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鍋底[植物]

羅鍋底[植物]
羅鍋底[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鍋底(別名 :苦金盆、大籽雪膽),多年生攀援草本;塊根碗狀扁圓形,上部凹陷;卷鬚多不分枝或頂端2裂。葉互生,鳥足狀5—9小葉,小葉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中間者較長,邊緣有鋸齒;葉柄較長。花雌雄異株,3—5朵組成腋生聚傘花序;花冠肉紅色,5裂,反折,內面有絨毛。蒴果寬卵形,頂端截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地理分布:產雲南等省。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攀援草本。

莖葉

塊莖膨大,扁卵圓形,常半裸露於土面。

莖和小小枝細弱,疏被短柔毛和細剛毛,老時近無毛。卷鬚纖細,疏被短柔毛,長6-10毫米,先端2歧。

趾狀複葉由5- (7) 小葉組成,葉柄被疏柔毛,長4-5厘米;小葉片長圓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邊緣圓鋸齒狀,兩面沿中脈、側脈及葉緣密被細刺毛;中央小葉片長4-9厘米,寬1.6-3厘米,兩側小葉片漸小,外側的略歪斜,小葉柄長2-4毫米。

花果

花雌雄異株。雄花:聚傘總狀花序,花序軸細瘦,長1.5-8厘米;花萼裂片5,卵形,先端急尖,長4-5毫米,寬2.5毫米,向後反折;花冠橙紅色,盤狀,徑0.8-1厘米,裂片5,長圓形,約長8毫米,寬4毫米,先端具小尖突,基部兩側具紫色斑,表面疏被長柔毛,背面光滑;雄蕊5,花絲約長2毫米,外彎。雌花:稀疏總狀花序,總花梗長0.5-5厘米,疏被短柔毛;花冠通常盤狀稀陀羅狀,子房橢圓形或近球形,長5-7毫米,寬4-5毫米;花柱3,柱頭2裂。

果實卵圓形或寬卵形,徑3.5-4厘米,上有10條縱紋,突起不明顯,密生細瘤突,頂端平截,花柱基高4-6毫米,具略歪斜的柄,3果爿,每室具種子3-5顆。種子卵圓形,暗棕色,長9-11毫米,寬8-9毫米,周生木栓質狹翅,上端寬1-1.5毫米,具不規則皺褶,下端更窄;種子本身腫 脹,邊緣密布乳頭狀突起,中間部分較稀疏,背面較平滑。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特異的種,其花橙紅色,雌花盤狀或陀羅狀,雄花盤狀,果卵圓形或寬卵形,徑3.5-4厘米,而與我們注意到的許多種易於區別。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2900米的疏林下或灌叢中。 生陰濕山坡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產雲南中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會澤移植至昆明植物研究所栽培植株。

園林用途

羅鍋底適宜種植於水旁、林緣或石壁、牆邊,藤體纏繞其上,蔓條懸垂,十分别致。塊根可藥用。

藥用價值

基本信息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 Luó Guō Dǐ

【英文名】 Loveyly Hemsleya Root,Root of Largeseed Hemsleya

【別名】金盆、金龜盆、金銀盆、土馬兜鈴、小金瓜、野黃瓜、金吊嫩黃瓜、金茨菇、土瓜內消、苦金盆、金腰蓮金盆、苦丁板、盤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 中華雪膽、曲蓮和大籽雪膽的塊莖

採收和儲藏:栽種3年以上,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後或早春萌芽前採收,切片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2100m的雜木林緣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炮製】淨制:除去雜質;淨水漂洗乾淨。切制:洗淨塊根,略潤、切塊曬乾,放在空氣流通處,防蟲蛀、霉變、受潮。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歸經】歸心;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痛止血。主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胃痛;菌痢;腸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痔瘡;子宮頸炎;癰腫疔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研末,0.5-1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

【注意】《四川中藥志》:脾虛胃寒者勿用。

【各家論述】

⒈《草木便方》:祛風。治火眼熱毒,腸胃熱結氣痛。

⒉《分類草藥性》:治咽喉痛,風寒火牙,塗惡瘡。

⒊《中國藥植志》:民間用作祛瘧劑。

⒋《貴州草藥》:清熱,利濕,解毒,鎮痛。治發痧肚痛,吐瀉,紅痢。

⒌《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健胃,止痛,消炎,止血。治腹脹,痢疾,肝炎,前列腺炎,外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氣候和陰濕環境。宜選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塊根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秋季採收成熟果產,貯存於濕沙中備種。春播於3-4月,按行株距30cm開溝條播,覆土3-4cm,培育2年按行株距40m×30cm開穴移栽。塊繁殖法:春季挖出母株,將塊根切成長寬各5cm小塊,每塊必須帶有皮層,按上法種植。

田間管理 栽植後經常鬆土除草,追肥。苗高30cm左右,應設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

性狀

性狀鑑別 藥村多切成塊片出售;塊片呈不規則形類圓形,稍捲曲,直徑3-10cm,厚4-8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有凹陷的莖基痕,切面淡黃色或灰白色,質堅實,粉性。氣微,味極苦。以切面色淡黃、質堅實、粉質多、味極苦者為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黃色。①演粉粒眾多,單粒大多類圓形,直徑2-8μm,臍點點狀,直復粒少,由2-4分粒組成。②石細胞淡黃色,類三角形,直徑30-108μm,孔溝明顯。③網紋導管多見,偶見環紋導管。④木栓細胞淡黃棕色,多角形。

鑑別

理化鑑別

⑴取該品細粉2g,加無水已醇20ml,浸泡過夜,濾過,取濾液2ml,加新配製的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試液2ml,置水浴中加熱,深液呈暗紅色,(檢查雪膽素)

⑵取上述醇液5ml,蒸乾後,加香草醛-磷酸試液2ml,置水浴中加熱,溶液呈暗紅色。(檢查雪膽素)⑵取上述醇液5ml,蒸乾後,加香草醛-磷酸-已醇溶液(1:5:15)2ml,置水浴中加熱,深液呈橘黃色。(檢查雪膽素)

⑶薄層色譜 取該品細粉2g,加已酸已酯10ml,浸泡過夜,濾過,作供試品溶液;另取雪膽素甲、雪膽素已製成對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點於同一矽膠G板上(120℃活化2h),用氯仿-丙酮-已酸已酯(4:3:1)展開,展距16cm,取出晾乾後,噴10%磷鉬酸已醇液顯色,在120℃加熱數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均顯藍色斑點。

毒性

皂甙或苦昧素給小鼠口服10g/kg,並無中毒反應,雪膽素(甲)給小鼠腹腔注射2g/kg,才出現中毒反應及個別動物死亡;犬每日口服160mg/kg,共10天,並無中毒反應,肝腎功能也無明顯改變,而紅、白細胞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基於上述試驗結果,因而認為此藥毒性甚小。可愛雪膽總皂甙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14±0.113g/kg。雪膽甲素160mg/kg給犬口服10天,對肝、腎功能無影響,多數動物紅細胞和白細胞有不同程度上升,雪膽素或雪膽素甲20-40mg/kg給兔靜脈注射,可致呼吸和心率減慢,心縮振幅度變小,傳導阻滯,終至心跳停止。可見雪膽素靜脈注入對心臟有一定毒性。雪膽皂甙貓靜注60、120、200mg/kg,對呼吸、血壓、心率略有抑制作用。小鼠口服10g/kg無一死亡;靜注的LD50為2.1升±0、11/kg。溶血指數為1:6000。齊墩果酸大鼠每日口服180mg/kg,共10天,或一次皮下注射和口服1g/kg,或小鼠一次皮下注射1g/kg,口服2g/kg,均未見明顯毒性。毒性:雪膽皂甙1:200對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使心臟收縮力減弱;雪膽素1:100萬抑制離體蛙心;雪膽皂甙給貓靜脈注射分別為60、120、200mg/kg情況下對呼吸、血壓、心率略有降低;而雪膽素給貓靜脈注射4mg/kg,即產生呼吸減慢、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當劑量為12mg/kg時血壓明顯下降,心率緩慢,隨後出現房室傳導阻滯,心臟停搏而死。雪膽皂甙的溶血指數為1:600;給健康人緩慢注射0.5%雪膽皂甙0.3mg/kg,有溶血作用,主要表現為白細胞升高,心跳加快,5小時後白細胞逐漸下降,並逐步恢復正常,但肌內注射未見上述情況,因此,靜脈注射有一定的副作用,不可忽視。

毒性塊根有小毒,多服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6]。小鼠腹腔注射塊根的氯仿提取物1000mg/kg,引起共濟失調、呼吸抑制、癱瘓、驚厥死亡[A-25]。

毒理

塊根含四環三萜苦味素雪膽素甲(dihydrocucurbitacin—F—25—acetate)和雪膽素乙(dihydrocucurbitacinF),雪膽素甲為19—失碳—9β—甲基—lOa—2,3α,160,20,25—五羥基—△5—羊毛甾烯—11,20—雙酮—25—乙酸酉旨,即葫蘆素F的23,24—雙氫—25—乙酸酯,乙素為葫蘆素F的23,24—雙氫化合物[7];另含雪膽皂甙甲和乙水解後的甙元為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

化學成分

貓靜脈注射雪膽素4mg/kg,引起呼吸減慢、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當劑量增至12mg/kg時,血壓明顯下降、心率緩慢,繼之房室傳導阻滯、心跳停止死亡;雪膽皂甙的作用與雪膽素類似,但作用強度較小[6,8]。

藥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皂甙及苦味素(即雪膽素混合結品)在體外對弗氏痢疾桿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有效濃度為0.1微克/毫升,效力與氯黴素相近或更強。

對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在10~100微克/毫升濃度時也有抑菌作用。

②其他作用麻醉貓靜脈注射苦味素4毫克/公斤,即能抑制心臟,如增至12毫克/公斤,則可導致心律嚴重障礙,引起死亡。

雪膽素(甲)給麻醉犬靜脈注射40毫克/公斤,對血壓、呼吸、心率無明顯影響.而對兔靜脈注射10毫克/公斤,即明顯抑制心跳振幅,如劑量為20~40毫克/公斤,即出現傳導阻滯,最後心跳停止。

故對心臟病患者需要慎用。

在離體兔及豚鼠小腸試驗中,雪膽素(甲)並無阿托晶樣對平滑肌的解痙作用,對離體子宮亦無明顯作用。

對家兔腹腔注射40毫克/公斤對傷寒副傷寒混合菌苗引起之發熱有輕度退熱作用,但對正常體溫及非細菌性(松節油)發熱則無明顯影響,皂甙水溶液(5毫克/毫升)能抑制離體蛙心,但較苦味素(1微克/毫升即能抑制)為輕。

皂甙的溶血指數為1:600。

可愛雪膽總皂甙能增加小鼠冠脈流量(400毫克/公斤灌胃,第三天同量腹腔注射,用銣86示蹤法測定),並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銣86法及心電圖描記法),並能降低心肌耗氧量。

其擴張冠脈的作用無快速耐受性.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無明顯的降血膽甾醇作用;動脈斑塊或肝臟脂肪病變,用藥組似較對照組為輕。

靜脈注射70毫克/公斤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並有快速耐受性,十二指腸給藥則不引起降壓。

相關新聞

2016年4月24日上午,興義市七舍鎮馬格鬧的夏老伯背著一個巨型野生羅鍋底(又叫山烏龜)在興義中草藥市場叫賣,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這個巨型羅鍋底足足有80餘斤重,非常罕見。

夏老伯稱,自己經常到老家的山上去挖中草藥到市內的中藥市場交易,以往挖到的羅鍋底最大的也就三四十斤。23日自己在山上找到了這一棵巨型羅鍋底,挖出來後帶回家一稱,足足有80多斤重。

記者在現場看到,巨型羅鍋底外形扁平呈不規則狀態,有一個牛的胃那么大,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隨後,一名40多歲的中草藥行家,以3.5元一斤的價格將巨型羅鍋底買下。這名行家告訴記者,像這樣大的羅鍋底實屬罕見十分難得,他準備先將其帶回家種植供觀賞,以便隨時取用。

據興義荷花塘中草藥市場中藥店的部分商家介紹,興義市七舍鎮海拔較高,七舍、馬格鬧、革上、糯泥、峽甲米等村土壤氣候適宜野生中草藥生長,所以才能長出80多斤重的巨型羅鍋底。

葫蘆科·藏瓜族植物

藏瓜族(Trib. FEVILLEAE Pax),葫蘆科的一個族,分4個亞族,中國有3個亞族:藏瓜亞族、錐形果亞族、赤瓟亞族翅子瓜亞族。雄蕊5,稀4,分離或基部聯合成柱,花葯不成水平環狀,1室或假2室,藥室直。種子常下垂生或稀水平生。
異葉赤瓟(原變種)
短柄雪膽(原變種)
刺兒瓜(原變種)
羅鍋底(原變種)
雲南羅漢果(變種)
肉花雪膽組
裂葉羅漢果(變種)
無鱗羅漢果(原變種)
藏瓜亞族
大序雪膽(原變種)
長毛赤瓟(原變種)
藏瓜族
翅子瓜亞族
雪膽組
無鱗羅漢果亞屬
羅漢果亞屬
彭縣雪膽(原變種)
曲蓮組
南赤瓟(原變種)
雲南盒子草(變種)
盒子草(原變種)
麗江赤瓟(原變種)
藤三七雪膽(原變種)
越南赤瓟(變種)
茸毛赤瓟(變種)
大苞赤瓟(原變種)
馬銅鈴組
赤瓟亞族
滇南翅子瓜(變種)
翅子瓜(原變種)
翅子瓜
錐形果亞族
皺果赤瓟(原變種)
波裂葉刺兒瓜(變種)
短柄赤瓟(原變種)
長毛赤瓟
峨眉雪膽
錐形果屬
滄源赤瓟
賽金剛
斑赤瓟
皺果赤爮
雲南赤瓟
越南赤瓟
異葉赤瓟
西周赤瓟
五葉赤瓟
頭花赤瓟
多果雪膽
筠連雪膽
大萼赤瓟
古藺雪膽
彭縣雪膽
屏邊藤三七雪膽
藤三七雪膽
山西赤瓟
山地赤瓟
三葉赤瓟
茸毛赤瓟
七葉赤瓟
球果赤瓟
木里赤瓟
麗江赤瓟
喙赤瓟
短柄雪膽
灰赤瓟
黑子赤瓟
剛毛赤瓟
盤龍七
大花大序雪膽
鄂赤瓟
毛錐形果
川赤瓟
赤瓟
齒葉赤瓟
帽果雪膽
長葉赤瓟
陀羅果雪膽
翼蛇蓮
藏瓜
滇南雪膽
巨花雪膽
十一葉雪膽
羅漢果屬
毛雪膽
寧南雪膽
台灣赤瓟
錐形果
短柄赤瓟
金佛山雪膽
大果雪膽
長萼赤瓟
獨龍江雪膽
雅礱雪膽
假貝母屬
圓錐果雪膽
裂苞組
長果鑼鍋底
盒子草屬
長毛雪膽
長果雪膽
雪膽(原變種)
南赤瓟
浙江雪膽
大苞赤瓟
藏瓜屬
藏棒錘瓜
棒錘瓜
棒錘瓜屬
刺兒瓜
肉花雪膽
文山雪膽
蛇蓮
大序雪膽
麗江雪膽
大花雪膽
曲蓮
馬銅鈴
無鱗羅漢果
盒子草
假貝母
橢圓果雪膽
翅子瓜屬
母豬雪膽
棒果雪膽
雪膽屬
赤瓟屬
台灣羅漢果
翅子羅漢果
羅漢果
羅鍋底
雪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