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港口

綠色港口

作為“綠色港口”,除了啟用“岸電”系統外還必須採取另外一些環保措施,比如建設港內電動交通系統、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此外,輪船在港口停靠時還應使用低硫燃料。2010年2月3日義大利威尼斯港和拉斯佩齊亞港日前在羅馬與國家電力公司簽訂協定,將啟用“岸電”系統以減少船舶停靠時的污染,建設“綠色港口”。

基本信息

背景概念

背景

港口是世界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耗能單位和污染源頭。在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的新形勢下,國際港口界提出了綠色港口的發展理念。

概念

曹妃甸生態城效果圖曹妃甸生態城效果圖
綠色港口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是指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利益之間獲得良好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的港口。綠色港口是以綠色觀念為指導,建設環境健康、生態保護、資源合理利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港口。將港口資源科學布局、合理利用,把港口發展和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走能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增長方式優、規模效應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最終做到港口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協調發展。

“綠色港口”,一方面港口行業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保持了近20年的快速發展,自然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應該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綠色價值;另一方面,也只有堅持“綠色港口”的發展觀念,才能保持整個行業健康向上、可持續性的發展。打造“綠色港口”已經成為港口行業的普遍共識,但企業的任何一個戰略目標都是通過管理來實現的,否則,“綠色港口”就會成為一句蒼白的口號。戰略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是指讓“綠色港口”這一戰略目標由描述到衡量,再到實現的管理工具。

發展現狀

世界大港鹿特丹世界大港鹿特丹

美歐等西方已開發國家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已取得很大進展。

例如,美國洛杉磯—長灘兩港聯合實施的“聖佩羅灣潔淨空氣行動計畫”(San Pedro Bay Clean Air Action Plan)、紐約—新澤西兩港聯合實施的“潔淨空氣措施和港口空氣管理計畫”(Clean Air Initiatives and Harbor Air Management Plan);荷蘭鹿特丹港實施的“里吉蒙地區空氣品質行動項目”(Rijnmond Regional Air Quality Action Program);澳大利亞悉尼港實施“綠色港口指南”(Green Port Guidelines)等,這些行動都很大地改進了港口環境質量,提高了港口綠色度,使得西方國家在綠色港口建設上走在了前列。

相比於西方已開發國家,中國綠色港口建設明顯滯後,尚處在起步階段。此外,國內對綠色港口的認識還不全面,往往認為綠色港口就是綠化港口,甚至有的港口做些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就宣稱自己是綠色港口了。中國能源匱乏、環境日益惡化,綠色港口作為一種能耗少、污染小的新型港口是港口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學習借鑑西方國家的先進作法,對於我國建設綠色港口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踐過程

水體質量

鹽田國際鹽田國際
多種港口活動都可能造成港口水體污染,例如:船舶生產、生活廢水的排放,陸地雨水、廢水的排放,船、岸溢油事故等,悉尼港充分認識到這些活動對港口水體環境帶來的威脅,為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應對。

針對船舶生產/生活廢水,積極採取多種措施來加強船舶管理。例如:在船舶加油過程中採用防漏技術;派專業人員對危險品(油、氣和化學品等)作業進行現場監督。

針對陸地雨水/廢水,安裝雨水收集處理裝置,雨水經處理後能夠達到飲用水標準的化學和金屬參數,然後再用於花園澆灌和衛浴沖洗,節水可達45%。

空氣品質

為減少港口廢氣排放,提高空氣品質,積極配合NSW州政府實施相關法規。

例如,配合州環保局實施“空氣政策的政府行動”(Government’s Action for Air Policy);配合州交通局實施“交通運輸的政府行動2010”(Government’s Action for Transport 2010)。

噪聲控制

降噪聲的措施主要有:開設噪聲投訴熱線;成立噪聲管理委員會;制定噪聲管理計畫。

成立了一個三方(港口、社區和政府)噪聲管理委員會。

定期開展“減噪行動”,其核心措施有:給港口裝卸設備加裝消聲設備;對港口員工進行環保教育;禁止叉車等裝卸設備在夜間鳴笛等。

生物多樣性

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行動

垃圾管理

垃圾主要有三類:建拆垃圾;港口生產垃圾;辦公室垃圾。為減少垃圾生成,實施Wrapp (Waste Reduction and Purchasing Plan) 計畫。

針對建拆垃圾,悉尼港在工程招標階段要求所有投標者在標書中說明如何降低垃圾生成量,如何充分回收利用垃圾;在施工階段要求中標者最大限度的降低垃圾的生成量,並充分回收利用垃圾。

危險貨物管理

針對危險貨物,按照國際和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危險貨物進行管理。依照這些法規積極開展稽查,並對違規者提起訴訟。

2003年針對液體散貨開展稽查2781次; 2004年3331起;2007年對違規者共開出了559張罰單。

環保教育及培訓

沒有員工的支持與理解,一切措施及法規都難以有效實施,長期致力於員工環保教育,並通過培訓等手段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環保培訓教育包括各個層次的員工,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油輪及港口安全培訓、危險貨物培訓、液體散貨培訓、安全防火培訓、化學品溢漏反應培訓、溢油管理培訓。培訓主要內容有:沉澱物質量、雨水管理、公共環境報告、環境毒理學、空氣品質管理、海洋環境污染調查。通過這些培訓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環保意識。

經驗總結

加強立法執法

澳大利亞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已相當完備,悉尼港嚴格執行這些法律法規,在2002~2007年的5年時間內,悉尼港依法共開出了數百張關於環境污染的罰單,起訴並勝訴了十多起關於港口污染的訴訟。

提高環保意識

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是建設綠色港口的重要方面,在2002~2007年的5年時間內,悉尼港有近500人次參加環保專業培訓,總學時超過3000學時,並且覆蓋面很廣,基本上每名員工都參加了培訓。

積極開展合作

建設綠色港口不單單是港口的個體行動,需要包括政府和社區在內的多方共同參與。積極與政府合作,例如,配合NSW實施相關運輸法規、檢驗檢疫法規、危險貨物管理法規等。還積極與社區合作,例如,資助社區教育、資助悉尼航海博物館建設等。

意見建議

上海市政協常委、教授級高工、洋山同盛聯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濟師 任先正演講上海市政協常委、教授級高工、洋山同盛聯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濟師 任先正演講

綠色港口實踐對中國港口建設具有重要啟示,參照經驗,結合重國實際情況,就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工作,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1)進行試點和典型示範。目前,國內尚無現成的綠色港口建設經驗可供借鑑,因此可以選擇某一個或某幾個港口進行試點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摸索總結經驗,形成一套適合我國港口實際的綠色港口建設經驗,隨即向全國推廣。

(2)制定綠色港口標準。進行綠色港口建設過程中,如若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標準來指導,往往會使港方感到無從下手,因此可參照國外的綠色港口相關標準,例如悉尼港的“綠色港口指南”(Green Port Guidelines)[8,並結合我國實際制定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港口標準,使用綠色港口建設有章可循。

(3)建立綠色信息系統。建立適合本港的綠色信息系統,根據以往統計數據,結合目前港口形式,綜合碼頭操作、船舶營運、港口周邊環境等因素對港口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相關預測分析,同時將分析數據和結論抄送相關部門和企業。

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新形勢下,綠色港口是港口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解決港口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遇到問題的關鍵。較之國外,中國綠色港口建設起步晚、進展慢、成效小。因此,積極穩健地推行我國綠色港口建設非常必要,而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經驗是我國進行綠色港口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