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執政

在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中,將網際網路既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方法,既是一種思潮,更是一種存在的深刻內涵演繹得淋漓盡致,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集合民意、集約民力,使網際網路成為推動富民強省、“彎道超車”的強力推進器。通過網際網路聯繫民眾、凝聚民心、開展工作,形成一種普遍現象,成為衡量執政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網路執政”。

詳細介紹

一個顯著的特徵是,近年來湖南政治生活中的每一個大事件,幾乎都深深地印上了網路的印記,網路不僅是政治生活進程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和推動者。2006年湖南第九次黨代會召開前夕,省委開展“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獻計獻策活動,廣大黨員和幹部民眾積極參與,通過網路徵集意見建議1﹒1萬多條,被廣泛地認為是“是一次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在國內開了一個網路民主政治的先河。2008年夏秋之際,一場以“堅持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席捲三湘,作為主陣地的紅網,承擔了十大系列活動中的三大項目,相關新聞的點擊量達到了日均210萬次,省外網站日均轉載400餘篇次,並且開創性地將SP加入到宣傳互動中,向全省手機用戶群發登入紅網參與討論的信息6000餘萬條……在一系列大事件中,網路成為民心向背的風向標,民意表達的聚散場,政治民主在這裡得到最大的發酵,最有效的表達。

用網際網路推動決策力和執行力的提高,在湖南不僅是一種觀念更新,更是一種實踐體現。一部電腦,一台固定電話,一個攝像頭,一個話筒……2008年4月10日下午3時,湖南第一次通過即時通訊視頻系統召開會議,周強省長在網上召集教育、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及部分高校負責人,研究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湖南首次通過即時通訊視頻系統召開會議,彰顯著湖南周強省長“隨時與民眾連線”的民本情懷,展示著湖南利用網際網路實現現代化辦公的高明見地,見證著湖南在建立節儉高效政府的堅實步伐。在此之前,湖南在全國率先開通省級政府英文入口網站,更是彰顯了開放開明的執政形象。

不止於此,有遠見的政府部門和官員紛紛通過線上訪談、網民對話、公開信箱甚至開部落格、建QQ群等形式拉近與網路民意的距離,了解民意、引導民意、利用民意,並形成制度化的規定。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網友留言按照“分級負責、分類處理、分別反饋”的原則進行處理,並就建立協調落實工作機制、明確相應機構和專職人員等進行了具體安排,使這項工作成為常態,從而建立黨委政府與網民的良性互動。

湖南省各級領導也非常重視通過網際網路與人民民眾交流:2007年春節,省委書記張春賢在紅網實名發貼向網友拜年;2008年春節,全省各市州委書記及市州長通過紅網向廣大人民民眾拜年……農曆牛年新春之際,湖南入口網站紅網推出了百名縣(市、區)委書記網上大拜年專題,邀請省內各縣(市、區)委書記通過網路向網民集體拜年。全省122個縣(市、區)委書記中有100餘位向紅網遞交了附有相片和簽名的新春祝語。截止日前,這一專題點擊量已過5萬,回帖將近500,成為網路熱門話題。湖南百名縣(市、區)委書記網上大拜年,不僅邁出了縣委書記們懂網、愛網、知網、用網的可喜一步,更表達了人民民眾對縣委書記們如何利用網路開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湖南上下颳起的這股網路風,已經形成為一種潮流。在省委書記張春賢的倡導下,一大批湖南廳級領導幹部紛紛“涉網”,他們或應邀到參與嘉賓訪談,與網友面對面交流,或根據網上意見做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迅速處理網友反映問題,或到論壇發帖,感謝網友參與獻計獻策,積極謀劃家鄉發展等。

好處

網路經濟成新增長點,“拇指經濟”、“數字經濟”風生水起

以網路作為其物質技術基礎和標誌的網路生產力,不單是沿海發達地區和世界已開發國家的專利,在湖南也已經形成經濟領域的一道風景線。湖南的網路經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作為一種知識經濟的具體形態,以網咖和網路遊戲為代表的“網路產業”規模及產值以幾何級數增長。

但這似乎不能代表單個網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2009年1月中國新聞網站市場份額統計報告》顯示,紅網在全國新聞網站的市場份額超過千龍網以及百度新聞,排名進入前八位,居地方新聞網站首位,營收近3千萬元。時間回溯7年——2002年2月,紅網率先在全國地方新聞網站中開展手機簡訊新聞業務。而到了2006年3月,紅網又率先占領湖南手機報陣地,與瀟湘晨報、中國移動共同主辦《湖南手機報》,是湖南第一家省級手機報。2008年8月,《湖南手機報》用戶一度達到36萬用戶。作為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紅網在更大的領域和更大的範圍、更廣的產業方面贏得它的先機。目前正在做的框架媒體紅網傳媒,集新聞、廣告、觸摸、翻頁等各種功能於一體的傳播工具。在各種平台、向度上運作,形成以紅網網站為龍頭的系列子品牌的媒介群。

湖南的另一家入口網站華聲線上,2008年也首次躋身“全國十大商業入口網站”,目前,華聲線上新媒體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全國十大商業入口網站“華聲線上”、全國十大中文BBS“華聲論壇”、全國重點新聞入口網站“湖南線上”、全國第一本網路文摘雜誌《華聲》以及《華聲手機報》等涵蓋網站、論壇、報刊雜誌、手機報、視頻等多種媒體的傳媒集團,其整合行銷部門更是憑藉其創意、技術優勢,形成了一個依託網際網路,從思想的高端到傳播的終端具有完整創意產業鏈條的策劃、諮詢、傳播機構。

但網路經濟的意義顯然不局限於此。湖南堅持把建設功能強大的網際網路等信息網路,當作“一化三基礎”的重要內容來推進,作為基礎性工程來抓。運用網際網路加快電子政務建設、電子商務假設,打造過硬的誠信、認證體系,努力適應“拇指經濟”、“數字經濟”的時代要求,為公眾參與經濟社會活動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並把網路文化當作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實現與信息產業的對接。最根本的,就是以網路這種信息化的手段改造包括傳統養殖業在內的傳統產業,使就成為經濟成長的倍增器。

網路民生成新關注點,聽取民意、解決民憂巍然成風

網路民生,這種貌似新鮮的提法,其所表達的含義卻並不陌生,既表示通過網路表達的衣食住行等民生訴求,也包括將網路內化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必需。

湖南一方面抓好網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人們對於網路的手段需要,另一方面,通過“上網交心下網服務”、“網上問題網下解決”,實現民眾民生訴求。

在前一方面,儘可能地為人民民眾提供安全、文明、健康的上網平台,特別是為未成年人。按照“清黑網、建綠網、集團化”三管齊下,政府、民眾、企業三方共推的要求,湖南目前在全省已建立綠色上網場所120多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為營造良好的網路環境,湖南切實加強網路文化建設和管理。多部門聯合“亮劍”,既各司其職,又緊密協作,形成合力,組織專人對全省影響較大、點擊率較高的商業網站、搜尋引擎網站、社區論壇、播客、帖吧等重點欄目、頻道經常進行地毯式的全面清查,對網上低俗之風重拳出擊,做到不留死角,使網上低俗之風無容身之處,推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落到實處,使網路環境明顯淨化,網上低俗之風得到有效遏制。

在後一方面,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在政府網站設立書記信箱、市長(縣長)信箱,派專人負責信件的處理,努力通過網際網路把最偏遠的民生問題,擺到最貼近的案頭上解決,把人民民眾最關心的重要問題,擺上最重要議事日程來落實。湖南益陽一位名叫“南客一夢”的網民振奮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卻憂慮於自己所在村莊“出門行路難”、“耕種灌溉難”、“生活飲水難”的真實現狀,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省委書記張春賢寫了封信,表達自己欲借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機遇改變村里落後面貌的夢想,張春賢看到這封信後批示了如是的這段話“民之所夢,也是我之所夢”,並督促相關部門調研落實,讓“南客一夢”夢想成真。2008年7月23日,一個署名“基層共產黨員”的網友在紅網上發帖向張春賢進言,希望能早一點拆除省委大院內矗立多年的最後一根燃煤煙囪。12天后的8月4日,在張春賢的現場見證下,煙囪被爆破拆除。在爆破現場,按照張春賢的說法,一座煙囪的爆破,看上去事小,但民生事大,民意事大。“為民愛民、關注民生和尊重民意,應該成為全省各級幹部的基本本能、基本本領和基礎底線”。

在這方面,不得不提一下紅網的《百姓呼聲》。2001年11月,針對當前民眾信訪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紅網在全國率先開通了“百姓呼聲”欄目,開設了投訴舉報、諮詢求助、呼聲調查、律師解答、維權參考等欄目,及時了解普通百姓反映的實際問題。通過“網上信訪”,利用網際網路接受民眾信訪,通過網路解疑釋惑,取得了顯著效果。2005年4月,紅網創辦了《網上輿情轉達函》和《網上輿情專報》等,及時蒐集網上民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上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並傳送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建議處理網民反映的情況。這些年來接到的諮詢有7萬多個,處理的投訴有2萬多個,回復辦結率達到了95%。它是相當於高高的拿起了輿論監督的武器,而且它最終達到了黨委政府滿意、人民民眾高興的效果。

網路傳播成品牌,網際網路公關成為推介湖南又一名片

這是一場被媒體譽為“國區域網路絡界的盛事”。2009年4月21——25日,北京網路媒體紅色故土湖南行,讓網易CEO丁磊、百度總裁兼執行長李彥宏、新浪總裁兼執行長曹國偉、新浪執行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彤、搜狐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等數十名網路界大腕齊聚湖南,感受這方紅色熱土。按照曹國偉的話來說,“湖南網路媒體發達,我們和紅網、金鷹網有多年合作經驗”。

湖南網路媒體發達的潛台詞,意味著湖南網路媒體的影響力大。在湖南新聞界有一個特定的記者團隊,每當有重大的活動,同報紙、電視、電台記者同時出現,這就是紅網記者。紅網按照“就地起步,快速成長,爭創一流”的發展思路,堅持“采編並舉”,“事業產業並重”,超常發展,成為湖南主流媒體,進入了全國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前列,成為了網際網路界矚目的後起之秀和湖南新聞宣傳工作的一支新生力量。

網路媒體對輿論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言論始終是一個媒體的旗幟,在這個言論問題上,怎么樣做到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怎么樣在中國進入快速發展、同時矛盾不斷顯現的情況下,如何做好對它的引導工作,湖南的網路媒體用一個品牌評論群表達了他們的主張——紅網“紅辣椒評論”、湖南線上“華聲評論”、金鷹網“金鷹評論”、星辰線上“湘江評論”,這些地方發出的聲音,不僅影響省內,更是把影響傳布到全國乃至境外。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新聞優秀欄目的紅網“紅辣椒評論”,圍繞著“打造華文網上著名言論品牌”這樣一個目標,目前已經形成了遍布國內各個省份的篇論員隊伍,人數超過一千人。

向理論宣傳延伸,這是湖南網路輿論引導的新動向。最近,湖南省理論學習服務體系網路主平台——湘潮網嶄新亮相,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路建平在長沙以第一人身份點開了新網站,並希望有關部門和單位把湘潮網打造成湖南理論武裝工作的門戶網,全國第一流的理論學習服務網。把網路的影響力向網路以外擴展,形成更大的影響力。面對世界傳媒這樣一個整合大背景,依託湖南日報的華聲線上自然不用多說,紅網則和湖南的強勢報紙——《瀟湘晨報》進行戰略上整合,在資訊、理念、市場、渠道等各方面占到一些優勢,兩個媒體在報網互動中也初嘗到甜頭,把網際網路的基礎打得更牢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