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塞塔號

羅塞塔號

羅塞塔號是歐洲航天局組織的無人太空船計畫,2004年發射,研究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羅塞塔號由兩個主元件組成:羅塞塔探測器及菲萊登入器。探測器以羅塞塔石碑為命名,希望此任務能幫助解開行星形成前的太陽系的謎。登入器以尼羅河中小島的名字菲萊命名,有一塊方尖碑在那裡被發現且協助解讀羅塞塔石碑。

基本信息

羅塞塔號歐洲航天局組織的無人太空船計畫2004年發射,研究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羅塞塔號由兩
(圖)羅塞塔號羅塞塔號

個主元件組成:羅塞塔探測器及菲萊登入器。探測器以羅塞塔石碑為命名,希望此任務能幫助解開行星形成前的太陽系的謎。登入器以尼羅河中小島的名字菲萊命名,有一塊方尖碑在那裡被發現且協助解讀羅塞塔石碑。

概觀

在1986年哈雷彗星來臨時,曾有一群國際太空探測器被送去探測彗星系統,其中最重要的是歐洲航天局非常成功的Giotto。在探測器傳回大量豐富有價值的科學資料後,明顯地需要增加更多探測器以了解複雜的彗星成份以及解決新增加的問題。

(圖)羅塞塔號羅塞塔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及歐洲航天局共同開發新的探測器,NASA的effort是Comet Rendezvous Asteroid Flyby (CRAF)任務,the follow-on Comet Nucleus Sample Return or CNSR mission was to be an ESA led effort, both missions were to share the common Mariner Mark II design, thus minimizing costs. 在1992年NASA因預算限制放棄CRAF後,ESA決定自行研發太空船。1993年野心勃勃的樣本取回任務對於ESA預算明顯地不切實際,所以重新設計任務,最終的任務類似原本已經取消的CRAFT任務:小行星飛越,接著彗星會合及實地調察(in-situ),包括一個登入器。

羅塞塔號依照COSPAR規則在無塵室建造,但根據羅塞塔號計畫科學家Gerhard Schwehm說“殺菌一般並不是關鍵,因為彗星通常被視為能找到prebiotic分子的物體,也就是生命前導的分子,但不是活的微生物”

原本它會在2003年1月12日發射,而在2011年與彗星46P/Wirtanen會面。
Trajectory of the Rosetta Space Probe然而這個計畫因為2002年12月11日一場Ariane 5的失敗而取消。新的計畫目標改為67P/Churyumov-Gerasimenko,在2004年2月26日發射,並在2014年會面。因更多的質量及隨之增加的撞擊速度使登入器設備必須修改。兩次嘗試發射取消後,羅塞塔終於在2004年3月2日格林威治時間7:17發射。除了發射時間與目標的改變外,這個任務幾乎保持一樣。

(圖)羅塞塔號羅塞塔號

2007年2月25日,羅塞塔號安排了一次低高度通過火星,因為第一次發射被拖延了一年而必須修正軌道。這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因為估計飛越高度僅僅只有250公里(155英里)。

此外,因為太空船在火星的遠端,在那裡它將有15分鐘無法接收到任何太陽光,因此不能使用太陽能板。所以太空船因此將進入待命模式,不可能進行通訊,必須靠並不是為了這個工作設計的電池飛行,因此這項火星附近的調動被暱稱為“十億美元的賭博”幸好,飛越在03:15中央歐洲時間(CET)成功了,目前任務仍持續進行中。

在2014年5月,羅塞塔號太空船將進入一個非常慢的軌道環繞彗星並且漸漸降速,準備放出登入器接觸彗星本身。登入器被命名為“菲萊”,將會以相對速度1m/s接近並接觸表面,兩個魚叉將被投射至彗星以避免登入器彈跳出去。為更進一步將登入器固定在彗星上,將會利用幾次鑽孔。

一旦附著在彗星上,預計將在2014年11月發生,登入器將開始科學任務:

描述彗星核
確定存在的化合物
研究星活動及隨時間的發展

真確的彗星表面目前並不知道,而軌道船於登入器分離前將描繪地表。雖然地表幾乎沒有任何已知細節,但還是期待能找到合適的登入地點。

2014年

首次彗星“軟著陸”

(圖)羅塞塔號羅塞塔號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無線電信號24日在靜寂近20分鐘時間後,位於德國西部的歐洲航天局控制中心終於再次收到它的信號。科學家聽到信號聲,不約而同鼓起掌來。

在近20分鐘的時間裡,“羅塞塔”號成功飛越火星,藉助引力場改道。“羅塞塔”彗星探測項目的負責人曼弗雷德·瓦爾豪特說:“‘羅塞塔’還在路上。”

“羅塞塔”號重約3噸,它這次飛越火星的軌道與航天局控制人員預設的軌道非常接近,一度與火星表面距離不足250公里。

完成火星飛越的“羅塞塔”號將於2007年和2009年兩次飛越地球,再次加速。

“羅塞塔”號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號運載火箭攜帶,從法屬蓋亞那庫魯基地升空。

經過4次地球或火星引力拉扯後,“羅塞塔”號將大幅提升速度,預計飛行71億公里,於2014年進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門克”彗星軌道。之後,“羅塞塔”號將向彗星表面傳送“菲萊”號著陸器,在彗星冰蓋探測。這將是人類有航天史以來的首次彗星“軟著陸”。

任務

探索太陽系起源之謎

(圖)羅塞塔號羅塞塔號

格林尼治時間24日2時40分(台北時間10時40分),“羅塞塔”號成功飛離陰影區,迎來火星日出。

“羅塞塔”號項目經理安德烈婭·阿科瑪佐說,這次成功飛越是彗星探測計畫中的“重要一步”。“它是一次重大的成功,我們太高興了。現在,我們可以睡覺了,”阿科瑪佐說。

“羅塞塔”號探測器載有重165公斤的儀器,它們將用於分析彗星的物理和化學構成及其電磁和引力等特性。

“羅塞塔”號的主要任務是探索46億年前太陽系的起源之謎,以及彗星是否為地球“提供”生命誕生時所必需的水分和有機物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