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將法

置將法又稱將兵法,是北宋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的措施。 北宋舊制,分遣禁軍,輪番更戍各地,將官所統無常兵,兵不如將,將不如兵,訓練不精;又以兵額日益增加,軍費龐大,財政困難。 置將法是將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由固定的將官加以訓練,稱為“置將”,以提高軍隊素質。

置將法又稱將兵法,是北宋王安石變法軍事改革的措施。
北宋舊制,分遣禁軍,輪番更戍各地,將官所統無常兵,兵不如將,將不如兵,訓練不精;又以兵額日益增加,軍費龐大,財政困難。
王安石變法改革兵制,大量裁減淘汰老弱冗兵,從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起,在各路分別設將,每將各統一軍,加強訓練。全國共置將九十二員,每將置副一人,東南兵額在三千人以下的僅有單將,不設副職。另編馬軍十三指揮,忠果十指揮,士兵二指揮。
哲宗元祐初,司馬光廢除新法,欲盡罷各路將官,受到激烈反對而止。以後將的數字繼續有增加。北宋末年,軍政腐敗,缺額大增,河北將兵十無二三,置將法僅存形式,完全喪失戰鬥力。
置將法是將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由固定的將官加以訓練,稱為“置將”,以提高軍隊素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