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蟲綱

線蟲綱,成蟲大小差別很大,體長從不足1mm到1m以上。無明顯的頭部,但身體有前、後端,背、腹面和兩側之分。

線蟲綱簡介

(代表動物:人蛔蟲、鉤蟲、人蟯蟲
(1)身體長圓筒形。
(2)體壁由角質膜、表皮和肌肉層組成。
(3)無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種類體表呼吸,寄生種類為厭氧呼吸。
(4)多數為雌雄異體,生殖腺管狀,雄性導管通入直腸末端。

特徵

體表光滑無纖毛,或具橫紋、小刺和鱗片。雌雄異體而且異形,雄蟲的後端往往有交合傘和交合刺。此外,線蟲體表還有各種具有感覺功能的乳突。下皮層沿背、腹中線及兩側向假體腔內增厚突出,形成4條縱線,分別稱為背線、腹線和側線,背線、腹線有神經乾通過,側線則有排泄管通過。
線蟲的雌性生殖系統多為雙管型,陰門開口於蟲體腹面前端,開口於泄殖腔。神經系統包括食管部位的一個神經環和由此向前、向後各發出6條神經索,其中主要的兩條為分別位於背、腹線中的背、腹神經。
大多數線蟲有非常固定的生活史,角皮也相應出現周期性的脫落,稱蛻皮。一般有四次蛻皮。生活史可分為兩大類型:①不需要中間宿主,腸道內寄生的線蟲多屬此型,如人蛔蟲。②需要中間宿主,組織內寄生的線蟲多屬此型,如絲蟲

分類及重要種類

線蟲類一般分為尾感器亞納(Phasmidia)和無尾感器亞綱(Aphamidia)。前者主要包括小桿目(Rhabditida)和鏇尾目(Spirurida);後者主要包括色矛目(Chromadorida)和嘴刺目(Enoplida)。
寄生人體和經濟動、植物的線蟲種類較多,重要的有:

鉤蟲

寄生人體小腸的主要有兩種:十二指腸鉤口線蟲(Ancylostoma duodenale)與美洲板口線蟲(Necator americanus),簡稱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
當與人體皮膚或黏膜接觸受皮膚溫度的刺激,立即表現出極為活躍的鑽刺活動,一般通過毛囊汗腺孔或其他皮膚較薄處侵入人體。隨血流經右心到肺。再經氣管到達咽喉部位,隨宿主的吞咽活動,下行經胃而達小腸。在小腸內經第三次蛻皮後,形成口囊。在3-4周內再蛻皮一次,變為成蟲。

人蛔蟲

(Ascaris lumbricoides) 又稱擬蚓蛔線蟲人體最常見的寄生線蟲,遍布全世界。感染率可達70%以上,兒童多於成人。影響兒童發育,有時還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成蟲寄生於人體小腸中。蟲卵隨糞便排出。當溫度適宜時(21-30℃),在潮濕、蔭蔽和氧氣充分的泥土中,約需2周即可完成卵內的胚胎髮育,內含一條捲曲的幼蟲;再經1周,卵內幼蟲進行第一次蛻皮,成為感染期卵。這種感染期卵被人吞食後,在小腸中孵化,幼蟲逸出,鑽入腸壁,隨血流經肝臟到肺中,併到肺泡中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蛻皮。然後沿氣管逆行至喉部,再被咽下到達腸道,經第四次蛻皮,發育為成蟲。
除人蛔蟲外還有寄生於豬的豬蛔蟲(Ascaris suum)、寄生於馬、驢等的馬副蛔蟲(Parascaris equorum)和寄生於雞的雞蛔蟲(Ascaridia galli)等均能影響幼畜、雞禽的生長和發育。

絲蟲

是人類絲蟲病(“象皮病”)的病原體。中國有兩種:斑氏吳策線蟲(Wuchereia bancrofti)(斑氏絲蟲)和馬來布魯線蟲(Brugia malayi)(馬來絲蟲)成蟲寄生於人體淋巴系統,通過蚊蟲傳播。
兩種絲蟲的外部形態及內部結構均相似。蟲體細長如線,乳白色,表面光滑。雄蟲尾端向腹面捲曲可達二至三圈。雌蟲尾部鈍圓,略向腹面彎曲、陰門近頭端。
都需要經過兩個發育階段,幼蟲在中間宿主蚊體內。成蟲寄生於終宿主人體淋巴管及淋巴結,但兩種絲蟲寄生的部位不同。馬來絲蟲多寄生於上下肢淺部淋巴系統,以下肢為多;斑氏絲蟲除淺部淋巴系統外,多寄生於深部的淋巴系統,主要見於下肢、陰囊、腹股溝、腎盂等部位。除寄生於人外,能在多種脊椎動物體內發育成熟。

小麥線蟲

(Anguina tritici) 是中國為害嚴重的一種植物寄生線蟲。寄生在小麥的麥穗中,形成蟲癭致使麥粒不能結實。一個蟲癭中可有幾千至上萬條小麥線蟲的幼蟲。蟲癭混在麥粒中,被播在地里,在適合條件下,幼蟲便侵入麥苗為害。並成為成蟲。每一雌蟲約產卵2000個左右。卵孵化成幼蟲,留在蟲癭中,至次年播種時再行侵襲健康的小麥植株。
植物寄生線蟲具有獨特的口針,口針始於口腔的前端,是一個堅硬而中空的角質結構,形注射器,由牽引肌使口針從口中伸出刺吸植物細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