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揚

“維揚”之名最早載於公元前約五世紀由孔子編撰的《尚書 • 禹貢》。隋、唐時期,維揚歷史空前輝煌,有“揚一益二”之美譽,歷史上最早的揚州城即誕生在今維揚區的土地上,是古城揚州的發祥地。

維揚

維揚區概況
維揚區地處揚州市區西部新區,是揚州市的政治、文化、教育、金融中心。下轄梅嶺、雙橋兩個街道,西湖城北、平山、雙橋4個鄉鎮,平山茶場1個國營場圃,計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5個村民委員會,面積81平方公里,人口19.8萬。其中城市人口146602人,農業人口51468人。
建區20年來,維揚區的經濟建設成就巨大,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猛,城鄉建設日新月異。區內風景如畫,景色宜人。聞名海內外的瘦西湖、大明寺、觀音山、鑒真紀念堂、漢廣陵王墓、史可法紀念館等名勝古蹟均座落在該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區內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高等級公路和寧啟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是中外客商投資創業的理想地域。

維揚區

按照“抓大放小、培大扶強”的工作思路,大力培植規模企業,全區工業迅猛發展。至2002年底,全區已擁有15家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重點骨幹企業和68家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002年全區工業總產值達49億元,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總產值達27.6億元。外向型經濟方面,2002年全區共有外商獨資企業34家、中外合資企業34家,累計註冊資本8683萬美元。當年實現外貿出口14.7億元,占全部工業銷售的30%。目前,維揚區已形成汽配工業、機電工業、休閒娛樂用品工業、纖紡服裝工業四大支柱行業以及工藝、食品、生物基因工程、電子通信、光學材料等新型行業全面發展的格局。全區有10家企業產品在全省同行中處於前10名,唐城坯布、江揚電纜、久揚漁具、亞連鋼管等產品獲省級名牌產品。
維揚區農業發展大力推行“一縮三擴”,即縮糧、擴菜、擴經、擴多種經營,著力培植蔬菜、花木、金魚、特禽等優勢特色產業,使城郊有限的農業資源得到進一步最佳化配置。各類專業大戶不斷湧現,蔬菜村、花木村、金魚村之類的專業村占全區總數的40%以上。金魚、蔬菜、花木三大特色支柱產業已成為城郊農業的“半壁江山”。2002年在區劃調整後耕地面積減少21%的情況下,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46億元,農業增加值1.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85元,比上年增長7.7%,繼續保持全市第一。項目建設勢頭良好,外資引進實現了新的突破。平山茶場與香港大威公司簽約的蜀崗生態觀光園總投資達1200萬美元,已經市批准立項;民資項目規模達500畝連片的楓雲生態(觀賞魚)養殖園已正式開工建設;全區引進“三資”達1230萬元,超額完成招商引資任務。
維揚區堅持以項目投入驅動服務業發展。通過改、擴、新建等措施,目前已擁有營成額在300萬元以上的市場40多家,其中年營成額千萬元的重點市場13個,年營成額達億元的市場8個。四季園綜合農貿市場、二分明月假日山莊、揚州興森木業等重點市場日益壯大,為維揚區服務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牽頭示範作用。此外,商業企業、倉儲及房屋租賃業、餐飲及休閒沐浴業發展迅速,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2002年全區實現服務業營成額48億元,增加值5.2億元,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1.2億元。建築安裝業是維揚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全區擁有各類資質建安企業17家,其市場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2002年,全區建安業完成產值3.95億元,實現利稅980萬元。完成施工面積58.8萬平方米 ,工程合格率100%,工程優良率達70%。至2002年全區擁有三級資質以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13家,年房屋開發能力達到25萬平方米,銷售15萬平方米,完成產值2.3億元,實現利稅1250萬元。其中鴻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唐城房屋開發公司是國家二級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省AAA級資信企業,融獨立設計、現場管理、物業管理於一體,並全部通過ISO9000管理體系認證,擁有如揚州寶帶新村、鴻泰家園、金林苑小區、錦旺苑等一批樣板示範工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