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貶值

美元貶值

美元貶值旨在降低美國製造的出口[經貿術語]商品價格、增強美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同時,還可以使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進而帶動國內物價的回升,緩解通貨緊縮問題。美元貶值,以美元結算計價的東西(石油和黃金為主)的“價格”上漲,外匯顯得力不從心,購買力下降。另外,由於美聯儲用了寬鬆的貨幣政策,胡亂印發鈔票。導致美國債券縮水,進而蒸發。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美元貶值美元貶值

金融危機爆發後,投資者一直把美元當做避險貨幣,紛紛買入美元,致使美元連續走強,但是量化寬鬆政策將導致未來出現通貨膨脹,市場預期美元將要貶值,於是拋棄美元,導致美元大跌。他認為,短期內美元反彈的可能性很小。渣打銀行昨天發布的研究報告也認為,美元指數將在今年二季度全球經濟預期見底後開始回落。與2001年經濟衰退時美元走勢類似,當時美元在經濟衰退期走強,而2002年初經濟預期見底後,美元隨即大幅下跌。

原因

1美元貶值

美元的不斷下滑有著不可抗拒的原因,除了美國政府為了幫助企業增加出口競爭力而默不作聲外,還存在著利率差異大、經濟數據差強人意、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原因。另外,美國經濟存在通貨緊縮的隱患,而貨幣貶值正好是打擊通貨緊縮的重要武器之一。

首先,吸引國際投資者拋售美元、轉向歐元的主要原因是美國與歐洲的利率差。

其次,一直以來,美國經濟的強大是支持美元走強的根本原因。但近來,美國經濟的表現卻令人失望。由於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衰弱的製造業,上周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評論從中立轉向負面,這對美元貶值產生了重要影響,打擊了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

最後,美聯儲對通貨緊縮的擔憂又加大了美元的壓力。分析者認為,為了避免通貨緊縮的出現,美國政府很可能會讓美元適當貶值。美元貶值在降低美國製造的出口商品價格、增強美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同時,還可以使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進而帶動國內物價的回升,緩解通貨緊縮問題。

對策

(圖)美元貶值美元貶值

匯市:建議把美元換成英鎊澳元

由於美元持續大幅下跌,人民幣對美元走出了近期少見的升值走勢,周四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在6.8301,創出今年新高,周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報在6.8293。交易商指出,相對美元對其他貨幣的大幅貶值,人民幣中間價的小幅上漲顯示了央行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堅定決心,預計美元兌人民幣的即時支撐在6.8260。不過目前在海外市場上,人民幣/美元仍存在很強的貶值預期,19日海外無本金交割(NDF)市場上,一年期人民幣/美元匯率報在6.8553,這意味著市場預期一年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貶值到6.8553,較昨日央行公布的人民幣/美元匯率中間價6.8293貶值0.4%。對此中國銀行(601988行情,愛股)分析師石磊認為,隨著美元逐漸走軟,海外無本金交割(NDF)市場中人民幣貶值預期將在2009年下半年逐漸消失。隨著美元暴跌,歐元走出一波強勁上漲行情,昨日凌晨一鼓作氣突破1.34關口,創下自1999年誕生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市場對歐元反彈瀰漫起一股樂觀的氣氛。招行外匯分析師劉東亮表示,目前歐元反彈幅度看上去很理想,但也有很大不確定性。目前市場只是演繹了一種短期過激表現,就如同膝跳反應一樣,畢竟量化寬鬆政策並不只是美聯儲專利,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也都在購買國債,為什麼只有美元被做空呢?他認為,歐元的操作應該在高位做空,等匯率突破至1.38以上,應該是做空歐元比較理想的位置。趙嘉健也認為,從技術面看目前歐元離歷史底部還很遠,因此繼續上漲動力不足,而英鎊和澳元已跌至歷史低位,繼續下跌空間很小,反彈空間則較大,因此建議投資者不妨把美元換成英鎊或澳元。

金市:短期宜觀望,長期看漲

由於美聯儲大舉購買國債訊息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周四漲,4月契約收於每盎司958.80美元,上漲69.70美元,漲幅為7.8%。紐約現貨金也大幅上漲,周三紐約現貨金一改此前頹勢,從900美元之下返身而上,大漲60多美元,周四金價在歐美時段再次大幅上揚,漲至950美元上方,最終價收盤於954.20美元,上漲16.30美元或1.74%。

黃金連續大漲,投資者便開始憧憬短期內三顧1000美元盛景。高賽爾研究中心貴金屬分析師方靜認為,投資者應該冷靜下來思考金價上漲的動力何在。她認為,前期推動金價上行避險潮已經消退,這一點,從美元連續兩天大跌中可以看出,美元暴跌的導火索是美聯儲購買債券政策,但實質是前期避險資金出逃。金價上漲得益於前期1000至890美元獲利盤消化,才沒有導致和美元同樣的暴跌局面,其上行動力卻被釜底抽薪,至少短期如此。

不過對金價長期走勢方靜還是看好的。她認為,通脹作為本輪全球救市的成本目前並沒有顯現出來,但市場逐漸在聚焦,這是黃金長期利好的關鍵因素。然而,短期內很難被市場認可,畢竟,當前我們還處於通縮階段。因此,我們有必要謹慎對待當前的上漲,而非一味陶醉於“一路高漲”的夢幻之中。她認為,在金價短期內已經上漲不少的情況下,建議保守投資者持幣觀望為好。

大宗商品:價格低,面臨投資機會

由於美聯儲宣布再向市場注資超過1萬億美元,導致美元對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下跌,紐約市場油價19日大幅飆升7%至每桶51美元之上,創下今年以來最高盤中和收盤價格。另外,最近兩天國內期貨市場上的銅、鋁等大宗商品價格也紛紛上漲。專家表示,在通貨膨脹條件下,最能保值的資產是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鈔票都是印出來的,如果其他國家央行都像美聯儲那樣開動印鈔機,鈔票也會貶值。”趙嘉健認為,儘管投資者可以把手中貨幣換成其他貨幣,但相對而言,黃金等大宗商品更能保值。高賽爾研究中心貴金屬分析師方靜則認為,目前黃金已處在高位,銅鋁等基本金屬價格剛剛低位企穩,或許更加有吸引力。

提醒

(圖)美元貶值美元貶值

美聯儲購買國債暗藏陷阱

《貨幣戰爭》作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在部落格中表示,美聯儲購買長期國債可能是個陷阱,意在刺激國債價格,讓其他國家來購買。

他認為,美聯儲公布將直接動用3000億美元購買美國長期國債,這是近50年以來的頭一回。實情是,各國中央銀行最近紛紛拋售美國長期國債,離岸對沖基金在狂拋兩房債券,美聯儲已成為美國長期債券的最後買主。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美國的長期債券是美國金融體系的生命線,長債被拋棄導致美聯儲直接介入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通貨膨脹和長期蕭條。

因此,在G20會議之前,美國要要搞出一個“人造牛市”來為歐巴馬拉抬氣勢,在一片牛市大吉的迷幻氣氛中,希拉蕊才可能給頭暈眼花的各國代表的口袋裡塞進一些美國長期國債。即將召開的G20大會,不過是美國搞的一場美國債券的超級路演而已。

影響中國

(圖)汪澄清:美元貶值是美國獲取財富的...)汪澄清:美元貶值是美國獲取財富的...)

中方指責美元貶值對開發中國家造成傷害

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仍然是不可逃避的一個焦點。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在保爾森指責人民幣匯率的同時,作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周小川也踢出了臨門一腳,開始有力的回應:美元貶值才是人民幣被迫不斷升值的罪魁禍首。周小川則指出,美元疲軟推高了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引發通脹並對開發中國家造成了損害。他在“管理金融和巨觀經濟周期”的分論壇上說,“飛漲的大宗商品價格對中國人民幣匯率造成了過度的壓力,並導致中國通脹上升。許多開發中國家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刺痛。”

美國表示

美元大幅度貶值在世界經濟中造成的混亂已經有目共睹:初級產品價格扶搖直上,全世界通貨膨脹壓力加劇;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貨幣混亂。“除此之外,最大的後果是‘山姆大叔’藉此變相賴債。” 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到2006年末,外國在美資產已達162946.19億美元,扣除美國海外資產137549.90億美元,美國淨負債高達25396億美元。梅新育表示:“由於中國是全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且儲備資產絕大多數是美元計價資產,中國由此受害特別深重。”

保爾森的回應是,不排除布希政府與其他國家攜手干預匯市,在外匯市場上買進美元的可能性。

應對方法

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數據顯示,繼4月中國減持44億美國國債之後,6月中國再度減持251億美元美國國債。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有,呈現出一種波動狀態。

對於美元後市走向如何,中國應該如何持有美國國債,我們應該如何規避可能存在的貶值風險,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相關專家。

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未“亡羊”也要“補牢”

美元或許不會對歐元或日元大幅貶值,但其真實購買力可能嚴重縮水,對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可能顯著貶值。

就目前來看,美元市值存在不確定性。隨著國際油價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美元的疲態初現端倪。這其中確實存在一些客觀因素,如國際投資性資金趁機興風作浪、短期內開發中國家利益需求增強等。但從上世紀70年代的經驗來看,大宗商品價格走強,自然會對作為計價貨幣的美元產生向下壓力,同時也將惡化美國的貿易條件,從而擴大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進而增強美元貶值的壓力。

當然,雖然我國在6月份減持了251億美國國債,但是具體到減持項目,我們應該看到,我們是拋出了500億短期國債,換持了240多億長期國債。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對美元的後市還是具有信心的。並且包括日本與英國在內的國家也同時在增持美國的長期國債,說明各國對美元後市的判斷基本一致。

鑒於短期內美元可能存在的貶值風險,我們一方面要控制美國國債的持有量,另一方面要考慮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並且同時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調整出口導向的發展策略,以規避美元貶值帶來的風險。

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高級分析師譚雅玲:要持續保持對美元的信心。

對美國國債持有的波動性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也是如此,也會是有上有下有進有出的,不值得大驚小怪。

此次拋出美國國債,只是在一個正常範圍內的調整。與心態無關,更不是說對美元信心不足。這么說只會給自己找麻煩。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與市場價值不曾改變,美元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幣,也是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當今國際金融市場的結構依然是以美元為主。中國應對美元保持信心,這是由美國的實力所決定的。

從2015年1月份來看,美元的升值已將近10個月,這個時間似乎很長。所以,未來美元可能會呈現貶值的走勢。美元在後市的表現或許有升有貶,但是美元的國際地位是不會改變的。兩年多的金融危機沒有降低美國在金融市場上的地位,反而使美國更強了。

相對其他投資來講,美國國債的投資收益與穩定性都更好。但中國有句俗話,“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出於風險的考慮,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其他投資,這要根據當時的國際投資環境來決定。但是,多元化投資與對美元的增持是要同時進行的。我們不會放棄對美元的持有,也沒有喪失掉對美元的信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中國正在學著“玩錢”

對於此次持有美國國債的波動表現,首先說明了中國在外匯儲備上的操作頻率比以往要有所提高——主動地減持增持,實現投資結構轉化。6月份的這次減持,不僅是將持有的美國短期國債部分換為長期國債,同時也有了其他的動作。

從國際大宗商品走強的態勢來看,直接原因就是美元實際價值貶值,但同時也可能預示著美國經濟已經觸底。從短期來看,過多地持有美國國債確實存在一定風險;但從長期的角度來講,保有甚至增持美國國債也是沒有問題的。並且,在現有國際貨幣體系出現明顯改變之前,美元依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主要儲備貨幣。世界對美元的依賴度沒有改變。

截止到2015年,中國在國際金融資產上的投資比例偏重,但從中長期來看,將資金投入到資源、技術等領域,更符合中國的發展策略,也更能使中國在此次國際金融風暴中受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