加續航時間,用余度飛行控制系統以及實現無人飛機任務所需的機載設備、軟體和任務載荷取代了飛機座艙,通信系統、機載設備和軟體大部分由NG-RAC的“全球鷹”的系統發展而來。
該機的動力裝置為單台羅羅公司的功率為313kW的聯信250-C20W渦軸發動機,驅動一副直徑為8.39m的主鏇翼,轉速466~471rpm。

“火力偵察兵”採用直升機方式起降,可在距基地200km的目標上空定點盤鏇3小時。地面控制單元集成戰術通用數據鏈和AN/ARC210UHF/VHF無線電台,可同時監控3架“火力偵察兵”,並可利用戰術控制系統將通過“火力偵察兵”獲得數據傳播到C4I系統。

按原計畫,美國海軍將需求23套VTUAV系統(共92架飛機),2003年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2001年底,海軍考慮到該機的生存力低,決定取消該計畫,但小批量生產仍繼續,用於試驗目的。2003年海軍又決定繼續支持該項目,撥款要求NG-RAC在2004財年為其生產8架無人機和2個地面站。今年10,美國陸軍也決定選擇“火力偵察兵”的改型RQ-8B作為其未來總和戰鬥系統中的偵察無人機,將從2004年起授予NG-RAC一項價值1.15億美元、歷時3年的契約,生產7架RQ-8B供其試驗評估,預計2010年將採購180架。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和RQ-8B“火力偵察兵”有著很大不同。RQ-8A鏇翼用3個槳葉,而RQ-8B用4個槳葉。此外,兩者的感測器航空電子設備也有明顯區別。RQ-8B“火力偵察兵”已被美陸軍選作“未來作戰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將成為旅級部隊裝備的戰術無人機。它的開發進展為RQ-8A研製提供了經驗。“火力偵察兵”由有人直升機搖身一變成了無人直升機。改裝充分利用成熟的直升機技術和零部件,僅對機身和燃油箱作一些改進,而機載通信系統和電子設備又採用了諾-格公司自家的“全球鷹”無人機所使用的系統,這樣做顯然有利於節省成本和縮短研製周期。採用了“全球鷹”系統,偵察能力強了,可它也變成了一種相當高價的偵察平台。
該機的機械部分大量採用了民用Schweitzer333型直升機的成熟技術。

作戰性能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無人直升機與其他無人機不一樣。它行動適應性強,可在狹窄的場地和艦船上垂直起降,能全自主飛行,具有良好的超低空和貼地飛行能力。它與有人直升機不一樣。它不必擔憂人員傷亡,也不會有因人員體力、精力疲乏而影響作戰功能的問題。它噪聲很小、結構尺寸也小巧,空中行動很難被察覺。它可以全天候深入縱深和危險地區上空執行任務,可實現美軍“零傷亡”戰略戰術。

該機具備一定的自主能力。2003年6月,在最近的飛行試驗中,RQ-8與其地面站之間通信聯絡被故意中斷。該“火力偵察兵”自主返回預定點,並自行著陸和關閉發動機。這次機動飛行是6月10日在馬里蘭州帕塔克森特河附近的韋伯斯特空軍基地進行自主飛行任務過程完成的。無人機與其地面站之間在回收過程中始終沒有通信,以考驗飛機的自主能力。這次成功的回收結果表明‘火力偵察兵’可快速和自主地對中斷通信之類意外任務事故作出反應的能力。這進一步證明該無人機系統的自主和成熟水平及其進行全部任務的靈活性。

高超的偵察能力是RQ-8A“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的主要特點。它將是一個先進的感測器平台,攜帶通用原子公司提供的具有地面活動目標指示器的Lynx合成孔徑雷達,機上裝置有光-電/雷射感測器雷射指示器/測距儀,可以提供情報、偵察和監視功能並且極其精確。它能在6000米高空巡飛,能在150海里的範圍內執行任務。它將建立先進信息體系結構(AIA),那是一種機載、互聯的通信網路。有了AIA就可使戰術用戶直接從與“火力偵察兵”相連結的監視平台下載目標圖像,並重新調整感測器來獲取更新的圖像。它還將成為一個有威脅的殺傷平台,裝備實施反潛、反艦、反水雷戰和自衛的武器系統,包括探測聲吶魚雷“海爾法”飛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電子系統部將為“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系統提供有效荷載,其中還包括裝備電子光學和紅外感測器和一套雷射指示器/測距儀。此外,ASTAMIDS空中探雷系統未來還將裝備RQ-8B“火力偵察兵”無人機,ASTAMIDS探雷系統將裝備綜合多功能感測器和電光紅外/多功能光譜成像設備,可用於探測有規律部署的地表地雷、埋藏地雷以及分散部署的埋藏地雷。此外,ASTAMIDS系統還可用於探測障礙物、作戰車輛和其他作戰目標,其中包括偽裝目標

2005年12月,美國庫比克公司下屬的庫比克國防套用公司贏得諾斯羅普公司1100萬美元的契約,將為美國海軍的MQ-8B"火力偵察"垂直起降無人機提供戰術通用數據鏈。戰術通用數據鏈包括空中和地面兩個數據終端,頻寬可以達到10.71兆比特/秒,可以傳送攝像機雷射器紅外瞄準感測器以及雷射指示器/測距機的數據,可以實現無人機與濱海戰艦上控制站的無縫連線,並通過了國防部的聯合互操作性的測試。庫比克公司的其他型號的數據鏈已經或即將配裝到美國海軍的各種艦艇上,這些數據鏈是同類產品中唯一能夠與老式系統實現不同供應商、不同平台互操作的數據鏈。

前景發展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2006年8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近日在獲得美國海軍授予的一項總額1.36億美元的補充契約後,已順利進入MQ-8B"火力偵察兵"垂直起飛和著陸戰術無人機(VTUAV)項目的系統研製與演示驗證(SDD)階段的最後一個階段。MQ-8B無人機計畫於今年年底首飛。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綜合系統部VTUAV項目主管DougFronius表示,該契約預示著海軍偏愛MQ-8B無人機,這說明海軍將會訂購原先預估的9架這種無人機。Fronius稱,今年1月海軍首先授予生產4架MQ-8B的契約,現在又增加訂購契約使生產數量增加到7架,預計年底前還將增加訂購另外兩架的契約。Fronius同時還稱,除海軍外,還將為美國陸軍提供8架MQ-8B,該型機已被選作美陸軍"未來戰鬥系統(FCS)"中的Ⅳ級(旅級)無人機,也是FCS已規劃的無人機中最大、最高級的一種。它將主要用於執行情報/監視/偵察(ISR)任務,為指揮官提供實時的戰場狀況信息。MQ-8B是基於Schweitzer四槳葉民用直升機改型而成,與三槳葉MQ-8B型無人機相比,續航及載荷能力都有更大的提高,加裝了光電/紅外感測器、合成孔徑雷達以及雷射測距儀,可以攜載"海爾法"飛彈、70毫米Hydra火箭彈等。

2007年4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稱,美海軍瀕海作戰艦(LCS)項目的推遲預計並不會減緩MQ-8B“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的引入。近期由於成本的增加促使海軍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LCS原型艦停工的命令,通用動力公司也同時在進行一項LCS的研製工作。對於LCS項目的推遲,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的商務開發副總裁Fuqua表示,“LCS項目不會影響“火力偵察兵”項目的根本,並正與海軍密切合作以維持“火力偵察兵”的初始作戰能力(IOC)。定於2008年與LCS集成的MQ-8B“火力偵察兵”取得初始作戰能力,“火力偵察兵”無人機可使用替代著陸的艦艇或其它著陸平台,總體上該項目將按照計畫逐步地開展。”MQ-8B於去年12月18日在馬里蘭州海軍帕塔克森特河航空站首飛。每套“火力偵察兵”系統包括3架飛機,基準載荷包括光電/紅外感測器、雷射指示器和測距儀,儘管海軍最終還希望該無人機能攜帶一部雷達。Fuqua稱,今年整個春季直到夏季將進行一系列試驗點的試飛,隨後於今年夏秋季節試飛任務載荷,然後在秋冬時進入技術評估階段,作戰評估將於2008年春開始,計畫於2008年底取得初始作戰能力。

2007年6月,美國防部日前宣布,MQ-8B“火力偵察兵”已經到達“節點C”,意味著其小批量初始生產階段的開始。在國防部採購程式中,“火力偵察兵”是美國海軍中的第一套、美國所有軍種中的第三套到達“節點C”的無人機系統(UAS)。這是“火力偵察兵”計畫和所有無人系統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在完成“節點C”之後,“火力偵察兵”計畫就能夠在今年秋天繼續進行攜帶載荷的飛行試驗,進入初步的作戰評估,然後按計畫在2008年獲得初始作戰能力。“火力偵察兵”在“近海戰鬥艦”(LCS)上的作戰需求包括實時視頻圖像採集、情報蒐集、通信中繼、精確目標指示和戰鬥毀傷評估。

2007年8月,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lAirSystemsCommand,NAVAIR)目前正在研究為MQ-8B"火力偵察兵"(FireScout)垂直起降無人機配備何種型號的武器系統。來自NAVAIR的訊息來源告訴《簡氏防務周刊》記者說,美國海軍希望於2010年正式裝備這種無人機,目前NAVAIR正在對該機將裝備的幾種武器進行評估,相關工作預計將於今年秋季結束。NAVAIR目前正在評估的武器包括: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開發的GBU-44"蝰蛇打擊"(ViperStrike)小型制導炸彈,該彈重19千克,採用雷射制導,帶有3千克戰鬥部,目前正在使用美國陸軍的RQ-5"獵人"無人機進行測試;以色列拉斐爾軍械發展公司((RafaelArmamentDevelopmentAuthority)研製的"長釘(Spike)"遠程飛彈,該彈重4千克,採用光電制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直接攻擊制導火箭彈(DirectAttackGuidedRocket),該彈是一種彈徑2.75英寸(70毫米)的制導火箭彈。此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AGM-114"海爾法(Hellfire)"飛彈也在NAVAIR的評估範圍之內。

研製歷程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2007年12月,美國陸軍裝備的"火力偵察兵"(FireScout)RQ-8A/MQ-8B(其中RQ-8A為驗證試驗型,MQ-8B為生產型)無人直升機有著豐富多彩的歷史。對美國陸軍這個領先用戶來說,該機是取他山之石而攻玉的結果;而在美國海軍這個最初的項目啟動者中,它卻是經歷了一番反覆。"火力偵察兵"項目最初是由美國海軍發起,但後來取消了。美國陸軍把這個構想拿過來,按自身要求改編了有關目標和戰術技術指標之後,作為正式的研製與採辦項目實施。在美國陸軍的堅定支持下,總承包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在該機的研製和試驗中連續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美國海軍後來又重新恢復了該項目。現在,甚至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對該機產生了興趣--在該軍種支持下,"火力偵察兵"很有可能會投標其擬在2008~2010年開展的"垂直起飛無人機"項目競爭。現在,"火力偵察兵"已經成為美軍兩個大型國防裝備採辦項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一是美國陸軍有史以來最大的採辦項目--"未來戰鬥系統"(FCS),其二是美國海軍實施瀕海作戰的一種關鍵裝備--"瀕海戰艦"(LCS)。在FCS中,該型機已被選作Ⅳ級(旅級)無人航空器,也是FCS已規劃的無人航空器中最大、最高級的一種;在LCS上,該機最初將是反水雷戰任務模組的一部分。目前,該項目正繼續得到兩大軍種的穩定支持,項目進展順利,狀態很"健康",今年已被批准投入小批量生產和開始初始(用戶)作戰試驗與評定,2008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目標預計會順利實現。

技術數據

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美國火力偵察兵無人機
基本數據
鏇翼直徑 8.39m
尾槳直徑 1.3m
機身長(尾槳鏇轉) 15.54m
鏇翼槳盤面積 55.18m2
重量及載荷
空重 660kg
最大起飛重量 1293kg
任務燃油重量 360kg
性能數據
最大飛行速度 278km/h
巡航速度 200km/h
實用升限 6096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