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益民

羅益民

羅益民現任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教授,西南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等,主要研究方向是莎士比亞研究、濟慈研究、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雙語詞典學、學術規範與學術史。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羅益民,男,漢族,四川省南部縣人。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教授,西南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辭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重慶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四川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全國英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理事,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事局選拔命名的"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重慶市第二屆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人選,"重慶市第三屆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重慶市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美國伊利諾大學弗里曼項目博士後研究員、高級訪問學者,美國語言學會會員,國際莎學通訊委員會中國委員、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會員。招收英美文學和雙語辭典學方向碩士學位研究生,莎士比亞研究與浪漫主義詩歌方向博士研究生,英美文學方向訪問學者。在ShakespeareYearbook、《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國外文學》、《北京大學學報》、《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中國翻譯》、《四川外語學院學報》、《辭書研究》、《名作欣賞》、《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中國外語》、《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教學》、《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論壇》等20餘種刊物上發表有論文50餘篇,部分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全文轉載,7項成果被《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文獻索引》檢索,多項成果被《新華文摘》等其它文獻引用和檢索。出版有《英國文學選讀》(與劉炳善教授合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時間的鐮刀》(四川辭書出版社,2004)、《外國長詩經典10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外國作家談散文創作》(新疆大學出版社,1995)等專著、編著、譯著、雜著、教輔、教材等16種。主持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版本批評史》。

學術簡歷

2006/西南大學,博士導師

2004/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高級訪問學者

2001/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1992/西南大學,文學碩士

1989/西南大學,文學學士

職稱職務教授,博士生導師

〔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

〔辭書研究所〕所長

研究領域與學術方向

莎士比亞研究、濟慈研究、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雙語詞典學、學術規範與學術史。

學術職務

1.國際莎學通訊委員會中國委員

2.國際莎士比亞協會會員

3.美國語言學會會員

4.全國英國文學學會理事

5.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理事

6.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委員會理事

7.西南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8.西南大學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

9.西南大學辭書研究所所長

10.重慶市比較文學學會副秘書長

11.重慶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12.四川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主授課程

1.《英美詩歌選讀》(本科生)。

2.《西方文論與批評實踐》(古典部分,碩士生)。

3.《西方文論與批評實踐》(當代部分,碩士生)。

4.《莎士比亞研究》(碩士生)。

5.《浪漫主義文學》(碩士生)。

6.《詞典學》(碩士生)。

7.《西方文化概論》(全校研究生通選課)。

8.《文學批評史》(博士生)。

9.《莎士比亞研究》(博士生)。

獲得獎項

1.重慶市第三屆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06)。

2.重慶市第二屆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畫人選(2005)。

3.重慶市"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2005)。

4.論文"英語詩歌文體的語用策略"獲重慶市新聞出版局、重慶市期刊協會評選的第五屆重慶市期刊好稿三等獎(2005)。

5.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002)。

6.1998-1999年度北京大學"光華獎學金"獲得者(1999)。

7.重慶交通大學首屆"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997)。

8.論文"詞語構建和大學英語辭彙教學"獲重慶市外文學會1995年度科研學術成果二等獎。

9.《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輔導教程》獲重慶市1995年度科研學術成果二等獎、四川省哲學社科優秀著作獎。

著作及論文

專著、編譯著、雜著

1.《英國文學選讀》(與劉炳善教授合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外國長詩經典10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3.《時間的鐮刀》。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4年。

4.《外國作家談散文創作》(編譯,合著)。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5年。

主要教材、教輔

1.《大學英語新題型--閱讀與翻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年。

2.《大學英語三級輔導教程》(合著,修訂版)。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3.《大學英語四級輔導教程》(合著,修訂英文版)。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4.《大學英語六級與研考輔導教程》(合著,修訂版)。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5.《土木類工程英語教程》(合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6.《土木類工程英語教程使用指南》(合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代表性論文

1.漢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圖景。《莎士比亞年鑑》(美國,2006年)。AChineseMapoftheTranslationofShakespeare'sSonnets.ShakespeareYearbook(U.S.),forthcoming.

2.《致他羞澀的情人》的藝術魅力。《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

3.濟慈頌歌疑問語式的語用學解讀方法。《外國文學評論》1998年第3期。

4.岸與圈:一個天文學的隱喻。《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

5.閱讀經典與英國文學教學。《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6.大詩人的一首小詩引起的風波和它背後隱藏的秘密。《外國文學研究》1992年第1期。

7.管蕭婚曲聲中的流浪者:柯爾律治《古舟子詠》中的基督教主題。《國外文學》2006年第3期。

8.傳記學坐標之下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研究。《國外文學》2004年第2期。

9.奧賽羅人物形象兩面觀。《國外文學》2002年第1期。

10.詩歌語用與英語詩歌文體的本質特徵。《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5期。

11.濟慈頌歌的感性美。《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1期。

12.文藝復興詩學研究的拓荒之作。《外國語》2004年第1期。

13.等效天平上的"內在語法"結構。《中國翻譯》2004年第3期。

14.從幾種主要的日漢詞典看我國日漢雙語語文詞典的編纂。《辭書研究》2002年第6期。

15.從動物意象看《李爾王》中的虛無主義思想。《北京大學學報》1999年外國語言文學專刊。

16.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三個主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17.性別倫理美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研究的新方向。《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8.宇宙的琴弦。《名作欣賞》2004年第4期。

19.完形理論與消極能力說。《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20.英語詩歌文體的語用策略。《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21.心靈的朝聖者:約翰·濟慈的宗教觀。《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22.一部簡明實用、學術性強的認知型百科詞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23.從英漢辭書的三大家族看我國英漢雙語詞典編纂的演進過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24.濟慈頌歌的神話思維結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25.濟慈頌歌的敘述結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26.埃德蒙·斯賓塞《仙后》的創作背景探源兼論其寓意結構系統。《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27.心靈湖畔的伊甸園:華茲華斯的宗教觀。《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28.外語教育"工具論"的危害及其對策。《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3期。

29.濟慈頌歌中的形容詞。《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9期。

30.《中國當代翻譯百論》評介(第一作者)。《外語教學》1996年第3期。

31.積極型外漢詞典中的補充信息系統:理據和套用。《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32.惡的天使、善的天使:《亨利四世》與莎士比亞的帝王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33.《世界最著名短篇小說》(歐美卷)序。載《世界最著名短篇小說》。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5年1月。

成果引用、轉載、檢索情況

1.心靈的朝聖者:約翰·濟慈的宗教觀。原載《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被梁曉冬"中國‘十五'期間英國詩歌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引用。

2.《致他羞澀的情人》的藝術魅力。原載《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4期。被梁曉冬"中國‘十五'期間英國詩歌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引用。

3.等效天平上的"內在語法"結構。原載《中國翻譯》2004年第3期。被寒堂"永遠的莎士比亞"http://www.hongxiu.com/VIEW/a/2005-10-11/901102.html引用。被李偉民"艱難的進展與希望:近年來中國莎士比亞研究述評"(《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引用;被李偉民《中國莎學批評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引用;被武娜"關於英詩漢譯的方法:‘以頓代步'與‘民族化'譯詩法之比較研究"(《中國教育教學雜誌》第130期)引用;被曹明倫"翻譯中的歷史語境和文化語境"(2006年9月成都《莎士比亞與英語文學研討會》論文)引用。

4.宇宙的琴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的音樂主題結構。原載《名作欣賞》2004年第4期。被寒堂"永遠的莎士比亞"http://www.hongxiu.com/VIEW/a/2005-10-11/901102.html引用。

5.積極型外漢詞典中的補充信息系統:理據和套用。《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被殷琦樂碩士學位論文《詞源信息與雙語學習詞典》(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2005年)引用。

6.《時間的鐮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主題研究》被李偉民《中國莎學批評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引用。

7.《時間的鐮刀: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主題研究》。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4年1月。

8.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的三個主題。《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9.傳記學坐標之下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研究。《國外文學》2004年第2期。

10.等效天平上的"內在語法"結構:接受美學理論與詩歌翻譯的歸化問題兼評漢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國翻譯》2004年第3期。

11.宇宙的琴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18首的音樂主題結構。《名作欣賞》2004年第4期。

12.惡的天使、善的天使:亨利四世與莎士比亞的帝王觀。《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3.奧賽羅人物形象兩面觀。《國外文學》2002年第1期。

以上7項被收入《世界莎士比亞研究文獻索引》(WorldShakespeareBibliography)。

14.心靈湖畔的伊甸園:華茲華斯的宗教觀。《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轉載。

15.英語詩歌文體的語用策略。《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被《隱喻與認知:中國大陸出版物注釋目錄,1980-2004》(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檢索。被《外國語言研究論文索引》(《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檢索。

16.完形理論與消極能力說。《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5期全文轉載。

17.管蕭婚曲聲中的流浪者。《國外文學》2006年第3期。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4《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8.管蕭婚曲聲中的流浪者。《國外文學》2006年第3期。被《新華文摘》2006年第22期檢索。

19.從英漢辭書的三大家族看我國英漢雙語詞典編纂的演進過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重慶)1999年第4期。

20.《遠東漢英大詞典》的詞例和編排體系。載《雙語詞典專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6月。

21.《遠東漢英大辭典》對於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交通高等教育》1997年第3期。

以上3項被《20世紀中國辭書學論文索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檢索。

22.積極型外漢詞典中的補充信息系統:理據和套用。《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23.一部簡明實用、學術性強的認知型百科詞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以上2項被《中國辭書學論文索引(2003年)》(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檢索。

24.《中國當代翻譯百論》評介。(第一作者)《外語教學》1996年第3期。

25.等效天平上的"內在語法"結構:接受美學理論與詩歌翻譯的歸化問題兼評漢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國翻譯》2004年第3期。被《中華翻譯文摘》(2004-2005合卷,羅選民主編)檢索;

以上2項被《中國翻譯批評百年回眸:1900-2004中國翻譯批評論文、論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檢索。

中南大學物理院教授

盤點中南大學物理院的骨幹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