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緣起

緣起,亦名緣生,佛教語。謂一切有為法,皆待緣而起。是“因緣生起”的略稱。緣,意為關係或條件,所謂緣起即諸法由緣而起;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變化,都有相對的互存關係或條件。佛教常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來說明緣起的理論。緣起說是原始佛教針對當時各種宗教哲學主張宇宙是從“大梵天造”、“大自在天造”,或從“自性生”、“宿因生”、“偶然因生”、“生類因說”等理論而提出,用以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和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根源。

基本信息

詞義解釋

基本含義

詞目:緣起
緣起緣起
拼音:yuánqí
[origin;wordsofreasons]事情的起因;成立學會的緣起

詳細解釋

1.佛教語。謂一切有為法,皆待緣而起。
《維摩經·佛國品》:“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八講:“緣起之有,性空之無,都是從假名上說的。”
2.引申為事物的起因,起原。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譯經上·曇摩耶舍》:“耶舍為說佛生緣起。”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下》:“則七言絕體緣起,斷自梁朝,無可疑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碎石治河》:“漢永初七年,令於石門東積石八所,以扞衝波,謂之八激堤,皆可為碎石坦坡之緣起。”魯迅《準風月談·我談“墮民”》:“我生於紹興,墮民是幼小時候所常見的人,也從父老的口頭,聽到過同樣的他們所以成為墮民的緣起。”
3.一種敘述故事始末緣由的俗文體。
4.一種敘述編輯、著作或舉辦某種事情的緣由、宗旨的文字。與序文性質相類。
道霈有《重刊〈壇經〉緣起》。阿英《戎行兼言藝文事》:“湖海藝文社的‘緣起’里,說明了它的宗旨。”

理論起源

緣起緣起
“緣起”的理論,最初起源於《阿含經》,經云:“十二緣起,甚深甚深,難見難了,而緣起之寂滅性,;更難通達。”《維摩經·佛國品》曰:“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大日經》曰:“緣起甚深難可見。”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從印度佛教到中國、日本的佛教。幾乎全部的佛教,都是以緣起說為中心思想。故如能充分了解緣起說,即可了解佛教。可以說,緣起說不僅為佛教的中心思想,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哲學不同的地方,它是佛教獨有的特徵。
傳統中國和日本的佛教思想,都是由緣起論和實相論兩大系統所組成的。二者的區別是︰緣起論談的是現象的時間關係,實相論則論及現象的空間關係。而實際上,緣起論所談的是現象的時間、空間的一切關係。並及於由現象之時空所產生事實的關係,與現象間理論的邏輯關係。在此意義上,一切佛學均可涵蓋於緣起說之中。
此中“十二緣起”,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此即是說明諸法緣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本無定性之理。世尊的大弟子舍利弗,他是因聞緣起法後,而隨佛出家修道的。當時他聞馬勝比丘說的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由此可見,緣起的起源較早,也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的論證,如《大品般若經·道樹品》曰:“諸法作合因緣生。”《法華經·方便品》曰:“佛種從緣起。”《大智度論》卷十八說:“是諸相從因緣和合生。”《十住毗婆裟論》卷十五說:“知諸法從眾緣生。”《中論》、《十二門論》也分別說:“眾緣所生法。”等。

分類

(1)剎那緣起(ks!anika-prati^tyasamutpa^da)。
(2)連縛緣起(sa^mbandhika-prati^tyasamut-pa^da)。
(3)分位緣起(a^vasthika-prati^tyasamutpa^da)。
(4)遠續緣起(pra^kars!ika-prati^tyasamutpa^-da)。
於此,吾人亦可看出緣起的不同意義。其中,剎那緣起是說︰事物現象在一剎那之間的因果關係,這是以邏輯的立場來談緣起。其他三種緣起則是在時間的過程中談緣起。連縛緣起是說︰因果關係沒有間斷,接續而來。分位緣起是說︰在今生與過去世之間,來世與今生之間,構成吾人身心的五蘊,各於其時表現的因果關係。遠續緣起則是隔越多生多劫,從無始遠續而來的因果關係

根本原則

緣起法的根本原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由此開展出緣起的根本二支數,四聖諦的苦集滅道正可分成二部份而構成此二支,即‘流轉緣起’與‘還滅緣起’二支。(詳見後文)。在經典中曾提到不同支數的緣起;除了二支以外,尚有三、四,甚至到九、十、十一、十二或者是更多的支數,但最具代表性的則是‘十二緣起’。

三乘認識

雖然諸經論都在說緣起,但對緣起的認識,因根機有別,又不盡相同。
一是凡夫的身心活動。在現實生活中,正報和依報,及每個人的精神與物質,乃至一切的一切,無不是緣起。但眾生日坐緣起中,受緣起法的支配,卻不能覺知緣起,以因緣所生法為真實的,有其固定性及不變性,有此執著,所以不得解脫。此是不識緣起。
二是聲聞。聲聞佛說緣起,即能從緣起因果正觀中,通達無我、我所之理,證得我空,而自覺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因小乘急於求出離,偏重於寂滅的一面,而不能綜合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認為緣起是緣起,性空是性空,所以有種種法執,即是執空,不能究竟通達緣起即時性空,不能圓滿徹見緣起正法。
三是菩薩。菩薩知緣起法的本性空寂,於空寂中,不破壞緣起,能徹見緣起如幻,洞達緣起性空的無礙,體悟到緣起與性空二者無異,一切法本自空寂。知道生死即涅盤,不是離生死之外而有涅盤可行。菩薩以中道妙觀,勘破非性空幻有的實有,非緣有的邪空,不落斷常二見中而能通達緣起的實相妙觀。

佛教教義

廣義

意為因緣而生,又稱職緣生。緣是關係或條件的意思。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現象,無不處在一定的相對待關係中,無不受著其他事物現象的直接或間接條件的限定製約。沒有無因而產生的事物現象。《雜阿含經》上將此無所不在無所不攝的因果必然性表述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緣起理論是佛教理論的基礎和核心。佛職工陀在成道後宣說的內容之一便是緣起論。緣起論是正觀世間諸法的準繩,是佛教世界觀及宗教實踐的基礎理論。能否成佛往往取決於對緣起的正觀。但在佛教思想發展史上,緣起論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至少它包含以下3個發展階段或認識水平。

狹義

①業感緣起:原始佛教用以說明人生痛苦現狀及社會不平等的十二因緣。它描述了從無明到老死的生命過程: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12環節,包含了眾生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中因煩惱惑業而流轉於生死的全部過程。業感緣起鮮明地體現出宗教解脫論特徵,描繪了人生的困境、尋出根源並指出打破痛苦桎梏的方法,是倫理的、人生價值評定和救世論。
②受用緣起:大乘佛教中觀宗發展起來的緣起論。它以業感緣起為基礎,更側重於從認識論角度考察主體和客體兩方面,尋出人生過程中種種妄念執著的來由。它的說明對象不限於人生,而擴及到對一切可以成為主體(能知)的所知對象。萬事萬物被區分為三科,存在和不實在的性空本質被歸結為主體的分別取著受用上。從存在的根本空性上說,這稱性空緣起;從存在的實相上說,它又稱八不緣起。
③分別自性緣起:大乘佛教在受用緣起基礎上的推進。它的範圍包括宇宙與人生,不僅說明事物現象的本然空性,更要說明仍受污染業用(習氣)影響的識何以會演變發展,何以會有森羅萬相的世界呈現於我們的感觀。從一切唯阿賴耶識所變,可以得到“阿賴耶識緣起”,從識在無始時便為界藏言,可以稱“真如緣起”、“如來藏緣起”等。它闡述了本體論和認識論以及兩者內在的深刻聯繫。大乘瑜伽行派的緣起論,以三性三無性表述從本體世界借認識的作用功能而呈現現象界的過程。其轉識成智的理論則說明如何由識所變現的經驗界向圓滿清淨實相復歸而獲解脫的途徑。
緣起說,是將宇宙、人生現象的活動,當做時間、空間、邏輯等關係,而正確地加以考察。佛教不像哲學或科學之為一種單純、客觀的學科,它是著重在具體解決人生問題的。因此,佛教不只是研究宇宙、人生之單純、客觀的活動而已,它是為了解決人生苦惱,而將一定範圍內的社會、人生活動視為緣起,而加以考察的宗教。
在這個意義上,緣起有一般緣起(外緣起)和價值緣起(內緣起)二種。雖然佛教著重的是價值緣起,但一般緣起也是佛教的基礎,而且是用譬喻方式來說征。因此在佛教中,一般緣起(緣起一般)也會被提到。前面所提及之緣起說的基本句子‘此有故彼有’云云,即是所謂的一般緣起。
總之,社會、人生的一切活動,都要按照緣起的法則而生滅變化。現代學問是研究現象的邏輯、心理、生理、物理、化學、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倫理等各方面之因果關係的活動法則。但佛教的緣起說,並不是在說明這些事實世界的現象關係;而是為了正確了解苦樂迷悟,而去探討與人類命運有關的社會或人生之宗教、倫理等現象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