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州古城

羅州古城

羅州古城設於唐武德六年(即公元623年),廢於宋開寶五年(即932年),歷時350年。羅州古城以其仿唐代長安都城的不同凡響的格局,顯示了廉江當時盛極一時的繁榮。

概述

羅州古城位於河唇龍湖村東側,總面積60000平方米,故城北有後山鶴地嶺,南有案山鴨嶺,九洲江從城北流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羅州城地險要,交通方便,因而一直是唐代羅州政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轄境主要是今化州、吳川、廉江,中期也轄有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陸川博白三縣的一些接壤地帶。

整體布局

故城遺址由幾個獨立又聯結的城區組成,北城區為主城,城貌保持較為清楚。城區平面呈方形,南北長101米,東西寬95米,面積約10000平方米。南牆中央有一城門,透過叢生的雜樹野草還隱約可辨。中部城區平面呈方形,依稀可辨東、南、西、北4個門,東西門和南北門各相對立。

在南城區,可發現有一條寬11米的平道貫通,並可確認這條平道是北城區、中部城區、南城區通往南郊的交通要道。故城的城牆為黃泥、石灰混合夯築。故城遺址布局有效仿唐代長安城的明顯跡象。其特點是:以官署為主體,並有明顯的區域界線,有集中的市場,還綜合考慮防衛、用水、交通運輸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